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高级技术教程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24:12
编辑 锁定
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OO)是当前计算机界关心的重点之一,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软件开发方法的主流,国内外许多高校都开设了面向对象的课程,但是面向对象涉及的概念很多,结构复杂,内容广泛,使不少初学者感到学习难度较大,难以融会贯通。
书    名
面向对象高级技术教程
作    者
徐宏喆
ISBN
9787302258247
定    价
38元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6
装    帧
平装
开    本
16

面向对象高级技术教程图书简介

编辑
本书作者参阅了国内外多种相关教材,认真分析了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了方便读者的理解和使用,本书设计了读者易于学习的教材体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化解了许多复杂的概念,用大量应用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面向对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本书内容全面,例题丰富,循序渐进,易于学习。
  本书可以作为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设计模式的基础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软件研究和软件开发工作有关人员的参考书。[1] 

面向对象高级技术教程图书前言

编辑
面向对象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主流技术,越来越多的学术会议和期刊把面向对象列为主要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公司从传统的开发技术转向面向对象技术,越来越多的大学和培训机构把面向对象技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目前,市场上介绍面向对象的书往往只侧重于某一方面,有些侧重于某一编程语言的介绍,有些侧重于面向对象开发过程的介绍,有些侧重于介绍设计模式,很难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面向对象的思想和内涵。本书编者在十几年的项目开发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经验,在近年来的项目开发中,也有意识地大量使用设计模式来提高系统的复用性。鉴于高等院校对面向对象相关教材的迫切需要,因此决定将书稿以教材形式撰写。
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面向对象技术的教材,分为基础篇、进阶篇、高级篇三部分。基础篇重点讲解面向对象的基础知识,进阶篇主要讲解了24种面向对象设计模式,高级篇介绍了软件架构、基于组件和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设计模式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使用设计模式的难点往往不在于模式的实现,而在于很难确定哪种模式适用于当前现实的应用场景中,有时候因为概念不清,理解偏差而选择了不恰当的设计模式,还会使原本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背离了使用设计模式的初衷。
本书大量使用的类图都遵循UML标准绘制,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使用本教材,书中使用了大量的程序实例。本书体系完整,每章后面都安排有课后习题,还计划出版配套的题解和上机辅导教材。
本书章节安排如下:
第1章 面向对象基础,主要介绍了面向对象的思想、基本概念、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
第2章 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简单介绍了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包括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的编程实现,面向对象的测试。
第3章 面向对象软件设计基础,本章阐述了什么样的设计才是优秀的设计,然后重点介绍了面向对象的一些常见的软件设计原则。
第4章 设计模式基础,本章简要介绍了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并分类介绍了24种设计模式。
第5章 创建型设计模式,详细介绍了6种创建型设计模式。
第6章 结构型设计模式,详细介绍了7种结构型设计模式。
第7章 行为型设计模式,详细介绍了11种行为型设计模式。
第8章 软件架构与架构建模技术,介绍了软件架构的定义和发展史,分析了几种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并简要介绍了软件架构建模技术。
第9章 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本章通过介绍组件概念和相关技术,探讨了一些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和思想。
第10章 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SOA,简要介绍了SOA、SOA的框架及应用实例。[1] 

