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卷:Munronia Wight。所属科:Meliaceae nom. conserv.中文名:地柑子。其它中文名:矮陀陀(四川,贵州)、石柑子、小白花草(贵州)。文献来源:Munronia unifoliolata Oliv. (1887)* ; Diels (1900); How et T. Chen(1955); " 图鉴 " (1972)* .
- 中文学名
- 地柑子
- 别 称
- 矮陀陀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蓝雪目
- 科
- 楝科
- 属
- 地黄连属
- 种
- 地柑子
- 分布区域
- 四川、贵州、湖南、湖北
地柑子形态特征
编辑描述字段:矮小半灌木,高5—30厘米;根木质,分枝常肥大;茎不分枝
,全株被微柔毛。单叶互生,长圆形,坚纸质,长3.5—6.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急尖、钝,基部圆形,全缘或有少数钝齿,侧脉4—5对,纤细,斜举;叶柄长1—2.5厘米。花白色,1(—3)朵生叶腋,花梗长7(—1)毫米;萼长2—3毫米,5深裂,裂齿披针形;花冠长(1.7—2—)2.8厘米(花冠管长1.7厘米),无毛,裂片倒披针状椭圆形;雄蕊管略突出,裂齿披针形,花药微凸头,与裂齿等长;花盘筒状;子房卵形,被毛;花柱长2厘米。蒴果球形,被柔毛;种子背部半球形,腹面凹入。花期9月。

地柑子
(5张)
地柑子生境分布
编辑分布及生境:产彝良,生长于海拔450米左右的石灰岩山石缝中。分布于我国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我国云南新记录。
地柑子价值作用
编辑植物的用途及功能:全株入药,可治痨伤、咳嗽、胃痛,外敷疮痈;根可治跌打损伤。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