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寺坊村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07:07:42
编辑 锁定
下寺坊村位于礼陂界宜黄县。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6公里,崇宜公路横穿境内,交通十分便利。下辖下寺坊村委会,下寺坊村、塘下、付坊、富坊,芙蓉坑,张家岭、上寺坊,孤岭下,岔路口村,坊牌,河路上,老区,卢坊,澳香,涂坊,舍办哩,操絮、下斜等17个小组村委会和1个村委会,84个村民小组,103个自然村,农业人口11607人,农户2572户。区域面积9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731亩。
中文名称
下寺坊村
外文名称
Tung Nin County
别    名
竹笋之乡、礼陂竹林
行政区类别
村庄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下寺坊村,塘下村,
政府驻地
下寺坊村
电话区号
0794
邮政区码
344220
地理位置
赣东
面    积
93.6平方公里
方    言
赣语,操南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潮湿季风气候
着名景点
孤岭三湖水
机    场
南昌昌北机场
火车站
抚州站 崇仁站
车牌代码
赣F
代    码
362525
学    校
礼陂中学
文    化
 临旴文化
民    系
江右民系

下寺坊村村情概况

编辑
下寺坊村位于礼陂境界宜黄县。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6公里,崇宜公路横穿境内,交通十分便利。下辖下寺坊村委会,下寺坊村、塘下村、付坊村、富坊村,葫芦坑村,张家村、上寺坊村,孤岭下村,岔路口村,坊牌,河路上,老区村,卢坊村,澳香村,涂坊村,舍办哩村,操絮村、下斜等17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84个村民小组,103个自然村,农业人口11607人,农户2572户。均为汉族江右民系。区域面积9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731亩。

下寺坊村自然资源

编辑
资源丰富: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矿、石灰石、毛竹等天然资源(素有“乌金白银“之称),盛产杉木、松木、樟木、毛竹、小竹笋、瓜果、麻鸡。有各类水库56座(其中小(一)型2座,小(二)型6座),有效灌溉面积11000余亩,旱涝保收9000余亩。电力资源丰富,全县统一电网供应,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礼陂县下寺坊工业园区 礼陂县下寺坊工业园区

下寺坊村经济发展

编辑

  拥有煤矿、建材等支柱骨干企业,主要企业有:煤矿8家、江西明生水泥有限公司、礼陂县鑫源食品厂、礼陂县康士纯净水厂,其中产值超一千万元企业有3家,是礼陂县发达的工业重镇。

下寺坊村自然环境

编辑
环境优美:境内山清水秀。有山林面积1433915亩(其中毛竹面积35000亩),56座水库镶嵌其间,山水相映,十分宜人。坐落在“学士山”之巅的龙济古寺宏伟壮观,
历史悠长,令人神往,游者应接不暇。龙泉山水清质优,自1998年开始投产的崇仁县康士纯净水厂选用龙泉山水经科学加工生产的礼陂康士纯净水(连年经过省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防疫部门检测合格)深受人们喜爱,已经成为崇仁人民日常必需钦用水。
下寺坊村

下寺坊村交通概况

编辑
交通便利:崇宜公路横穿境内,镇村之间、村村之间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镇党委、政府大力营造优越的投资环境,制定了一系列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礼陂丰富的资源,良好的交通、能源、电力、文化、通讯条件,迷人的人文景观是投资者称心的家园。
礼陂县下寺坊工业园区 礼陂县下寺坊工业园区

下寺坊村旅游资源

编辑
龙济寺位于江西省崇仁县礼陂镇学士山之岭,是崇仁县开放寺庙之一,目前龙济寺已列入崇仁县开放旅游景点。学士山”颇有一番来历,该山原名不详,相传明代有儒士在该寺讲学,且颇有建树,后人为纪念此事,故以“学士”为山名。 7龙济寺
《崇仁县志》载:龙济寺始建于唐天佑元年(904)距今有1097年历史。原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明崇祯五年(1632),崇仁吴相国敬请观心和尚主持龙济寺,其间香火鼎盛。清康熙癸亥(1683)年鼎建龙济中兴祖塔,立颖湛、海聪大师墓碑,香火再度鼎盛。在古代,北宋地理学家乐史、元代地理学家吴澄、明代宰相吴道南都曾到此游览。民国时期,历遭兵火,殿宇倾圯,僧众星散,只保留中兴祖塔和清代修建的观音堂。文化大革命期间,观音堂被作为崇仁县共大学生上山劳动的临时落脚之处,故得以保存至今。1985年崇仁县人民政府批准龙济寺为开放寺庙,并筹款修葺使之焕然一新。现寺前有一大场院,院内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堂,两侧建有僧尼宿舍共1200余平方米,寺辖山林130亩,水田6亩,离寺不远处有一池塘,既体现前朱雀(池
塘)后玄武(山陵)“相地术”之意,又可作为“放生池”充满慈悲为怀的宗教精神,一到寺前便可见康熙辛巳年(1701)郭春敬书的“龙济古寺”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进入山门便是天王殿,正面是弥勒佛,东座天灵宫,西座马元帅,作为“风调雨顺”的象征,过天王殿便是大雄宝殿,殿内金碧辉煌,正面是三尊大佛,背面是“海岛”,塑大小菩萨100余尊,两边塑罗汉像18尊,过大雄宝殿,便到观音堂,内塑千手观音一尊,佛像心态逼真,充溢着“救苦救难”、“普渡众生”之情。“佛以绝俗为幽,寺得山水而媚”。龙济寺集“殿、阁、亭、塔”为一体。以“幽、雅、古、绝”为特色“山、水、林、岩”相得益彰,宗教建筑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为了方便人们上山观赏和朝拜,2000年冬该寺庙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修建了一条从山下到寺庙长2千余米的石板路,现在人们可以一边轻轻松松上山,一边浏览两边的风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壮美。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标签:
村庄 地点 乡级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