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府是唐王朝在重要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都督源于东汉光武初年临时设置的督军御史。曹魏文帝初年都督设置制度化,晋代以后始兼任刺史,后周改都督为总管,唐初因之。武德七年(624年),复称都督。贞观十三年(639年),全国有都督府四十一,分统除近畿九州以外的全国州县。都督“掌督诸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戍、粮廪,总判府事”,即兼理民政,其所在之州称都督府,兼辖邻近各州则称为支郡。景云初(710年),并省诸都督府为二十四,后一度罢废。开元十七年(729年),复增置至四十。以潞、益、并、荆、扬五州为大都督。另中都督府十五,下都督府二十。其中负责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者二十二,在都督府内“别置经略使”,以处理该府所辖羁縻府州的民族事务。
- 中文名
- 都督府
- 朝 代
- 唐朝
- 类 型
- 地方行政机构
- 起源时间
- 贞观十四年(640年)
- 首 领
- 都督、刺史
- 官 级
- 从二品
都督府概述
编辑唐王朝建业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通知,不仅改郡为州,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还逐步确立了府制。唐朝的府制,依其形式和地位,分为三种类型:府、都督府、都护府。
隋制从周,唐初沿袭隋制,亦称总管。在唐初统一战争进行中,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遂于各要地设总管府。武德七年,恢复旧制,改总管府为都督府。
旧唐书职官志三:京兆、河南、太原牧及都督、刺史掌清肃邦畿,考核官吏,宣布德化,抚和齐人,劝课农桑,敦敷五教。每岁一巡属县,观风俗,问百年,录囚徒,恤鳏寡,阅丁口,务知百姓之疾苦。
新唐书百官四下:都督掌督诸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戍、粮禀,总判府事。
新唐书地理一:唐兴,高祖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又置都督府以治之。
新唐书百官四下:西都、东都、北都牧各一人,从二品;西都、东都、北都、凤翔、成都、河中、江陵、兴元、兴德府尹各一人,从三品:掌宣德化,岁巡属县,观风俗、录囚、恤鳏寡。亲王典州,则岁以上佐巡县。
大唐六典卷30三府、都、护、州、县官吏:京兆,河南,太原及都督刺史,掌清肃邦畿,考核官吏,宣布德化,抚和齐人,劝课农桑,教谕五教。每岁一巡属县,观风俗,观风俗,问百姓,录囚徒,恤鳏寡,阅丁口,务知百姓之疾苦。
新唐书百官四下:都督掌督诸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戍、粮禀,总判府事。
新唐书地理一:唐兴,高祖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又置都督府以治之。
新唐书百官四下:西都、东都、北都牧各一人,从二品;西都、东都、北都、凤翔、成都、河中、江陵、兴元、兴德府尹各一人,从三品:掌宣德化,岁巡属县,观风俗、录囚、恤鳏寡。亲王典州,则岁以上佐巡县。
大唐六典卷30三府、都、护、州、县官吏:京兆,河南,太原及都督刺史,掌清肃邦畿,考核官吏,宣布德化,抚和齐人,劝课农桑,教谕五教。每岁一巡属县,观风俗,观风俗,问百姓,录囚徒,恤鳏寡,阅丁口,务知百姓之疾苦。
唐代,都督一般兼任治所州的刺史,出现了都督、刺史两个长官合一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都督府与治所州政府之间的关系存在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都督府与治所州政府之间是合署办公的关系。两套僚属机构合并;另一种形式则是都督府与治所州存在着都督府官员与州级官员两套僚佐系统,这两套系统虽拥有一个长官,但并不是合署办公,而是相对独立,互不统属。都督府与其属州是上下级的统属关系,具体表现在上下级行政关系、对属州的监察职能以及军事管理职能等三个方面。
都督府历史沿革
编辑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平定高昌以后,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治所在西州交河(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古城址),统辖高昌故地。天山以南,原为西突厥役属的各国先后归附唐朝,唐以其地设置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在今新疆和田)、焉耆(在今新疆焉耆)四军镇,隶属安西都护府。显庆二年(657年)平贺鲁,在西突厥故地设置羁縻蒙池都护府和昆陵都护府,各领都督府州若干;次年,安西都护府升为大都护府,治所移到龟兹,并在天山以北设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为管理天山以北的西突厥故地,唐朝在显庆年间设置金山都护府,治所设在庭州,管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金山以西、两河流域以东的广大地区,隶属于安西都护府。龙朔元年(661年),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原为西突厥役属的西域16国也全部设置都护府,管理80州、110县、120个军府,并由安西都护府统领。不相当于。——府兵制是中国西魏时开始出现的一种兵役制度,隋、唐时继续沿用。直至唐玄宗时取消,改而实行募兵制。府兵制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的户籍由军府统领和管辖。
汴州。管宋。蔡。曹。滑。许。陈。颍等七州。
齐州。管青。淄。济。濮。登。莱等六州。
兖州。管徐。亳。沂。密。海。泗。郓等七州。
魏州。管卫。相。洺。德。贝。博。豫等七州。
冀州。管恒。邢。赵。定。沧。瀛。鄚。易等八州。
并州。管泽。潞。汾。仪。岚。忻。代。朔。蔚等九州。
蒲州。管晋。绛。慈。隰。沁等五州。
鄜州。管坊。延。绥。丹。银等五州。
泾州。管陇。宁。庆。盐。原。会等六州。
秦州。管成。武。河。渭。岷。兰。洮。扶。文。宕。叠等十一州。
益州。管彭。蜀。汉。简。眉。邛。嘉。雅。陵等九州。
绵州。管梓。隆。始。果。龙等五州。
遂州。管资。荣。普。渝。合等五州。
荆州。管硖。郢。澧。朗。岳。鄂等六州。
夔州。管忠。万。归。涪。黔。施等六州。
通州。管开。渠。巴。蓬。壁等五州。
梁州。管利。兴。凤。洋。集等五州。
襄州。管邓。金。商。均。唐。房等六州。
扬州。管舒。和。滁。庐。楚。寿等六州。
安州。管沔。复。随。黄。申。蕲。光等七州。
润州。管苏。常。宣。歙。湖等五州。
越州。管杭。婺。衢。温。处。台等六州。
洪州。管袁。吉。虔。抚。饶。江等六州。
潭州。管柳。衡。道。永。邵。连等六州。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