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林寺元佑上人院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39:11
编辑 锁定
《题东林寺元佑上人院》是晚唐五代着名的文学家黄滔的一首五律。
中文名
题东林寺元佑上人院
年    代
晚唐
作    者
黄滔
体    裁
五律

题东林寺元佑上人院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题东林寺元佑上人院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黄滔
【作品体裁】五律

题东林寺元佑上人院作者简介

编辑
黄滔(840~911年),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被誉为“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黄滔出身贫寒,志向远大。青少年时代在家乡的东峰书堂(今广化寺旁)苦学,唐咸通十三年(872)北上长安求取功名,由于无人引荐屡试不第,直到唐乾宁二年(895)才考中进士。其时藩镇割据,政局动荡,朝廷无暇授官,及至唐光化二年(899),黄滔才被授予“四门博士”的闲职。

题东林寺元佑上人院作品原文

编辑
题东林寺元佑上人院
庐阜东林寺,良游耻未曾。
半生随计吏,一日对禅僧
泉远携茶看,峰高结伴登。
迷津出门是,子细问三乘。[1] 

题东林寺元佑上人院词语注释

编辑
东林寺:寺名。在今江西庐山。晋太元中,慧远法师在江州刺史桓伊资助下建成。唐会昌三年寺废,大中三年复修。宋改名太平兴国寺。解放以来,经过修葺,已成为庐山古迹之一。参阅《全唐文》卷二六四李邕《东林寺碑序》。
庐阜:庐山。南朝梁刘孝绰《酬陆长史倕》诗:“庐阜高名,迢迢凌太清。”唐孟浩然《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林寺以诗寄之》:“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刘慎虚》:“﹝刘慎虚﹞后欲卜隐庐阜,不果。”
迷津:佛教语。指迷妄的境界。唐敬播《序》:“廓羣疑於性海,启妙觉於迷津。”《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望罗汉指示迷津,救拔苦海。”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只要他们识破迷津,那便回头是岸。”
参考资料
  • 1.    全唐诗:卷704_25:扬州:扬州诗局刻本:清代
词条标签:
诗词 文学作品 文学书籍 古诗 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