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
永城市一般指永城(河南省直管市)
据考古发掘,永城市境内有原始社会晚期人类聚落10余处。王油坊遗址、造律台、黑堌堆等均为龙山文化范围。境内有史记载的地名有永(今西城区)、棘(今十八里镇柘树集东)、酂(今酂城集)、龙亢(今龙岗集)、鄪(今新桥集)、犬丘(今太丘集)、芒(今陈集镇刘寨村南)、砀(今芒山镇山城集)、棫(今茴村集)、焦(侯岭乡二郎庙湖)。[8]
民国二年(1913年),永城县属河南省豫东道,1914年6月,豫东道改名开封道,永城县随属。自1933年2月起,永城县划归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管辖。1938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永城境内国民党辖区仍属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抗日民主政府辖区先后隶属豫皖苏边区革命根据地、淮北第二行政区和苏皖边区第八行政区;1945年2月,更名雪枫县。1947年3月至11月,县东部为萧宿永县辖区;1947年11月,县北部成立砀南县。1949年3月,雪枫县复名永城县,撤销雪涡、雪商亳、砀南等县,恢复原建制,隶属皖北行政区宿县专区。
2014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01020公顷,同比增长5.9%,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05617公顷,同比增长2.4%;棉花种植面积783公顷,同比下降60.0%;油料种植面积2312公顷,同比下降59.4%;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8715公顷,同比增长3.0%。
2014年全年全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2982人,在校生10939人,毕业生5185人。普通高中招生7536人,在校生21776人,毕业生6682人;初中招生16746人,在校生 46240人,毕业生13777人;小学招生27951人,在校生145417人,毕业生16335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15人,在校生109人。[7]
2004年永城市现有各类科技人员 17960人,其中高级职称426人,中级职称4032人。至2003年底,共建立民办科技开发机构18个,实施科技项目108项,开发科技新产品48项,申请专利23项,有7项成果获国家、省、市奖励,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2%。[20]
永城自古以来就是“春风拂杨柳,秋禾遍地金”的旅游胜地。在众多的景区点中,当首推芒砀山汉文化旅游区。芒砀山汉文化景区位于芒山镇,是豫东边陲的汉文化旅游胜地。2002年被纳入河南省“三点一线”的黄金旅游带,2012被列为河南十大旅游集聚区。2006年9月,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文明旅游风景区。被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授于“中国国际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景区”。[42]
日月湖位于永城市东西两城区之间,因湖区由两个湖区组成,一湖呈圆形如太阳,一湖略长如月亮,得名为日月湖。[48]
日月湖以沱河、日月湖为依托,利用沱河、日月湖水资源、自然风光、城市风光、历史文化等,通过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河湖连通、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整治工程,形成了具有城市河湖特色的沱河日月湖生态水利风景区。建成后,将形成8平方公里的水面,可蓄水2000万立方米,做到蓄水、排洪相结合,为工业发展用水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将与芒砀山景区相得益彰,构成豫东大地上最亮丽的山水画。[49]
2014年9月29日,沱河日月湖生态水利风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布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50]
城镇
,
中国地名
,
中国其他行政区划
声明
目录
永城建制沿革
编辑
永城自然风光
(11张)
出土的王油坊遗址与黑堌堆遗址说明早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就有人在永城居住,并且有了较为发达的农业、渔猎和手工业。[9]
魏晋南北朝时期,永城境域所辖临睢、太丘、建平、酂城、砀五县之地,变动频繁。
汉末至魏,永城县境属谯郡;西晋初年,临睢、太丘、建平三县归并入酂,属谯国所有,砀县并入下邑,仍在梁国(亦称梁郡)境内。
十六国时期,县境先后分属后赵、前燕及前秦,淝水之战后,重归东晋所辖;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酂县属梁郡所辖;元徽元年(473年),“置徐州,立新昌郡,以酂县属之”;北魏建立后,酂县划归谯州临徐郡,后废;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永城县境属徐州粱郡;东魏武定四年(546年),县境西南部为南兖州马头郡下邑县辖区,东北部为徐州砀郡砀县辖区;北齐时,境内置安阳县(今芒山镇保安山南),砀县并入,属彭城郡。这一时期,永城县境所辖诸县并入酂县,县域以酂县为主。

永城城市风光
(31张)
隋大业六年(610年),割彭城、睢阳二郡之地置永城县,治所在马甫城(今西城区)东北3里。
唐初,酂县属沛郡,唐武德五年(622年),永城县治所迁于马甫城(此地势较高,为一山丘,又名无影山);贞观十七年(643年),酂、永城二县直接归亳州管辖,砀山县属宋州辖区。
后梁,升砀山县为辉州;后唐,废辉州复置砀山县,属单州,永城、酂两县属亳州。
宋元时期,永城县境所辖仅包含永城、酂二县,金时,永城、酂县同属南京路亳州管辖;兴定五年(1221年)十二月,因永城为淮北要地,在芒山地区设置保安军镇,改永城县为永州,脱离亳州管辖,下辖永城、下邑、砀山、酂四县;至元二年(1265年),“酂县入永州,降永州为永城县”,芒砀山地区属永城县;至元二十五年,“归德府”更名“汴梁路”,永城随属。

永城夜景
(12张)
1949年至1952年,永城县划归河南省商丘专区,县域大规模变更结束。1959年1月至1960年底隶属河南省开封专区;1961年至1996年,隶属商丘专区。1996年,永城撤县设市由省直辖,暂由商丘市代管,治所向东迁移8公里沱河北岸大谢庄建东城区。2011年6月,永城市成为河南省直管市试点,市委书记、市长行政级别定为副厅级。2014年1月1日,永城市正式成为河南省直管市,由河南省政府全面管辖。