面向对象高级技术教程图书目录

编辑
第一部分 基 础 篇
第1章 面向对象基础 2
1.1 面向对象方法 2
1.1.1 面向对象方法的内涵 2
1.1.2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 3
1.1.3 面向对象的产生 5
1.1.4 面向对象的优势 7
1.2 类和类的成员 10
1.2.1 类和对象 10
1.2.2 类的成员类型和访问控制 11
1.2.3 字段 12
1.2.4 属性 13
1.2.5 方法 14
1.2.6 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15
1.2.7 委托 16
1.2.8 事件 18
1.3 面向对象的特征 21
1.3.1 封装 21
1.3.2 继承 23
1.3.3 多态 30
本章小结 34
习题 35
第2章 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 36
2.1 面向对象分析 36
2.1.1 概论 36
2.1.2 需求陈述 37
2.1.3 建立对象模型 39
2.1.4 建立动态模型 46
2.1.5 建立功能模型 50
2.2 面向对象设计 53
2.2.1 面向对象设计的准则 53
2.2.2 问题域部分设计 54
2.2.3 人机交互部分设计 55
2.2.4 任务管理部分设计 57
2.2.5 数据管理部分设计 58
2.3 面向对象的编程实现 60
2.3.1 编程语言的选择 60
2.3.2 面向对象语言的技术支持 61
2.3.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风格 63
2.4 面向对象的测试 65
2.4.1 面向对象测试概述 65
2.4.2 面向对象测试策略 66
2.4.3 设计测试用例 67
本章小结 69
习题 70
第3章 面向对象软件设计基础 71
3.1 面向对象设计视点 71
3.1.1 复用 71
3.1.2 扩展 73
3.1.3 分离与封装变化 75
3.1.4 低耦合高内聚 77
3.2 面向对象软件设计原则 81
3.2.1 开放封闭原则 82
3.2.2 单一职责原则 83
3.2.3 里氏代换原则 84
3.2.4 依赖倒转原则 85
3.2.5 接口隔离原则 87
3.2.6 迪米特法则 89
3.2.7 其他原则 90
3.3 UML类图简介 91
3.3.1 类 91
3.3.2 接口 91
3.3.3 继承 91
3.3.4 实现 92
3.3.5 依赖 92
3.3.6 关联 93
3.3.7 聚合(联合) 93
3.3.8 组合(合成) 94
本章小结 94
习题 95
第二部分 进 阶 篇
第4章 设计模式基础 98
4.1 概述 98
4.1.1 什么是设计模式 98
4.1.2 设计模式的基本要素 99
4.1.3 怎样使用设计模式 100
4.2 设计模式的类型 100
4.2.1 创建型设计模式 101
4.2.2 结构型设计模式 102
4.2.3 行为型设计模式 105
本章小结 108
习题 108
第5章 创建型设计模式 109
5.1 简单工厂模式 109
5.1.1 意图 111
5.1.2 角色及其职责 111
5.1.3 应用示例 112
5.1.4 效果分析 116
5.1.5 特点 116
5.1.6 适用性 116
5.2 工厂方法模式 116
5.2.1 意图 116
5.2.2 角色及其职责 117
5.2.3 应用示例 118
5.2.4 效果分析 120
5.2.5 特点 121
5.2.6 适用性 121
5.3 抽象工厂模式 122
5.3.1 意图 122
5.3.2 角色及其职责 122
5.3.3 应用示例 123
5.3.4 效果分析 126
5.3.5 特点 127
5.3.6 适用性 127
5.4 建造者模式 127
5.4.1 意图 127
5.4.2 角色及其职责 127
5.4.3 应用示例 128
5.4.4 效果分析 134
5.4.5 特点 134
5.4.6 适用性 135
5.5 单件模式 135
5.5.1 意图 135
5.5.2 角色及其职责 135
5.5.3 应用示例 135
5.5.4 效果分析 139
5.5.5 特点 140
5.5.6 适用性 140
5.6 原型模式 140
5.6.1 意图 142
5.6.2 角色及其职责 142
5.6.3 应用示例 142
5.6.4 效果分析 148
5.6.5 特点 148
5.6.6 适用性 148
本章小结 148
习题 149
第6章 结构型设计模式 150
6.1 适配器模式 150
6.1.1 意图 150
6.1.2 角色及其职责 150
6.1.3 应用示例 152
6.1.4 效果分析 155
6.1.5 特点 155
6.1.6 适用性 155
6.2 装饰模式 156
6.2.1 意图 156
6.2.2 角色及其职责 156
6.2.3 应用示例 156
6.2.4 效果分析 160
6.2.5 特点 160
6.2.6 适用性 161
6.3 桥接模式 161
6.3.1 意图 161
6.3.2 角色及其职责 161
6.3.3 应用示例 162
6.3.4 效果分析 165
6.3.5 特点 166
6.3.6 适用性 166
6.4 享元模式 166
6.4.1 意图 166
6.4.2 角色及其职责 167
6.4.3 应用示例 168
6.4.4 效果分析 171
6.4.5 特点 172
6.4.6 适用性 172
6.5 外观模式 173
6.5.1 意图 173
6.5.2 角色及其职责 173
6.5.3 应用示例 174
6.5.4 效果分析 178
6.5.5 特点 178
6.5.6 适用性 178
6.6 代理模式 179
6.6.1 意图 179
