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果薯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35:51
编辑 锁定
毛果薯(学名:Ipomoea eriocarpa)为旋花科番薯属的植物。分布于热带亚洲、马达加斯加、热带非洲以及中国大陆四川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1,600米的地区,常生于草坡灌丛、空旷地和江边沙滩上。目前已归化于台湾中南部平原,可能因进口绿肥植物太阳麻种子带来。
中文学名
毛果薯
拉丁学名
Ipomoea eriocarpa R. Br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菊亚纲
茄目
旋花科
亚    科
旋花亚科
番薯族
番薯属
毛果薯

毛果薯形态特征

编辑
一年生缠绕或平卧草本。茎纤细,圆柱形,有细棱,被倒向或开展的硬毛。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3.5厘米,向顶端渐狭或长渐尖,或有时锐尖,基部心形,两面被平伏的微硬毛,有时叶面毛被稍疏,背面沿叶脉疏被毛,中脉在叶面凹陷,背面突起,侧脉6-7对;叶柄长1.5-6.5厘米,被倒向的微硬毛。聚伞花序成簇腋生,无总花梗或具很短的总花梗,有1-3朵或更多的花;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外面被长的微硬毛,内面无毛;花梗极短或无;萼片基部卵形,中部以上渐尖,近于等长,长7-9毫米,内萼片比外萼片稍狭,密被长硬毛,结果时稍增大;花冠小,淡红色或淡紫色,偶有白色,钟状,稍长于花萼,瓣中带密被长硬毛,冠檐裂片三角形;雄蕊内藏,花丝丝状,基部稍扩大,被毛;花柱内藏,柱头头状2裂,子房被长硬毛,2室,4胚珠。蒴果近球形,径约5-6毫米,被平展的硬毛,4瓣裂,内有4种子,种子长约4毫米,灰褐色,表面密具网状小窝孔。[1] 

毛果薯产地生境

编辑
产云南(丽江、鹤庆、宾川、元谋、禄劝、元江、蒙自等地)、四川。生于海拔500-1100(-1600米)的草坡灌丛、空旷地或江边沙滩上。分布于热带非洲,马达加斯加,热带亚洲 至大洋洲北部。[1] 
参考资料
  • 1.    毛果薯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引用日期2015-10-17]
词条标签:
被子植物亚门 自然 种子植物门 生物物种 生物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