永城行政区划
编辑永城区划沿革
1945年2月,为纪念在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牺牲的彭雪枫将军,更名雪枫县,县境南部划归雪涡县,县境西南部划归雪商亳县。秋,会亭集东半部及附近村庄划归夏邑。1947年3月至11月,县东部为萧宿永县辖区;1947年11月成立砀南县,县北部为其辖区;1947年,铁佛寺集属永城部分及以北56个自然村和王引河以东鲁楼、李楼等8个自然村划归宿西县(今属濉溪);宿西县将王引河以南赵楼、王园等5个自然村划归永城。
1952年12月,濉溪县的赵庄、钟庄等11个自然村划归永城;1954年9月,马头、新兴两区所辖28个乡560个自然村划归夏邑;1956年,北镇乡76个自然村划归夏邑;1964年6月,洪河以东的何寨、王集、土山等54个自然村划归萧县,萧县洪河以西的窦楼等5个自然村划归永城;1964年和1966年,夏邑县铁匠棚以东的6个自然村先后划归永城;1966年7月,樊集公社所辖王庄、新桥大队划归夏邑,夏邑县火店公社的吕楼、张厂划归永城。[10]
1952年12月,濉溪县的赵庄、钟庄等11个自然村划归永城;1954年9月,马头、新兴两区所辖28个乡560个自然村划归夏邑;1956年,北镇乡76个自然村划归夏邑;1964年6月,洪河以东的何寨、王集、土山等54个自然村划归萧县,萧县洪河以西的窦楼等5个自然村划归永城;1964年和1966年,夏邑县铁匠棚以东的6个自然村先后划归永城;1966年7月,樊集公社所辖王庄、新桥大队划归夏邑,夏邑县火店公社的吕楼、张厂划归永城。[10]
永城行政划分
截至2014年7月,河南省永城市辖6街道20镇5乡,732个行政村,3706个自然村。
街道:沱滨、崇法寺、日月湖、侯岭、雪枫、演集。
永城地理环境
编辑永城位置境域
永城地图
永城位于河南和安徽两省交界处,经纬度为东经115°58′~116°39′,北纬33°42′~34°18′之间,市境的北、东、南及西南部分别与安徽省的砀山县、萧县、淮北市、濉溪县、涡阳县、亳州市毗邻,西部和西北部与河南省的夏邑县缘连,全市总面积为2068平方公里。[8]
永城东距徐州不足90公里,西到省会郑州320公里左右,并与合肥、南京、济南等省会城市的距离都在300公里左右。“芒砀北峙,浍水南环,东接淮徐,西连梁宋,闭关则两河锁钥,设险则西楚咽喉,虽偏邑之舆图,实豫东之门户。”自古是进出中原的战略要地。[12]
永城地形地貌
永城位于黄淮平原腹地,全境近矩形,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平均海拔31.9米,除东北有方圆16平方公里的芒砀山群外,大部分为平原地区,永城最高海拔为芒砀山主峰159米。
永城气候条件
永城全境属暖温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3℃。
永城水文环境
永城交通运输
编辑截至2006年11月省市际客运班线有41条,营运客车辆214辆;城乡客运班线36条。永城市公路客运量1928万人,旅客周转量129583万人/公里;货运量3368万吨,货运周转量940823万吨/公里。另外,郑徐高铁(永城段)、沱浍河航运、济祁高速公路二期、永城通用机场等交通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永城也是河南首家拥有自助自行车系统的城市。[13]
永城铁路
【参考词条:永城北站】
高速铁路:郑徐高铁
国家高速铁路东西交通大动脉郑徐高铁经在永城设“永城北站”,郑徐高铁于2012年开工建设,计划2016年下半年通车运行。[13]
地方铁路:邢商永地方铁路[14]
永城公路
连(连云港)霍(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永(永城)登(登封)高速东西贯穿全境,济(济宁)祁(祁门)高速公路自北到南与连霍高速、永登高速成“工”字型相交,在永城设芒砀山、永城东、永城南等出入口。
省道:省道201(永芒快速路、永砀路、永涡路)、省道202(夏邑韩镇到李寨)、省道316(芒山到开封)、省道317(苗桥到孟津)、省道320(马桥到汝州)、省道514(芒山到高庄)、省道515(陈集到蒋口)、省道516(马牧到夏邑)、省道518(新桥到黄口)[15]
郑(州)永(城)省道、311国道和郑永省道横穿东西,永砀、永宿公路纵贯期间。永芒快速与永(城)宿(州)、永(城)亳(州)高速相连,以城区为中心,形成“工”字型高速网。永宿、永亳、永(城)砀(山)、永商、永(城)涡(阳)等省际道路在市区交汇,形成“米”字型交通框架。
永城水运
沱浍河航运工程河南段全长146.9公里,建设标准为4级航道,通航能力为500吨级船舶。工程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起点位于夏邑县何营乡的沱河金黄邓桥,在永城侯岭乡开挖大青沟将沱河与浍河相连,终点至豫皖省界,建设总里程85.5公里,设计港区4个(永城、新桥、四里庙、夏邑),工程概算17.7931亿元,建设工期4年。同时永城是河南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永城航空
永城通用机场位于永城市产业集聚区,建设规模总占地430亩,其中一期200亩,投资6000万元,建设塔台1座、机库两座,共6000平方米,直升机坪2万平方米,培训办公楼300平方米。二期预留用地230亩,投资1.5亿元,计划建设跑道6万平方米,联络道3万平方米,新建停机坪2万平方米。
永城公交
【主词条:永城公交】
永城自然资源
编辑永城矿产资源
永城矿产资源丰富,地下储煤面积1216平方公里,可开采储量50.45亿吨,永城煤矿区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同时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七大煤化工基地之一。现有永煤、神火两大中国500强企业,8对矿井投入使用,年产原煤2300万吨。[16]
永城土地资源
永城市境内,市、镇、村三级现有废弃厂房500多处,可利用土地12000多亩,煤矿塌陷区已稳定塌陷地块21000亩,现有各类存量土地6000多亩,再加上废坑塘、废窑坑、空心村等可改造用地,尚有5万多亩可利用和可改造利用的土地资源。
永城人口
编辑截至2014年末,永城全市总人口154.06万人,常住人口121.10万人。出生人口13887人,出生率11.9‰;死亡人口7548人,死亡率5.75‰;自然变动净增人口6339人,自然增长率 6.15‰。城镇化率达到40.81%。[8]
永城经济概况
