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处存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8 19:43:30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王处存(831年-895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世籍神策军,兴元节度使王宗之子,唐末将领、藩镇。
中文名
王处存
出生日期
831
逝世日期
895
时    代
唐末

王处存人物生平

编辑
王处存的父亲王宗,善于经营财货,富比王侯,初为唐朝神策军吏,后官至金吾大将军、兴元节度使。王处存生于富裕之家,少年时即侯服玉食,僮奴万数,靠着父亲的地位,得到右军镇使的职位,后升任骁卫大将军,定州制置、内闲厩宫苑等使。[1] 
乾符六年(879年)十月,升任检校刑部尚书、义武军节度使。[2] 
广明元年(880年)[3] 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唐僖宗出幸蜀中。王处存得讯,悲愤痛哭,不等朝命,即率领本部人马入援护卫[4]  ,先派两千人从间道前往山南,保护唐僖宗。当时,黄巢势大,天下藩镇,多受其命,只有前宰相郑畋守凤翔,河东节度使郑从谠守太原,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等人忠于朝廷。
中和元年(881年)四月,泾原行军司马唐弘夫率军击败黄巢将领林言、尚让,乘胜进逼京师。王处存自渭北亲选骁卒五千,皆以白繻为号,乘夜入京城。黄巢军见势不利,乘夜遁去。王处存进入长安,市民欢呼塞路,部队因而散乱,黄巢得到消息,自灞上回军再次袭击长安,攻克,王处存大败,唐弘夫战死,只好退出长安,收军还营。
为了平息叛乱,王处存前后多次遣使前往河东,见当时拥有强兵的沙陀军阀李克用,以姻好为名,请他出兵收复长安,李克用出兵后,黄巢终于退出长安,王处存又派大将张公庆率劲兵三千,合诸军击黄巢于泰山,以功升任检校司徒。[5]  后来,田令孜讨伐王重荣,以王处存为河中节度,王处存上章为王重荣申冤:“重荣无罪,有大功于国,不宜轻有除改,以摇藩镇之心。”
乾宁二年(895年),王处存死于镇所,三军按照河朔过去的习惯,推荐王处存的儿子王郜为留后,不久升任节度使,加任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6] 

王处存历史评价

编辑
王处存为人谨慎,优抚军民,折节下士,人多归之,累加侍中、检校太尉。乾宁二年九月卒,年六十五,赠太子太师,谥曰忠肃,军中拥其子副大使王郜为留后。

王处存史籍记载

编辑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杂传第二十七》[7] 

王处存家庭成员

编辑

王处存父亲

王宗,官至金吾大将军、兴元节度使。

王处存弟弟

王处存子侄

  • 儿子
王郜,895年继任义武节度使,900年因被朱全忠攻打逃亡晋国。
王邺,900年随王郜逃亡晋国。
  • 侄子
王郁,王处直之子,900年随王郜投奔晋国,晋王李克用把女儿嫁给他,任新州防御使。921年引契丹军入塞援助王处直,以失败告终,同年,归附契丹,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收其为养子,后来因军功授任崇义军节度使
王威,王处直幼子,921年王处直被囚禁时逃亡契丹
参考资料
  • 1.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杂传第二十七》:王处直,字允明,京兆万年人也。父宗,善殖财货,富拟王侯,为唐神策军吏,官至金吾大将军,领兴元节度使,子处存、处直。处存以父任为骁卫将军、定州已来制置内闲厩宫苑等使。
  • 2.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杂传第二十七》:乾符六年,即拜义武军节度使。
  • 3.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 4.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杂传第二十七》:黄巢陷长安,处存感愤流涕,率镇兵入关讨贼。
  • 5.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杂传第二十七》:巢败第功,而收城击贼,李克用为第一;勤王倡义,处存为第一。
  • 6.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杂传第二十七》:乾宁二年,处存卒于镇,三军以河朔故事,推处存子郜为留后,即拜节度使,加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7.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杂传第二十七》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5-04-21]
词条标签:
政治人物 将领 人物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