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臣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25:45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赵慧臣,男,1982年4月生,河南永城人;现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技术学术型研究生导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赵慧臣个人简介

编辑
目前在《电化教育研究》、《教育科学》、《中国电化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40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着1部,主持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等省部级项目2项,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厅级项目3项,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河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厅级科研奖4项。
  2011.9-至今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科研人员
  2010.8-至今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教师
  2007.9-2010.6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攻读教育技术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2004.9-2007.6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攻读教育技术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2000.9-2004.6,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攻读教育技术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赵慧臣研究项目

编辑
1.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小学生微博交往现状、规律与引导的实证研究”,主持
  2.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主持
  3.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教师二次开发教育信息资源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师范”,主持
  4.2011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网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证研究”,主持
  5.2011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瘾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模式与实施方案研究”,主持

赵慧臣研究领域

编辑
研究方向为知识可视化、新媒体的教学应用与课程群的教学设计等。承担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有:《教学系统设计》,《教育软件分析与设计》;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有:《传播新技术及其教育应用》、《教学设计》。

赵慧臣论文及着作

编辑
1.教育技术创新的本质与方式[[J].电化教育研究(CSSCI),2012(01),独着
  2.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机构管理发展的反思与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CSSCI),2011(02),独着
  3.亚里士多德“四因说”技术制作思想对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CSSCI)2010,(01),第一
  4.《易传》蕴含的技术思想对教育技术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CSSCI),2009(04),第一
  5.全球视阈中的教育技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J].电化教育研究(CSSCI),2008(09),第一
  6.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设计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CSSCI),2012(05),独着
  7.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年表的建构与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2012(05),第一
  8.媒体话语对教育改革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教育科学(CSSCI),2012(02),独着
  9.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形式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12(02),独着
  10.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内容构建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11(09),独着
  11.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分析框架[[J].开放教育研究(CSSCI),2010(05)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独着
  12.观看: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意义解读的方式[[J].远程教育杂志(CSSCI),2011(03),独着
  13.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CSSCI),2010,(01),独着
  14.网络游戏的关系特征分析与教育价值实现[[J].教育科学(CSSCI),2008,(03),独着
  15.课程群协同进化的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管理(中文核心),2012,(11),独着
  16.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理论建构与教学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独着
  17.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参编
  18.程群协同进化视野下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建设法[[J].现代远距离教育(CSSCI),2012(05),第一
  19.基于微博的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模式建构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CSSCI),2012(06),独着
  20.陶行知工具教育理论:本土特色的媒体应用方法式[[J].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11(02),独着
  21.构建学习力:信息时代教师培训的新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10,(05),独着
  22.网络教育的视觉文化传播分析与改善[[J].黑龙江高教研究(中文核心CSSCI扩展源),2011(01),独着
  23.美国大卫·帕金斯的元课程理论解读[[J].上海教育科研(中文核心CSSCI扩展源),2009,(07),第一
  24.从网络的关系特征看网络德育的实施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中文核心CSSCI扩展源),2009,(01),
  25.图像教育化:教育中图像管理应用的新理念[[J].现代教育管理(中文核心),2009,(12),独着
  26.博雅理念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促进人的终身发展[[J].现代教育管理(中文核心),2009,(05),独着
  27.冲突与融合:网络教育中的文化解析[[J].辽宁教育研究(中心核心),2008,(05),第一作者,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

赵慧臣个人荣誉

编辑
1.论文“构建学习力:信息时代教师培训的新视角”被评为2011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论文“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分析框架”被评为2011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3.课题“网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证研究”被评为2012年评为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成果奖一等奖
  4.论文“网络教育的视觉文化传播分析与改善”被评为2011年度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5.论文“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机构管理发展的反思与展望”被评为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6.论文《亚里士多德“四因说”技术制作思想对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的启示》被2009年“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高层论坛”评为一等奖
  7.2010年4月,获得“江苏省三好学生”;
  8.2010年3月,获得“南京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标兵”;[1]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行业人物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