编辑永城市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0亿元,增长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5亿元,增长5.5%;支出67.3亿元,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4.4亿元,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307亿元,增长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9亿元,增长12.7%。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426万美元,增长10%;进出口总额4690万美元,增长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9.9亿元,增长12%;各项贷款余额245.7亿元,增长10.5%,金融机构缴纳地方税金超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94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10475元,增长10.7%。[17]
永城市历年GDP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
GDP
(亿元)
| 255 | 289.3 | 345.7 | 370 | 400 | 412.29 | 439.7亿[17] |
永城第一产业

永城农业
(8张)
2014年全年粮食产量1279155吨,同比增长7%;棉花产量690吨,同比下降63.9%;油料产量9518吨,同比下降60%;肉类总产量93174吨,同比增长2.7%;禽蛋产量48636吨,同比下降3.5%;奶产量5700吨,同比增长7.5%。
2014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79万千瓦,同比增长0.3%;农用拖拉机44928台,同比下降2.9%;农村用电量4261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5%。[7]
2014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79万千瓦,同比增长0.3%;农用拖拉机44928台,同比下降2.9%;农村用电量4261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5%。[7]
永城第二产业
2014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2155762万元,同比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43584万元,同比增长12.2%,其中,轻工业增长15.3%,重工业增长11.4%,轻重工业比例为22.2:77.8;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12500万元,同比增长1.3%。
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以上的支柱行业有17个,增加值3亿元以上的支柱行业有7个,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54887万元,同比增长3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0142万元,同比增长23.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6218万元,同比增长14.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29514万元,同比增长6.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5735万元,同比增长11.9%;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334949万元,同比增长9%;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7628万元,同比下降1.1%。亿元以上支柱行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1809073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3.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全年原煤产量1813万吨,同比下降6.8%;发电量7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1%;电解铝37.1万吨,同比下降 9.2%;小麦粉434.3万吨,同比增长6.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917.5亿元,同比下降3.04%;实现利税总额58.58亿元,同比下降16.9%;利税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7.6%。其中利润总额34.4亿元,同比下降22.9%。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37990万元,同比增长9.9%。[7]
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以上的支柱行业有17个,增加值3亿元以上的支柱行业有7个,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54887万元,同比增长3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0142万元,同比增长23.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6218万元,同比增长14.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29514万元,同比增长6.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5735万元,同比增长11.9%;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334949万元,同比增长9%;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7628万元,同比下降1.1%。亿元以上支柱行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1809073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3.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全年原煤产量1813万吨,同比下降6.8%;发电量7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1%;电解铝37.1万吨,同比下降 9.2%;小麦粉434.3万吨,同比增长6.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917.5亿元,同比下降3.04%;实现利税总额58.58亿元,同比下降16.9%;利税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7.6%。其中利润总额34.4亿元,同比下降22.9%。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37990万元,同比增长9.9%。[7]
