滇西旱蕨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8 19:44:42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滇西旱蕨,拉丁学名:Pellaea mairei Brause,中国蕨科旱蕨属植物。产陕西(宁陕)、云南(昆明、大理、维西、德钦、鹤庆、贡山)、贵州(梵净山)。
中文学名
滇西旱蕨
拉丁学名
Pellaea mairei Brause
植物界
蕨类植物门
蕨纲
亚    纲
薄囊蕨亚纲
真蕨目
中国蕨科
旱蕨属
滇西旱蕨

滇西旱蕨形态特征

编辑
滇西旱蕨 滇西旱蕨
植株高15-3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亮黑色而有棕色狭边的钻状披针形鳞片。叶多数,簇生;柄长8-16厘米,粗1.5-2毫米,深栗色,有光泽,幼时上面有不明显狭沟,并有少数短刚毛,成熟后圆柱形,基部密被棕色狭披针形的细长鳞片,向上鳞片变小而渐稀;叶片卵状三角形或长圆三角形,长6-12厘米,宽4-7厘米,顶部羽裂渐尖,并有尾头,中部以下二回深羽裂;羽片3-5对,基部一对较大,卵状三角形,长2.5-5厘米,宽2厘米左右,长尾头(约2厘米),基部上侧与叶轴并行,下侧斜生,柄长1-2毫米,深羽裂达羽轴狭翅;裂片4-8对,彼此疏离,下侧的较上侧的为长,基部一片尤甚,长1.5-2厘米,宽2-3毫米,线状披针形,短尖头,基部以狭翅和羽轴相连,全缘或下侧偶有1-2个小裂片或圆齿;基部以上的裂片全缘;第二对羽片向上略渐缩短。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分叉,斜上,不达叶边,下面隆起,上面不见。叶干后纸质,灰褐绿色,两面无毛,叶轴和叶柄同色,上面有不明显的纵沟,密被棕色短刚毛及少数钻状小鳞片。孢子囊群生小脉顶端;囊群盖由叶边在小脉顶端以下处反折而成,反折处形成明显的绿色边沿,盖膜质,棕色,边缘啮蚀状。
本种形体极似上一种P. nitidula(Hook.)Bak.但叶柄除上面有疏刚毛外,其余仅被线形小鳞片;羽片具长尾头,裂片彼此疏离,易于区别。
(资料来源:中国植物物种信息)

植物形态

  • 滇西旱蕨全株
    滇西旱蕨全株(2张)

滇西旱蕨产地分布

编辑
产陕西(宁陕)、云南(昆明、大理、维西、德钦、鹤庆、贡山)、贵州(梵净山)。生河边石上,海拔2300-3200米。少见。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大理。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标签:
自然 生物物种 生物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