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茎羊耳菊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07:08:46
编辑 锁定
赤茎羊耳菊(学名:Inula rubricaulis)是菊科一种植物,主要产自云南,常生长于低山山谷坡地。
中文学名
赤茎羊耳菊
拉丁学名
Inula rubricaulis (DC.) Benth. et Hook. f.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合瓣花亚纲
桔梗目
菊科
亚    科
管状花亚科
旋覆花族
旋覆花属
赤茎系
羊耳菊组
亚    族
旋覆花亚族
命名来源
Cat. : 3273. 1831

赤茎羊耳菊形态特征

编辑
亚灌木,茎直立,高100-200厘米,粗壮,中部径约5毫米,红褐色,近无毛或无毛;
分枝细直,长达40厘米,上部被密柔毛,杂有腺点,全部有较密的叶;腋芽突出,被黄褐色密毛。
分枝下部叶在花期常凋落,中部叶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8-15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细尖,边缘有微细锯齿,基部渐狭成长约3-5毫米的叶柄或无柄,质薄,两面无毛,仅幼叶下面沿脉有长柔毛且上面有短腺毛;中脉在下面凸起,侧脉约5对,与叶缘近平行;网脉细;上部叶较小。
头状花序径1.5-2厘米,1-3个或至5个在腋芽或腋生的短枝上作短总状或聚伞状排列,并沿茎和分枝排列成聚伞圆锥状花序;花序梗有线形的苞叶。总苞倒卵圆形;总苞片6-7层,外面被短柔毛,外层较狭小,钻形或线形,渐尖,内层线状披针形,渐尖,干膜质,有短缘毛。舌状花黄色,舌片长8毫米,管状花中部以上狭漏斗状,有卵圆披针形裂片;冠毛白色,有20余个具微齿而上端稍厚的细毛。
瘦果狭长圆形,长约2毫米,有细沟,被白色密绢毛。
花期5-8月,果期7-11月。[1] 

赤茎羊耳菊产地分布

编辑
产云南西部和南部(墨江、大理、镇康等)。
生于低山山谷坡地,不常见,海拔1000-2000米。
越南、泰国、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和印度北部都有分布。[1] 

赤茎羊耳菊本种提示

编辑
此种历经前人列入蓼子朴组,但外层总片非全部干膜质,冠毛有较少的毛,分布区也不同,以改列于羊耳菊组为适宜。[1]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生物物种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