2015年2月,河南省政府发出通知,认定永城产业集聚区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铝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煤化工,钢铁铸件,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是全省2009年度发展又好又快的产业集聚区。[19]
永城第三产业
2014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0611万元,同比增长21.5%。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7460万元,同比下降37.9%;第二产业投资1156744万元,同比增长15.6%;第三产业投资1436407万元,同比增长26.8%;农户投资34152.6万元,同比下降8.6%。
全年工业投资1156744万元,同比增长 15.6%。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90437万元,同比增长27.9%;其中,住宅投资168400万元,同比下降20.5%。房屋施工面积472.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82.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7%;房屋竣工面积3.0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 2.5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80.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3.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8%。
全年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84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01.01亿元,同比增长36%。
全年工业投资1156744万元,同比增长 15.6%。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90437万元,同比增长27.9%;其中,住宅投资168400万元,同比下降20.5%。房屋施工面积472.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82.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7%;房屋竣工面积3.0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 2.5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80.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3.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8%。
全年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84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01.01亿元,同比增长36%。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6861万元,同比增长5.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44699万元,同比增长7.7%。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3836万元,同比增长13.3%。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1012543万元,同比增长13.7%;乡村271293万元,同比增长11.7%。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91529万元,同比下降1.2%;零售业714524万元,同比增长15.4%;住宿业15033万元,同比增长23.1%;餐饮业362750万元,同比增长16.0%。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5.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 23.6%,日用品类增长33.3%,中西药品类增长22.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9%,家具类增长10.8%,汽车类增长13.5%。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3836万元,同比增长13.3%。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1012543万元,同比增长13.7%;乡村271293万元,同比增长11.7%。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91529万元,同比下降1.2%;零售业714524万元,同比增长15.4%;住宿业15033万元,同比增长23.1%;餐饮业362750万元,同比增长16.0%。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5.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 23.6%,日用品类增长33.3%,中西药品类增长22.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9%,家具类增长10.8%,汽车类增长13.5%。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 4305万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出口实际完成2771万美元,同比增长40.4%;实际利用外商投资3113万美元,同比增长29.7%。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4.2亿元,其中省外资金51.6亿元。[7]
