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郎将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31:13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中国古代官员名称。秦置,至西汉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品秩比二千石,低于诸将军。东汉以后,中郎将的名号被各割据势力广泛加于武官,不再限于禁卫统领等职,成为了一个大致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阶层,其职位、品秩、权力差异很大,统兵将领亦多用此名。唐代,中郎将又被恢复为各府卫的禁卫统领,品级大致在正从四品之间,为高级武职。宋初中郎将曾用为虚衔,后废。
中文名
中郎将
应    用
中国古代官员名称

中郎将基本解释

编辑
中国古代官员名称。

中郎将职务变迁

编辑
官名。秦置中郎,至西汉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属光禄勋。平帝时又置虎贲中郎将,统虎贲郎,位比二千石。后又置羽林中郎将,统羽林军,与虎贲中郎将同级,品秩比二千石,低于诸将军。
东汉以后,中郎将的名号被各割据势力广泛加于武官,不再限于禁卫统领等职,成为了一个大致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阶层,其职位、品秩、权力差异很大,统兵将领亦多用此名,其上再加称号,如使匈奴中郎将、北中郎将等。三国时,各中郎将中比较着名的有建威中郎将周瑜、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等。又建安中,曹操魏王嗣子曹丕就领五官中郎将,为丞相的副职。此后出现的东南西北等中郎将,其地位甚至一般被认为高于杂号将军
唐代,中郎将又被恢复为各府卫的禁卫统领,品级大致在正从四品之间,为高级武职,仅次于正三品的大将军和正四品的将军,大将军多虚职,所以中郎将是十六卫军的统兵主力。宋初中郎将曾用为虚衔,后废。

中郎将汉朝

中郎将:
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中郎将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中郎将三国时期

九卿之一,宿卫侍从之官。下属官职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议郎谒者仆射等。
傅肜,义阳人,前将军,加封统军中郎将。
刘封刘备义子,副军中郎将。
关平关羽子,典军中郎将。
糜威,糜竺子,虎贲中郎将
董和,字幼宰,掌军中郎将。
张南,字文进,抚军中郎将。
刘循刘璋子,奉车中郎将。[1]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古代史 历史机构 历史年代 历史事件 历史 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