6.6.2 角色及其职责 179
6.6.3 应用示例 179
6.6.4 效果分析 181
6.6.5 特点 182
6.6.6 适用性 182
6.7 组合模式 182
6.7.1 意图 182
6.7.2 角色及其职责 182
6.7.3 应用示例 183
6.7.4 效果分析 189
6.7.5 特点 189
6.7.6 适用性 189
本章小结 190
习题 190
第7章 行为型设计模式 191
7.1 模板方法模式 191
7.1.1 意图 191
7.1.2 角色及其职责 192
7.1.3 应用示例 192
7.1.4 效果分析 198
7.1.5 特点 199
7.1.6 适用性 199
7.2 观察者模式 199
7.2.1 意图 199
7.2.2 角色及其职责 199
7.2.3 应用示例 200
7.2.4 效果分析 204
7.2.5 特点 204
7.2.6 适用性 204
7.3 迭代器模式 205
7.3.1 意图 205
7.3.2 角色及其职责 205
7.3.3 应用示例 207
7.3.4 效果分析 214
7.3.5 特点 215
7.3.6 适用性 215
7.4 责任链模式 215
7.4.1 意图 215
7.4.2 角色及其职责 216
7.4.3 应用示例 216
7.4.4 效果分析 221
7.4.5 特点 221
7.4.6 适用性 221
7.5 备忘录模式 221
7.5.1 意图 222
7.5.2 角色及其职责 222
7.5.3 应用示例 223
7.5.4 效果分析 228
7.5.5 特点 228
7.5.6 适用性 228
7.6 命令模式 228
7.6.1 意图 229
7.6.2 角色及其职责 229
7.6.3 应用示例 230
7.6.4 效果分析 239
7.6.5 特点 239
7.6.6 适用性 239
7.7 状态模式 240
7.7.1 意图 240
7.7.2 角色及其职责 241
7.7.3 应用示例 241
7.7.4 效果分析 249
7.7.5 特点 250
7.7.6 适用性 250
7.8 访问者模式 250
7.8.1 意图 250
7.8.2 角色及其职责 250
7.8.3 应用示例 251
7.8.4 效果分析 260
7.8.5 特点 260
7.8.6 适用性 261
7.9 中介者模式 261
7.9.1 意图 261
7.9.2 角色及其职责 262
7.9.3 应用示例 262
7.9.4 效果分析 270
7.9.5 特点 270
7.9.6 适用性 271
7.10 策略模式 271
7.10.1 意图 271
7.10.2 角色及其职责 271
7.10.3 应用示例 272
7.10.4 效果分析 280
7.10.5 特点 280
7.10.6 适用性 280
7.11 解释器模式 281
7.11.1 意图 281
7.11.2 角色及其职责 281
7.11.3 应用示例 282
7.11.4 效果分析 285
7.11.5 特点 285
7.11.6 适用性 286
本章小结 286
习题 286
第三部分 高 级 篇
第8章 软件架构与架构建模技术 290
8.1 软件架构概况 290
8.1.1 软件架构的发展史 290
8.1.2 软件架构的定义 291
8.2 经典软件架构模式 292
8.2.1 管道和过滤器模式 292
8.2.2 面向对象模式 294
8.2.3 分层模式 296
8.2.4 知识库模式 298
8.3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300
8.3.1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产生 301
8.3.2 传统两层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302
8.3.3 经典三层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305
8.4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307
8.5 基于构件的模式 309
8.6 软件架构建模技术 311
8.6.1 软件架构“4+1”视图模型 312
8.6.2 “4+1”视图模型建模方法 312
8.6.3 软件架构建模的迭代过程 314
本章小结 315
习题 316
第9章 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 317
9.1 组件开发概述 317
9.1.1 组件及其相关概念 317
9.1.2 组件复用 319
9.2 组件模型 322
9.2.1 CORBA 322
9.2.2 EJB 327
9.2.3 COM 334
9.2.4 三种组件模型的技术对比 340
本章小结 341
习题 341
第10章 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SOA 342
10.1 SOA简介 342
10.1.1 SOA参考模型 343
10.1.2 SOA的设计原则 344
10.1.3 SOA实现的主要技术规范 345
10.2 SOA的框架 351
10.2.1 以服务消费者为中心的SOA 352
10.2.2 以用户为中心的SOA 355
10.3 SOA实例——基于SOA的OA与ERP整合应用 358
10.4 SOA的应用分析 361
本章小结 363
习题 363
参考文献 364[1]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计算机书籍 教程 出版物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