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身泥鳅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33:27
编辑 锁定
背鳍条Ⅱ,6~7;臀鳍条Ⅱ,5~6;测线鳞136~151。体长为体高的6.6~6.9倍,为头长的6.0~6.2倍,为尾柄长的5.9~6.L倍,为尾柄高的7.7~8.1倍。头长为吻长的2.3~2.4倍,为眼径的6.0~7.4倍,为眼间距的4.6一6.6倍。
中文学名
长身泥鳅
拉丁学名
Misgurnus mizolepis elongatus Kimura
动物界
 脊椎动物门
硬骨鱼纲
鲤形目
 鳅科
长身泥鳅

长身泥鳅形态特征

编辑
背鳍条Ⅱ,6~7;臀鳍条Ⅱ,5~6;测线鳞136~151。体长为体高的6.6~6.9倍,为头长的6.0~6.2倍,为尾柄长的5.9~6.L倍,为尾柄高的7.7~8.1倍。头长为吻长的2.3~2.4倍,为眼径的6.0~7.4倍,为眼间距的4.6一6.6倍。体侧扁,体前半部略带圆筒形。口亚下位,口裂呈马蹄形。须5对,最长的口须末端接近或达前鳃盖骨后缘。鳞片小,埋于皮下。背鳍不具硬刺,起点约在眼前缘至尾鳍基部距离之中点。尾鳍圆形。肛门较近臀鳍起点,约在腹鳍基部及臀鳍起点距离的3/4处。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灰黑色,下半部及腹部灰白色。背鳍及尾鳍具黑色小点。其他各鳍灰白色。长身泥鳅的主要特点是须较长,约达前鳃盖骨后缘,背鳍起点约在眼前缘至尾鳍基部的中点。[1] 

长身泥鳅生活习性

编辑
淡水生。[1] 

长身泥鳅分布地区

编辑
长江中、下游。[1]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生物物种 生物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