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宁洱县委党校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9 14:23:42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中共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委党校位于县城北郊东洱河水库一侧,是一所中专体制的学校。前身为中共普洱县委党校,于1960年4月建立,同年8月起开始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
中文名
中共宁洱县委党校
所属地区
宁洱县
类    别
党校
学校类型
党校

目录

中共宁洱县委党校简介

编辑
1966年6月党校撤销,由“五·七”干校及各种“学习班”取代;1978年8月党校恢复设立;1985年12月,更名为中共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委党校;1995年1月,经县委批准设立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行政学校;1998年6月,被中共云南省委干部教育委员会批准为中专体制学校;2004年4月,经县委批准设立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干部学校;2007年4月,更名为中共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委党校;2009年10月,经县委县人民政府申请、清华大学批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宁洱教学站在县委党校落户建站,现代远程教学站的建立,为宁洱广大干部群众利用名牌高校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提高学习培训水平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学校占地15亩,现有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2007年宁洱“6·3”地震后恢复重建的一幢1778平方米的教学办公楼投入使用后,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教学设施配套齐全,有3个教室、三个专用会议室、一个小报告厅和一个可容纳160人的多功能大报告厅;校内建有1座清华大学卫星接收站,可以同步享用清华大学丰富的优秀教学资源。目前党校基本上能满足全县干部教育培训的各种教学及和后勤保障服务;校园的绿化优美也有了很大改善,学校环境优美,依畔县城有名的旅游景区东洱河水库,为学员创造了一个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
宁洱县委党校是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学校坚持党校、行政学校、民族干部学校三校合一的办学模式,现有5名校务委员会委员,实行县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领导体制,校长由县委副书记兼任,常务副校长为副县级干部,副校长为正科级干部,内设有办公室、行政科、教务办、科研办、教研室5个办事机构,各科室正职为副科级干部。至2010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18人,其中参公管理人员7人,工勤人员1人,专兼职教师(含其他专技人员)10人,专任教师中有讲师3人,教职工中本科学历的16人,专科学历的2人。

中共宁洱县委党校理念

编辑
学校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办学方针,按照“争创一流县(区)党校、一流党校队伍”的要求,积极开拓办学渠道,先后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云南省委党校函授学院等合作开展中高等学历教育,至今已有479名学员取得中专毕业证书,有926名学员取得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在干部主体班学习培训方面,学校不断创新培训思路、探索新方式、新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干部学习的新需要,努力向“按需培训”的更高要求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好清华大学远程教育的优质教学资源。学校始终坚持积极主动的开展各类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学习培训班和专题讲座,当中形成了一批具有党校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至今已培训当地党员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等14305人次;在科研方面,按照“教学带科研、科研促教学”的思路,制定了《中共宁洱县委党校科研课题立项、结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规章,把教学科研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2007年以来,学校有5篇科研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其中一篇论文获市政府第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篇论文获市专题理论研讨优秀奖。在此,中共宁洱县委党校全体教职工期盼进一步加强与各兄弟党校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词条标签:
组织机构 教育机构 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