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楯墨,典故名,典出《北史》卷八十三〈文苑列传·荀济〉。荀济”会楯上磨墨作檄文”,后因以“楯墨”为文人从军研墨草檄的典故。
- 中文名
- 楯墨
- 拼 音
- dùn mò
- 注 音
- ㄉㄨㄣˋ ㄇㄛˋ
- 解 释
- 指文人从军研墨草檄
楯墨基本信息
编辑词目:楯墨
拼音:dùn mò
注音:ㄉㄨㄣˋ ㄇㄛˋ
楯墨详细释义
编辑楯墨典源
《北史》卷八十三〈文苑列传·荀济〉
荀济字子通。其先颍川人,世居江左。济初与梁武帝布衣交,知梁武当王,然负气不服,谓人曰:「会楯上磨墨作檄文。」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梁纪十六·高祖武皇帝·太清元年〉
楯墨释义
楯墨用典示例
编辑唐韩翃 《寄哥舒仆射》:“郡公楯鼻好磨墨,走马为君飞羽书。”
宋 苏轼 《送曹辅赴闽漕》诗:“诗成横槊里,楯墨何曾乾。”
楯墨人物简介
编辑荀济,字子通,颖川(治今河南禹州)人。祖先是颍川人,世代寓居江左。荀济本来和梁武帝萧衍是布衣之交,经常说如果萧衍真要造反,我将起兵讨伐他。萧衍当官后,荀济不服气,说“会楯上磨墨作檄文。”。梁武打算杀他,荀济遂奔魏。官至侍讲大臣。因参预谋杀高澄,被烹杀。
- 参考资料
-
- 1. 典故 楯墨(荀济,萧衍) .搜韵网[引用日期2014-04-27]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