永城社会事业
编辑永城教育

永城教育
(5张)
学校 | 主管部门 | 办学层次 | 位置 | 备注 |
---|---|---|---|---|
永城职业学院 |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
商丘市政府
| 专科 | 东城区学府路002号 | 河南煤业化工学院(筹) |
学校 | 位置 | 备注 |
---|---|---|
永城高中 | 东城区欧亚西路与芒砀中路交叉口 |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 |
永城实验高中 | 东城区文化路北段 |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 |
永城职业学院高中部 | 东城区学府路002号 | 股份制普通高中 |
永城市第二高级中学 | 芒山路口城厢政府后 | 公办普通高中 |
永城市光明高中 | 东城区东方大道东 | 私立普通高中 |
永城双语学校 | 西城区淮海路西段 | 私立普通高中 |
永城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 芒山镇凤城路 | 公办职业高中 |
永城体育
永城卫生
2014年年末共有卫生机构4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6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个,专科防治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573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5737张。卫生技术人员535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40人,注册护士1966人。乡镇卫生院28个,床位1718张,卫生技术人员1173人。[7]
永城科技

永城社会发展
(17张)
2012年,永城市荣获“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等荣誉称号。
2014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3484人,经费支出32028.9万元。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申请专利229件,增长18%,授权专利147件。
2014年年末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国家检测中心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5种产品获得“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1种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市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26万台(件)。
2014年年末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国家检测中心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5种产品获得“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1种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市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26万台(件)。
永城文艺传媒
2014年年末全市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演出256场,观众人次350万人;市级公共图书馆1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3个,图书总藏量277130册,博物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教育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155750户。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期刊出版总印数64000册,报纸出版总印数198.4万份。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88卷。[7]
永城生态
截至2014年底,年末全市建城区面积38.0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面1862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480公顷,城市公共绿地面积44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5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4.83%,公园面积150公顷。全市共有公共卫生间63座,垃圾中转站19座。2014年,永城市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正式授牌;2015年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22]
名称 | 位置 | 主题 | 面积(亩) |
---|---|---|---|
人民广场 | 东城区东方大道与雪枫路交叉 | 综合 | 200 |
沱河风景带 | 沱河以北,沱滨路以南 | 休闲、娱乐、观光 | 1470 |
天香公园 | 东城区东方大道最西段 | 休闲、娱乐、观光 | 145 |
日月湖 | 西城区与东城区之间 | 休闲、娱乐、观光 | 36000[23] |
东方小游园 | 东城区东方大道与文化路 | 休闲、娱乐 | 43[24] |
永城市体育公园 | 欧亚路中段 | 休闲、娱乐、健身 | 357.37 |
永城四馆两中心公园 | 东城区建设路与雪枫路 | 休闲、娱乐 | 340 |
雪枫沟风景带 | 东城区雪枫沟两侧 | 休闲、娱乐 | - |
汪楼沟风景带 | 东环路以东,汪楼沟以西 | 休闲、娱乐 | - |
永城社会保障
