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巴戟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07:06:24
编辑 锁定
藤本;根略不定位肠状缢缩,多少具肉质皮层;嫩枝被短粗毛,老枝无毛,具棱,蓝黑色。
中文学名
假巴戟
植物界
分布区域
广东五华、高要和台山
生    境
生于山地林下

目录

假巴戟简介

编辑
叶纸质或薄纸质,干后棕色,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4-10(-13)厘米,宽2.5-5厘米,顶端急尖或具小短尖,基部圆或楔形,边全缘,有时具稀疏短睫毛,上面疏被短粗毛、紧贴粗毛或无毛,中脉平或略细线状隆起,被细短毛或有零星短刺状毛,下面无毛或仅脉处被疏短毛;侧脉每边5-6条,斜升至边缘;叶柄长3-5毫米,下面被短粗毛;托叶干膜质,长3-5毫米,顶端截平,易碎落。花序4-8伞状排列于枝顶;花序梗长3-15毫米,被细短毛;头状花序具花3-8朵;花3-4基数,无花梗;花萼倒圆锥状,下部与邻近花萼合生,顶部近截平,具2-3波状小齿;花冠白色,稍肉质,长约6毫米,冠管长约3毫米,顶部收狭而呈壶状,檐部3-4裂,裂片长圆形,与冠管等长或略短,顶部向外隆起,向内钩状弯折,外面被疏短毛,内面中部以下至喉部密被髯毛;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着生于裂片侧基部,花药长圆形,长约2毫米,花丝长约1毫米;花柱外伸或内藏,柱头长圆形,二裂,子房下部与花萼合生,2-4室,每室胚珠1,着生于隔膜下部。聚花核果由5-7花发育而成,熟时红色,扁球形;核果具分核2-4;分核三棱形,外侧弯拱,被毛状物;种子黑色,角质,近三棱形,无毛。花期5-7月,果期10月。[1] 

假巴戟分布区域

编辑
产广东五华、高要和台山。生于山地林下;南方各省区巴戟天种植地常见混杂种植。模式标本采自广东五华。

假巴戟效用

编辑
本种根部肉质皮层较巴戟天薄,可作药材“巴戟天”代用品,品质较差。[2] 

假巴戟来源

编辑
Morinda shuanghuaensis C. Y. Chen et M. S. Huang in Acta Phytotax. Sinica 14(2): 70. 1976.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被子植物亚门 自然 种子植物门 生物物种 植物 双子叶植物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