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斑毒蛾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9 14:23:53
编辑 锁定
角斑毒蛾,,为鳞翅目毒蛾科古毒蛾属的一种昆虫。以幼虫食害芽、叶和果实。初孵幼虫有群居性,取食叶背叶肉,残留上表皮;2龄幼虫以后开始分散活动,芽部受害多从芽基部蛀食成孔洞,最后导致芽枯死;嫩叶受害较严重,常被食光,仅留叶柄;叶片被食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仅留粗脉;果实受害,果面会出现不规则的凹斑和孔洞,幼果常脱落。严重影响果树常量。
中文学名
角斑毒蛾
拉丁学名
Orgyia gonostigma (Linnaeus)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亚    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Insecta
亚    纲
有翅亚纲
鳞翅目
毒蛾科
亚    科
古毒蛾亚科
古毒蛾属
角斑毒蛾

目录

角斑毒蛾形态特征

编辑

角斑毒蛾成虫

角斑毒蛾幼虫图 角斑毒蛾幼虫图
雌虫体长10-22毫米,体呈椭圆形,灰至黄色,密被深灰色短毛和黄、白色茸毛。头较小,触角丝状,复眼灰色。足灰白色,爪腹面有齿。雄体长8-12毫米,翅展25-36毫米,体灰褐色,下唇须橙黄色,触角短羽状,锈褐色,栉齿褐色。

角斑毒蛾

直径0.8-0.9毫米,近球形,卵孔处有花状凹陷;初产白色,后变为灰黄色,略有光泽。
卵

角斑毒蛾幼虫

体长33-40毫米,头部黑色,上生有细毛。体黑灰色,被黄黑色毛,亚背线上生有白色短毛;前胸两侧各有1束向前伸的由黑色羽状毛组在的长毛;亚背线和气门线淡黄白色。气门黑色。

角斑毒蛾

长8-20毫米,雌虫为灰色,雄虫为黑褐色。背面有黄毛,臀棘较长。

角斑毒蛾

略呈纺锤形,丝质较薄。 [2] 

角斑毒蛾发生规律

编辑
1年发生1-生2代。是以2-3龄幼虫在皮缝、粗翘皮下或落叶中越冬。翌年4-5月幼虫开始活动,5-6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在皮缝处结茧化蛹。蛹期6-15天。7月上旬开始羽化,将卵产在茧的表面,分层排列呈不规则的块状,上覆雌蛾腹末的鳞毛。卵期14-20天。孵化后分散为害,蜕2次皮后,9月中旬进入越冬期。有寄生性天敌22种,主要有姬蜂小茧蜂、细蜂、寄生蝇[2] 

角斑毒蛾防治方法

编辑
(1)加强果园管理 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力。科学修剪,疏花、疏叶,剪除病残枝及茂密枝,调节通风透光,雨季注意果园排水,保持适度的温湿度,结合修剪,清理果园,将病残物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病源。
(2)保护和利用天敌。
(3)化学防治 虫害高峰期。可用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4000倍液。
常用药剂 辛硫磷、水胺硫磷、敌杀死。[2]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毒蛾科 古毒蛾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