2014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8万人,失业人员 2680人,失业率为4.2%;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396人,保障金1869万元;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62155人,保障金7168万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038.6万元,接受城乡医疗救助人数12605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1175691人,参合率达到99.3%。
全2014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869万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396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7168万元,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62155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038.6万元,救助12605人(次)。
2014年末收养性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270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5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458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630万元;接受社会捐赠275万元。[7]
全2014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869万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396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7168万元,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62155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038.6万元,救助12605人(次)。
2014年末收养性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270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5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458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630万元;接受社会捐赠275万元。[7]
永城历史文化
编辑永城名称来历
据传隋大业四、五年间,淮河、汴河流域连遭大水,多数城池被水淹没。六年三月,隋炀帝乘龙舟顺汴河(通济渠)南下,一路上只看见马甫城安然无损,隋炀帝顺口说道:“五年水灾毁多城,唯有马甫是永城”。皇帝金口玉言,从此马甫城改为永城,取“永远之城’”意。[25-26]
另外一种说法是永城之名沿用了甲骨文中的原地名“永”,即永城市境内原有“永”地,隋朝沿袭了古老的原地名而称“永城”。据《永城县志》记载:“纣王于十年(前1065年)九月率军一万余人征人方(位于今苏北、鲁南一带),十一月至次年二月,往返途经芒、酂及攸地之永。”2010年版的《永城市志》也记载:“商代,境内有攸地之永和酂邑、芒诸地。”[27]
永城文化遗产
级别 | 名称 | ||
---|---|---|---|
省级 | 永城大铙[28] | 柳琴戏 | 豫东琴书[清音][29] |
市级 | 刘邦斩蛇传说 | 造律台的传说 | 芒山石雕 |
火老虎(曲艺) | 大鼓书 | 芒砀山古庙会 | |
陈树青石雕 | 二胡(民间舞蹈) | 龙岗烧鸡制作工艺 | |
酂城糟鱼制作工艺 | 薛湖牛肉煎包制作工艺 | 薛湖传统豆粥制作工艺 | |
传统枣干加工工艺 | 传统狗肉加工工艺 |
永城保护单位
级别 | 名称 | ||
---|---|---|---|
国家级 | 汉梁王墓群[30] | 崇法寺塔 | 王油坊遗址[31] |
芒砀山汉代礼制建筑基址 | 造律台遗址[32] | ||
省级 | 抗日军政大学四分校旧址 | 芒砀山文庙 | 黑堌堆遗址 |
洪福遗址 | 陈胜墓[33] | 鲁雨亭故居(鲁雨亭烈士墓) | |
淮海战役陈官庄战斗纪念地 | 鄪侯亭遗址 | 皇沟酒古窖池 | |
僖山画像石墓 | 黑堌堆遗址 | 鲁紫铭碑林[34] | |
市级 | 斩蛇碑 | 张飞寨遗址 | 三星观遗址 |
砀县古遗址 | 古井·银杏树 | 赵庄遗址 | |
酂县古城 | 张寨汉墓 | 酂城明代石桥 |
永城文化村镇
名称 | 级别 | 批次 |
---|---|---|
芒山镇 | 省级 | 第二批 |
陈官庄 | 省级 | 第三批 |
李寨镇 | 省级 | 第四批[35] |
城关镇 | 省级 | 第六批 |
太丘镇 | 省级 | 第六批[36] |
名称 | 位置 | 级别 |
---|---|---|
酂南村 | 酂城镇 | 省级(首批) |
茴村 | 茴村镇 | 省级(首批) |
永城方言俚语
【主词条:永城方言】
永城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在声韵调方面都有所不同,尤其在声调方面差别较大,但有较强的对应关系。永城市位于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交界处,本地方言经过历史与地理的影响,属于中原官话商阜片与徐淮片的相混,永城北部与东部的乡镇比较接近江苏徐州与安徽淮北的方言,永城西南就更接近亳州与商丘的方言。[37]
永城名优特产
【主词条:永城特产】
永城风景名胜
编辑永城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2009年12月25日,在北京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旅游文化建设与推广大会上,永城市被授予“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和“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文化名城”称号。[41]
永城芒砀山汉文化景区

芒砀山
(27张)
着名景点:夫子崖、夫子山、芒砀山文庙、郭塔、陈胜墓、砀郡遗址、张飞寨;水浒三圣殿、文石塘,汉高祖庙、斩蛇碑、御龙泉、紫气岩、赤帝峰,大汉雄风、汉梁王墓群、芒砀山汉代礼制建筑基址、芒砀山汉文化博物馆、芒砀山地质公园、鲁雨亭纪念馆。[43]
