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胸拟啄木鸟云南亚种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9 14:22:41
编辑 锁定
赤胸拟啄木鸟云南亚种(学名:Megalaima haemacephala indica)是赤胸拟啄木鸟的亚种之一,为小型攀禽。喙粗大,稍下弯,在嘴的上、下有发达的口须。具有鲜艳羽饰,以绿色为主。喙粗长侧扁,呈凿状。舌长,先端具角质小钩,在口内外伸缩自如,钩取昆虫。脚短而强健,对趾型,趾端有锐爪。尾呈楔形,具坚硬的羽干,富弹性,啄木时起支撑作用。为森林鸟类,栖息于开阔的林地、园林及人工林。通常独居,偶尔结小群活动。叫声变化多样且发声快速,但在冬季几乎不鸣叫。以榕果、无花果、浆果为主食,很少吃昆虫。在树干或沙岸凿洞为巢,每窝产卵2-4枚,孵化期14-16天。雌雄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
中文学名
赤胸拟啄木鸟云南亚种
拉丁学名
Megalaima haemacephala indica
别    称
云南赤胸拟啄木鸟、印度赤胸拟啄木鸟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鸟纲
亚    纲
今鸟亚纲
鴷形目
须鴷科
拟啄木鸟属
赤胸拟啄木鸟
亚    种
赤胸拟啄木鸟云南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Latham, 1790

赤胸拟啄木鸟云南亚种外形特征

编辑
赤胸拟啄木鸟云南亚种
赤胸拟啄木鸟云南亚种 (20张)
赤胸拟啄木鸟云南亚种额和头须前部朱红色,其后有一黑色横带,并与限先、眼后之黑色相连、颊纹亦黑色;眼上和眼下各有一亮黄色块斑;头顶后部、枕、后颈和颈侧暗绿色或石板绿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橄榄绿色而缀有黄色,尤以腰和尾上覆羽黄色较亮。翼上覆羽与背同色,微缀灰蓝色,两翅黑褐色,外表面绿色而沽蓝色,尾表面深绿色。颏、喉亮黄色,胸具朱红色半月形斑,其后面有橙黄色月牙斑。其余下体淡黄白色,具暗绿色或灰绿色纵纹。虹膜暗褐色,眼周裸露皮肤朱红色,嘴黑色,跗跖与趾珊瑚红色,爪黑色。[1] 

赤胸拟啄木鸟云南亚种生活习性

编辑
留鸟。主要栖息于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阔叶林和林缘与农田地区,也出现于住宅旁的丛林、花园、果园和城镇地区。除繁殖期外常单独活动,有时在食物丰富的树上亦集成小群。多在树冠层活动和栖息。飞行有力而快速。常频繁的呜叫。叫声单调,为不断重复的“tuk”或“toak”声,鸣叫时伴随着头的左右摆动。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昆虫和昆虫幼虫等动物性食物。[1] 

赤胸拟啄木鸟云南亚种分布范围

编辑
分布于巴基斯坦东北部,东到中国南部,南到斯里兰卡、新加坡和越南。[2] 

赤胸拟啄木鸟云南亚种繁殖方式

编辑
繁殖期为3至5月。营巢于树洞中。无论森林、林缘、地边、果园、城镇和房前房后适合的树木均可被选择做巢。巢洞由亲鸟自己开凿,通常洞口距地高约1.5或5米。每窝产卵2至4枚。卵白色,大小为23-29×17-19毫米,雌雄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1] 

赤胸拟啄木鸟云南亚种保护级别

编辑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3]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生物物种 生物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