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全集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8 19:42:35
编辑 锁定
《费孝通全集》收录了作者从1924年到2004年80年间至今能收集到的全部着作。前17卷为学术论文,第18、19卷为译着,第20卷为书信、诗词。
书    名
费孝通全集
作    者
费孝通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年至2003年间

费孝通全集简介

编辑
《费孝通全集》一套20卷、700余万字、完整呈现费孝通思想遗产。这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的“百科全书”,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受费老唯一的女儿费宗惠委托推出的。

费孝通全集出版背景

编辑
1999年至2003年间,群言出版社曾先后出版《费孝通文集》十六卷,费老亲自审定了全部文稿,并在文集的前十卷出版时撰写《文集前言》,对自己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写作过程作了扼要说明。2005年,费老故去,学界痛失泰斗。最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受费老家人委托,在《费孝通文集》基础上,增收书信、诗词和部分散失的文章,并校正原文集个别纰漏之处,推出七百万余言的《费孝通全集》,将费老一生的学术研究,以及从实求知的宝贵思想遗产完整地保留下来。

费孝通全集收录内容

编辑
据该书编辑王占英介绍,《全集》收录了作者从1924—2004年八十年间至今能收集到的全部着作,时间跨度长、内容极其丰富。前十七卷为学术论文,第十八、十九卷为译着,第二十卷为书信、诗词。所收作品除对个别排印上的错失予以纠正外,其余“一律存旧”。

费孝通全集费孝通

编辑
出生于1910年的费孝通,师从吴文藻、史绿国、马林诺斯基等国内外知名学者,饱喝洋墨水,却一头扎进“乡土中国”,毕生“行行重行行”,探索“认识中国从而改变中国”的路径,当过国家领导人,却始终自认为“老来依然一书生”。“脚踏实地、胸怀全局、志在富民、皓首不移”,既是费孝通一生学术追求的自我概括,也是费孝通学术思想的高度总结,始终围绕中国现实问题“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
  1935年夏天,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生费孝通和新婚妻子王同惠女士一同到广西瑶山去研究当地瑶民的生活。不料那年冬天在深山中遭遇不幸,王同惠女士未获生回,费孝通也负重伤,在广州医院养病直至次年春天。这期间,他整理亡妻遗稿,写成了《花蓝瑶社会组织》。夏天时,费孝通回到自己家乡调查了一个村子,秋天到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学习,期间整理材料,写成《江村经济》(又名《中国农民的生活》)一书。此书是费孝通的博士论文,其导师英国杰出人类学者布·马林诺斯基亲自作序,写道:“我敢于预言费孝通博士的《中国农民的生活》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江村经济》于1939年在英国出版,之后的几十年间多次再版重印,成为中国社会学者和国外对中国感兴趣的社会学者的必读书。
  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以《小城镇大问题》在全国掀起了大办乡镇企业的风暴;他关于区域经济的构想,为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大经济区域协作提供了理论助力;他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是学术界公认的科学民族观。他提出的“文化自觉”论,是构建众美交融、和谐共处的全球社会的全新理念,该理论是中国学者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社会学家徐平表示,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于19世纪上半叶创立的“社会学”,清末随“西学东渐”而进入我国,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也在中国大地扎根,一改数千年来以“混沌”为主要特征的文人思维。社会学在中国发展百余年,社会变迁密切相关,几度盛衰,近年重现青茏。这期间,费孝通先生无疑是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学者。 [1]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文学作品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