永城陈官庄烈士陵园
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位于永城市东北25公里陈官庄村南,311国道北侧,为纪念淮海战役第三阶段陈官庄地区歼灭战中牺牲的烈士而建。该陵园1974年奠基,1978年建成,占地约200亩,坐北向南,正中为花岗岩烈士纪念碑,高25米,上刻周恩来手书“淮海英雄永垂千古”八个大字。碑前为广场,碑后有烈士陈列馆和歼灭战纪念馆分列两侧,北部树荫下有烈士公墓和单人墓,墓周有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1996年,烈士陵园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河南省民政厅命名为文明服务窗口示范单位;2005年,被河南省民政厅、国家民政部定为红色旅游单位;2009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4年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荣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7]
。
永城崇法寺塔
崇法寺塔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因位于老城区崇法寺内而得名。“宝塔盘云”古为永城八景之一。寺建于唐代,塔建于宋绍圣二年(1095)。今寺已废,存9层砖塔,高34.6米,楼阁式八角形,塔底座边长3米。塔体为椎柱形,每层檐下均有仰莲相托。1~4层嵌有深绿色琉璃雕砖,构图为一佛三菩萨。塔每层均有东南西北四门。八角皆有石龙头,龙头系铁铃,塔底层有地宫。内有棺床,石匣。塔底北门有青石走道直至塔顶。内壁镶有深绿色琉璃佛像砖651块,构图为一佛两菩萨。原塔1938年遭日军炮击,1985年重修。
2006年05月25日,崇法寺塔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永城造律台
造律台位于永城市城西25公里酂城镇,有一椭圆形高台,形如龟背,高约7米,底部南北长54米,宽34米,文化层堆积厚度为8~9米。上层为商代遗存,下层为河南龙山文化遗存。因当年西汉丞相萧何在这座高台上为刘邦建立汉朝撰制律条,人们便称此高台为 " 造律台 " 。
1936年,国民党河南省古迹研究会考古人员曾来造律台进行发掘。这里文化遗物颇为丰富,其中有石斧、骨箭头、骨锥等等。1963年6月,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
永城日月湖

日月湖
(14张)
永城着名人物
编辑永城历史名人
永城近代名人
民国以来,永城的革命先烈有鲁雨亭、盛税堂、刘屏江、胡敬旃、王卓然,永城人侯镜如、赵先顺、阎济民、郭体祥、侯伯宇为新中国的建设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即使是军阀孙殿英、国民党军长赵子立、叛将刘子仁等也可谓“时代枭雄”。[51]
永城当代名人
永城城市荣誉
编辑中国面粉城[3]
全国百强县(市)[52]
国家园林城市[5]
国家卫生城市[6]
中国长寿之乡[53]
中华诗词之乡[54]
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科普示范市
中国承接产业转移最具优势城市
全国生态宜居城市
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57]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
河南省卫生城市
河南省生态建设市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永城概览 >> 区位环境 .永城网[引用日期2016-04-10]
- 2. 永城概况 .中共永城市委党史[引用日期2015-08-4]
- 3. 永城面粉夺得“全国桂冠” “中国面粉城”花落河南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4-10-21]
- 4. 永城:倾力打造“田园城市”(图) .网易[引用日期2015-08-4]
- 5. 国家园林城市又增30个 .网易[引用日期2014-10-21]
- 6. 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国家卫生城市(区)的决定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引用日期2015-04-9]
- 7. 2014年永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今日永城传媒[引用日期2015-04-21]
- 8. 永城概况 .中共永城市委党史[引用日期2014-04-26]
- 9. 永城 .永城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7-20]
- 10. 永城地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永城新闻网[引用日期2016-02-14]
- 11. 电子地图 .中国永城网[引用日期2014-04-26]
- 12. 胡赞彩、吕永辉编.《永城县志·山川》:永城县衙,清光绪二十九年
- 13. 永城交通 .永城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引用日期2014-04-26]
- 14. 商丘邢商永地方铁路一期工程今日开工 .中国网[引用日期2016-02-15]
- 15. 河南:出台规划调整方案 全面升级普通省道网(图) .中国公路网[引用日期2015-07-23]
- 16. 永城 .永城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8-2]
- 17.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永城政府网[引用日期2016-03-20]
- 18. 马富国做客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直播河南特别报道《657会客厅》访谈实录 .永城网[引用日期2014-08-12]
- 19. 永城等十个产业集聚区升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河南产业集聚区网[引用日期2015-08-30]
- 20. 文卫科教 .中国永城网[引用日期2014-04-26]
- 21. 2013年永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今日永城传媒网[引用日期2014-04-26]
- 22. 永城:倾力打造“田园城市” .网易[引用日期2015-02-3]
- 23. “一城春色半城湖” ——永城市积极探索采煤沉陷区治理新模式侧记 .大河网[引用日期2015-08-30]
