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泽广巳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07:09:05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日本着名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经济学博士,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学术院院士,是与日本共产党系的“讲座派”对立的,亲日本社会党的“劳农派”重要智囊水物之一。日本战后的“倾斜生产方式”即由其倡导。他提出的“二重结构”理论也对日本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学术见解和经济政策主张,受到日本政府和经济界的高度重视。
中文名
有泽广巳
外文名
有沢広巳、ありさわ ひろみ、
国    籍
日本
出生地
高知县
出生日期
1896年2月16日
逝世日期
1988年3月7日
职    业
统计学者,经济学者
主要成就
提出“倾斜式生产”

目录

有泽广巳生平

编辑
1896年(明治29年)出生在日本高知县,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的第一期,在校期间曾随大内兵卫学习马克思经济学,并与铃木茂三郎一道研究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与组织问题。1922年毕业后不久成为母校助教和讲师,1924年升任副教授,讲授统计学。1925年去德国留学,在恩斯特·瓦格曼教授主持的柏林景气研究所学习经济分析方法,从事经济景气研究工作,在德国留学的两年时间里,‘有泽广巳悉心钻研马克思主义文献,并对德国的产业复兴过程做了大量研究。从德国回国以后,‘继续在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任教,同时兼任临时物价对策委员会特别委员和制铁事业委员会委员。1930年,参加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大内兵卫教授领导的学术团体,对世界经济进行实证的分析研究,‘并从事叶甫根尼·萨姆伊洛维奇·瓦尔加 (1879一1964年)和恩斯特·瓦格曼(Wagema’nn,1884一1954年)着作的翻译工作[1] 
1938年2月因受“人民战线事件”牵连而被起诉,在囚禁14个月后得到保释。后被判无罪,但被与大内兵卫、腾村义太郎等教授离开东京帝国大学。二战期间他在日本陆军省经济调查班负责经济实力调查,后进入高桥经济研究所任职,曾参加有关战时经济体制的研究,战后返东大经济学部任教授,并重新组建东大经济学院,1946年任该学院院长,是经济学院中很活跃的重要人物。
他曾与阿部勇(Abe Isamu)、美浓部亮吉(Minobe Ryokiohi,1904—1984)等学者组成阿部事务所共同研究世界经济状况,与日本战后经济重建等方面的问题,先后在日本《世界》、《改选》等杂志上发表了许多分析当时世界性经济危机下的政治与经济方面问题。并出版有《产业合理化》、《世界恐慌与国际政治的危机》、《日本工业统制论》、《战争与经济》等专着。1946年秋,他担任煤炭委员会委员长,提出着名的“倾斜生产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和能源重点投到煤炭开采和克服通货膨胀。他的许多精辟的见解和建议对战后日本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46年第一届吉田内阁成立之时,有泽广已曾任内阁顾问,中央赁金委员、国土计划审议会临时委员,1947年,吉田茂首相请求有泽担任经济安定本部长官,他再次予以谢绝。但此后他对日本的经济、产业、统计、劳动等问题仍提出过许多重要的政策性建议。这期间,他于1948年和1953年先后发表《通货膨胀和社会化》和《再军备的经济学》箸作。1959~1960年出版《现时日本产业讲座》,建立了独创的以“资本、技术、劳动、市场”为四大支柱的产业理论。还在一些综合杂志上发表过许多经济论文。
1956年3月退休后离开政界,任法政大学校长、教授。1959~1960年主要从是编辑《现代日本产业讲座》(第八卷)。1961年,成为日本学士院成员,1973年任学士院第一部部长,1975年任学士院干事,1980年任学士院理事长。晚年,有泽广已仍广泛从事社会活动,担任多种社会职务。于1988年3月7日病故,终年92岁。[2] 

有泽广巳主张

编辑
1956年1月,他被社会党推荐为新成立的日本原子能委员会的五名委员之一,从此就与核电结下不解之缘,65年起担任代理委员长,72年退休后又担任产业界的日本原子能产业会议会长,直至1988年去世。有泽在任期间一直是核电产业的积极推动者,他曾留学魏玛德国,曾目睹经济崩溃导致纳粹上台。因此战后他认为为了建设和平日本,建立自立的和平经济是极为重要的,为此,核电不可或缺。到了70年代,社会党中开始出现顺应社会运动的潮流反对核电的倾向,有泽因此与社会党反核电派决裂。他还积极宣传原子能的“安全神话”,曾在讲演中主张除去一些“不必要”的安全设备以减少建设费用。也因为如此,有泽被反核电派批判为“御用学者”。
有泽广已还是多个学术团体的成员,曾任日中人文社会科学交流协会会长,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理事长,日本经济学会、联合统计会、国民经济研究协会、统计研究会理事,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顾问。
有泽广已在日本经济学界、统计学界和政界有很高威望。他曾三次获得国家嘉奖,于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就先后被授予—等瑞宝勋章,—等旭日大授章和文化勋章。他还于1977年获法国国家功劳勋章,1985年被授予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博士学位,是在中国获得这项荣誉的第一位外国学者。
有泽广已信仰佛教真言宗,爱好围棋。在他的生命晚年,犹热心服务社会和公众,他曾多次访问中国,并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赠送珍藏图书一万多册,该所专门成立有“有泽广已文库”[3] 

有泽广巳着作

编辑
他留下的主要统计着作有:《世界统计图说》、《日本统计图说》、《日本工业统计论》、《日本人口统计论》和《统计学》等。在经济着作方面主要有:《通货膨胀与社会化》、《现代日本产业讲座》、《卡特尔、托拉斯、康采思》、《产业合理化》、《世界经济危机和国际政治经济危机》、《战争与经济》、《日本工业统制论》、《理论经济学概说》和《经济政策笔记》。他还主编有《经济术语辞典》[3] 

有泽广巳评价

编辑
有泽广已对统计学有深入研究,他继高野岩三郎(Takano Iwasabuyo,1871—1949)和系井靖(Itol Yasushi)之后曾于战前在东京商科大学(现为一桥大学)经济系讲授统计学。他认为,统计学是研究统计方法的科学。他关心的中心问题是:统计方法是什么样的研究方法。他认为统计方法基本上决定于统计对象(社会的总体),问题是怎样把握统计对象的构成。有泽广已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观点解释了统计方法基础理论的大数法则。他在三十年代,先后出版有《世界经济统计图表》、《日本统计图表》、《金融统计论》、《本国人口统计论》等统计方面着作,以后还出版有《统计学》专着。其中《世界经济统计图表》和《日本统计图表》在战后陆续编出为岩波新书《世界统计图说》和《日本统计图说》,其后并为日本统计指标研究会扩展为《日本经济统计分析》,分上下两册,于1977年出版。对1948年开始的苏联统计学关于经济学派与数理学派的争论,他和内海库一郎、大桥隆宪等都作了介绍和评论,他仍然主张统计学是方法论科学[3] 
参考资料
  • 1.    有泽广巳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15-06-9]
  • 2.    《日本历史文化词典》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401页
  • 3.    有 泽 广 已  .统计与预测.2003年2[引用日期2015-06-9]
词条标签:
高知县 经济学家 科学家 日本学者 日本人物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