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全新修订版)》记述了黄万里沧桑磨难而又极富个性魅力的一生,笔触之下,是其敢说真话、坚持科学、坚守良知、骨体不媚的高贵人格。黄万里的品德与智识、勇气与坚持,永远被后人称道。
- 书 名
- 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
- ISBN
- 9787224100402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开 本
- 16
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基本信息
编辑第1版 (2012年4月24日)平装: 27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条形码: 9787224100402
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内容简介
编辑《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全新修订版)》内容简介:黄万里,清华大学教授,着名水利专家,出身名门,其父黄炎培是同盟会会员,是民国时着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黄万里毕业于唐山交大桥梁工程专业,有感于父亲的那句“中国历史以来,从来没有农民对不起统治者,只有统治者对不起农民”,遂决意“以拯农为己志”并赴美国改学水利,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爱荷华大学、伊利诺大学专攻水利,获硕士,博士学位。黄万里非常重视实地考察和科学办事,回国后曾在西南、西北、东北从事水利建设。1953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他曾多次在三门峡和三峡建立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虽均未被采纳,并被长期剥夺了科学研究的权利,但他提出的很多见解现在证明是有价值并具有前瞻性的。 [1]
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编辑推荐
编辑《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全新修订版)》编辑推荐:一个讲科学的人,一个说真话的人,一个执着的人,一个对三峡和三门峡说不的人。
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媒体推荐
编辑此次新版的《长河孤旅》,除了部分章节有所增减,还摘选了黄万里1988年6月25日所作的《关于共和国建国后水利工作的失误的意见》,以及诗作《花丛小语》等。
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司长牟广丰回忆了自己印象中的黄万里,并称黄万里在一些水利工程上马之前的预见已经变成了现实。黄万里的儿子、工程师黄观鸿称,自己联络了一帮朋友,在互联网揭穿一些人在水利工程上的谎言。
——《新京报》2012年01月18日
在绝大多数人习惯于随波逐流的年代黄万里出污泥而不染,成为中国工程技术界良知的代表,他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后来证明其中的很多观点和提法具有超前意识。他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造福人民。
——《中华读书报》2012.2.8
出版这本书,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读者通过这本书可以回顾真实的历史,汲取有益的养料。黄万里传记的出版说明我们对历史、对历史人物头脑比较清醒了,说明我们对待自然科学态度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是我想还不够,不仅要在自然科学方面,还要扩大到各方面包括历史、理论方面,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还原它们的本来面目,给予它们应有的评价 。
——李锐(曾任毛泽东秘书,原中顾委委员、水电部副部长、中组部副部长) 黄先生作为人格的象征,我们应当把他身上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一发掘出来。我读了这本书,所得的体会可以用那几句诗来表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学者的内心感受 。
——吴国盛(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
如果说现在的知识分子缺钙,我想这本书就能起到补钙的作用 。
——吴保生(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
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作者简介
编辑赵诚,1952年生人,山西太原人,老三届,当过炊事员、卫生员、工人,现供职于山西行政学院,教授,从事世界政治教学。读一些书,写一点文章,关注人类文明进程,观察中国与世界的发展。
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目录
编辑历史大转轨时期的名门之子
父亲黄炎培:晚清举人,蔡元培学生
同盟会上海负责人,江苏新兴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袁世凯说他“与官不做,遇事生风”
在众多兄弟姐妹中黄万里是第三个男孩
从淘气孩子到唐山交大高才生
淘气的孩子也能成才
文才很好,但选学了工科
“以拯农为己志”,赴美国学水利
“从来没有农民对不起统治者,只有统治者对不起农民”
连读三所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
驾车四万五千英里,看遍美国各大水利工程
和丁玉隽结婚,“新妇凝装,裘马清狂”
因为是上海人,被未来老“泰山”拒于门外
黄炎培请人保媒,丁惟汾打破成见
八载烽烟,走遍四川主要河流
徒步勘测金沙江、岷江、涪江、嘉陵江
-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