- 24. “喜新恋旧”的东方小游园 .永城信息港[引用日期2015-08-30]
- 25. 豫地密码·省直管县之永城 高祖刘邦斩蛇起义地 .大河网[引用日期2014-09-10]
- 26. “永城”由来 .永城档案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9-8]
- 27. 永城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永城市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 28.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 公布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豫政 〔2009〕45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8-30]
- 29.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豫政 〔2011〕88号 .河南省人民政政府[引用日期2015-08-30]
- 30.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引用日期2015-08-30]
- 31.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8-30]
- 32.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8-30]
- 33.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河南文物网[引用日期2015-08-30]
- 34.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 通 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6-02-16]
- 35. 河南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6-02-15]
- 36. 河南省公布第六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共35个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11-12]
- 37. 蒋桂芹 宋信强.河南永城方言和普通话声韵调的比较.南宁市: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07年5月21日:P64 K87
- 38. 豫东名城汉兴之地 .搜狐网[引用日期2014-04-26]
- 39. 书法茴村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5-05-31]
- 40. 悠悠泥小响 唤醒深存心中的芒砀山情怀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5-05-31]
- 41. 豫地密码之永城 “黑、白、绿”三色经济成支柱 .大河网[引用日期2014-04-26]
- 42.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 通 知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2013-09-26]
- 43. 永城市芒砀山省级地质公园揭碑开园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08-12]
- 44. 芒砀山庙会:民俗集结号 庙会第一村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4-08-12]
- 45. 河南十余市刘氏宗亲永城芒砀山寻根祭祖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2014-08-12]
- 46. 大汉龙兴宝地中华礼仪之乡 .网易网[引用日期2014-08-12]
- 47. 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荣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引用日期2014-09-10]
- 48. “一城春色半城湖” .大河网[引用日期2014-10-13]
- 49. 永城日月湖项目建设日新月异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10-13]
- 50.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十四批国家水利风景区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引用日期2014-10-13]
- 51. 永城概况 .永城历史网[引用日期2015-08-27]
- 52. 社科院版百强县市排行榜出炉 前10名江苏占6个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4-10-21]
- 53. 永城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大河网[引用日期2014-10-21]
- 54. 永城再添新名片:成为“中国书法之乡”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4-10-21]
- 55. 永城市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市”称号 .大河网[引用日期2015-02-3]
- 56. 河南永城荣膺“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市)” .商都网[引用日期2014-10-21]
- 57. 永城获批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 .网易[引用日期2014-10-21]
- 58. 永城的浙商现象:上万人投资 兴办企业200多家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10-21]
- 59. 拟表彰2013年度河南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的公示 .河南文明网[引用日期2014-10-21]
- 60. 河南省公布9个精细化管理优秀(先进)城市名单 .网易[引用日期2014-10-21]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