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唐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23:20:10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余文唐(余辛文),男,1956年出生,福建省莆田市人,大学双本科(农学,法学);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福建省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专职委员。
中文名
余文唐
别    名
余辛文
国    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56年

余文唐简介

编辑
人物生平
余文唐(余辛文),男,1956年出生,福建省莆田市人,大学双本科(农学,法学);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福建省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专职委员。已在《法学研究》、《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等刊物上发表法学论文70多篇。[1-3] 
荣誉
曾获福建省法院学术或专题研讨会一等奖,并且在全国法院学术或专题讨论会上分获二、三等奖;
“1989-2008年全国法院学术研讨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福建省首届“全省高层次审判专门人才”,获新加坡调解中心调解认证书。

余文唐主要成就

编辑

余文唐重要调研成果

1、涉暴婚姻审理指南。最高法院法研所2008年5月出台《涉暴婚姻案件办理指南》,多次参与该课题的论证研讨会,全程参与指南稿的修改。
2、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最高法院2009年7月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参加该课题的部分讨论会,参与第五、八稿的修改,推介莆田调解衔接机制尤其是其中的效力确认(司法确认)的做法。
3、司法确认若干意见。最高法院2010年9月发出《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参与征求意见稿的论证会,并提出书面修改建议23条及修改理由约5500字。
4、莆田调解衔接机制。该机制是莆田在全国打响的一个司法品牌,2009年8月被中央政法委列入全国七大维稳先进经验之一,基本做法(衔接)尤其是效力确认被最高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和《人民调解法》吸纳。从2005年9月机制初创开始,作为该项工作的具体指导者,承担该机制相关文的起草、运行情况的调研、工作经验的总结等任务。

余文唐主要着作情况

1、《担保法通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合着(第16、17章);
2、《法律辨思录》,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独着;[4] 
3、《调解衔接机制理论与实践》(第一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第二副主编,负责全书编撰筹划;
4、《调解衔接机制理论与实践》(第二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第二副主编;负责全书筹划修订;
5、《农村法律小帮手系列》(共12册),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第二副主编,第一执行主编,负责丛书的编撰筹划;负责其中六册的修改定稿(六册计约117.6万字);
6、《司法能动与机制创新》,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执行主编。

余文唐主要论文情况

1、《关于农民负担的行政诉讼案件的几个问题》,《法学研究》1997年第2期;
2、《行政复议不作为的司法监督范围与方式》,《人民司法》2000年第3期;
3、《为审判员随届任免喊糟》,《人民司法》2003年第8期;
4、《罪刑确定之司法路径——“四步循环”模式构想》,《法律适用》2011年第1期;
5、《化解罪刑失衡之解释学路径——综合型“以刑议罪”探微》,《法律适用》2011年6期;
6、《代表人行政诉讼初论》,罗豪才主编:《行政审判疑难问题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7、《行政不作为可诉性问题研究》,曹建明主编:《行政法理论与审判实务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8、《试论少数意见公开》,曹建明主编:《程序公正与诉讼制度改革》,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余文唐主要立功受奖

共获最高法院有关部门和省法院的各项荣誉20多项,立功3次;2000年以来的立功受奖主要有:
1、三等功,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2007年5月授予;
2、二等功,中共莆田市委、市政府批准,2009年10月授予;
3、2001年9月,被中共莆田市委、市政府评为“1996-2000年莆田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
4、2002年2月,被省法院评为“全省法院教育培训工作先进个人”;
5、2003年6月,被省法院评为“全省法院2000-2002年度调研工作先进工作者”;
6、2006年4月,中共莆田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建设先进个人”;
7、2008年3月,莆田市社科联授予“2005――2007年度先进工作者”;
8、2010年2月,莆田市社科联授予“2008――2009年社科先进工作者”;
9、2008年11月,最高法院授予“1989-2008年全国法院学术研讨突出贡献奖”;[5] 
10、2011年12月,被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首届“全省高层次审判专门人才”。

余文唐出版着作

编辑
1、《担保法通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合着(第16、17章);
2、《法律辨思录》,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独着;[4] 
3、《调解衔接机制理论与实践》(第一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第二副主编,负责全书编撰筹划;
4、《调解衔接机制理论与实践》(第二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第二副主编;负责全书筹划修订;
5、《农村法律小帮手系列》(共12册),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第二副主编,第一执行主编,负责丛书的编撰筹划;负责其中六册的修改定稿(六册计约117.6万字);
6、《司法能动与机制创新》,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执行主编。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政治人物 官员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