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眼鲆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9 14:22:49
编辑 锁定
体长椭圆形。头大,头部稍凸。吻具小缺刻。眼大,水平眼径较吻稍长;眼间隔狭窄且无鳞。
中文学名
鳞眼鲆
中文别名
比目鱼 
英文名
Scale-eyed flounder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鲽形目 (Pleuronectiformes)
亚    目
鲽亚目(Pleuronectoidei)
牙鲆科 (Paralichthyidae)
斑鲆属 (Pseudorhombus)
鳞眼鲆
分    布
西太平洋

鳞眼鲆基本信息

编辑
俗名: 扁鱼 皇帝鱼 半边鱼 比目鱼 
  学名:Lepidoblepharon ophthalmolepis
  英文名:Scale-eyed flounder
  中文名:鳞眼鲆 鳞眼鲆
  科名:Citharidae
  科中文名:棘鲆科
  世界分布:西太平洋

鳞眼鲆地理分布:

编辑
分布于西太平洋区,由日本至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分布于南部及东沙海域。
  模式种产地:Arafura Sea
  濒危状态: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栖息环境: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栖息深度:310 - 428米
  最大体长:36 cm
  有毒鱼类:否
  经济性:否
  食用鱼类:是
  观赏鱼类:否

鳞眼鲆形态特征:

编辑
口大,倾斜,两侧不对称,上颌达下眼中央下方;齿尖突,上下颌齿呈绒毛带状。前鳃盖骨边缘多少为游离状。鳃耙细长。眼侧被栉鳞,盲侧被圆鳞;胸鳍上方之侧线呈弧形。背鳍起点于在后鼻孔后方,鳍条由前往后渐长;胸鳍短,眼侧胸鳍内侧鳍条分枝,盲侧胸鳍鳍条均不分枝;腹鳍I 5;尾鳍中部15鳍条分枝。体于眼侧呈淡黄褐色,背﹑臀鳍基部下方有黑褐带,盲侧灰白色。

鳞眼鲆栖所生态:

编辑
栖息于具沙泥底质的较深海域。肉食性鱼类,以底栖小鱼及甲壳类等为食。

鳞眼鲆渔业利用:

编辑
罕见鱼种,偶为底拖网捕获。
词条标签:
生物物种 生物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