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堂寺座落于美丽富饶的江南水乡--阳澄湖畔,始建于梁朝武帝大同二年(563)。
一千五百年间,几经兴衰,明代万历三十四年秋由大德居士黄有仁发心募缘,多次修缮,广增殿宇,整肃寺规,一时香火旺盛,僧侣云集。
- 中文名称
- 苏州圣堂寺
- 地理位置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
- 现任住持
- 行慈法师
圣堂寺寺院简介
编辑一千五百年间,几经兴衰,明代万历三十四年秋由大德居士黄有仁发心募缘,多次修缮,广增殿宇,整肃寺规,一时香火旺盛,僧侣云集。
苦于咸丰战火,寺遭兵戈,寺废僧散,毁坏殆尽,千年古刹不复存焉!此后,屡有修建,终末恢复旧观。沧桑变迁,世事更迭,往昔圣堂寺的佛殿、藏经楼、禅房等建筑早已片瓦无存,空留古人题写:“势慢去汉千寻直,影落烟村四面同!”的眷恋。
1980年改革开放,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由于因缘不就,时隔十八年后(1998)的秋天,地方信教群众概叹邑里寺院久荒,发心申请重建,经原吴县市人民政府批准。仰仗政府关注,社会赞助,善信财施,未及三载独具古典园林建筑的圣堂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僧房等巍然而起。各殿佛像栩栩,相好庄严。
2001年6月举行了“重建圣堂寺落成暨开光仪式” 。上万余人参加庆典活动。政府、宗教、佛协等领导作了重要讲话,并予以高度赞叹。
2002年12月,经佛协研究,经区宗教局同意,礼请时任佛协会会长心培法师担任圣堂寺[2]
住持,寺内外一切事宜均由行慈监院全权负责,接管三余年里,寺务委员会除完善殿堂庄严,建立早晚功课,并且不断扩大,年年修建,目前常住僧估计三十余人。为了更好地弘扬佛教传统文化,多方位发挥圣堂寺的作用,圣堂寺初步拟定“禅净双修,解行相进。以禅门为方便,以净土作指归。”管理宗旨。相信在十方居士的虔诚护法下,师父们朝暮熏修加持下,圣堂寺一定会向健全化方向发展。
圣堂寺寺院发展
编辑2006年初冬根据居士们的要求, 开始筹办弥陀村,满众生愿,目前一切工作正在准备,诚请有心求生西方,归心净土的信心居士前来发心常住。
行慈法师带领两序僧众,继承佛教优良传统,爱国爱教,和合精进。在完善寺院建设上克服了诸多难题,在把握当前大好因缘的宗教政策上,以 “和谐世界、众缘和合”的理念,如法如律开展弘法活动,从慈爱到行善,为和谐社会,和合众生作出了巨大努力。
圣堂寺现任住持
编辑于1996年在浙江桐乡凤鸣禅寺礼上愿下定大和尚剃度出家。
现任苏州相城区佛协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