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衰证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9 14:23:03
编辑 锁定
肾阳虚衰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肾阳不足,极度虚衰所导致,临床以畏寒肢冷、腰膝酸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即肾阳虚衰证。
中文名
肾阳虚衰证
临床表现
阳痿早泄、不孕症、水肿

肾阳虚衰证病因

多由心、脾阳虚及肾,损耗肾阳所致,亦可由房事过度,肾阳损耗所致。

肾阳虚衰证病机

命门火衰,阳气虚弱,则五更泄泻,心失温养,心神无力振奋,故精神萎靡不振;阳气虚弱,气血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晄白;若肾阳极度虚衰,浊阴弥漫肌肤,则见面色黧黑无泽;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肌肤,故畏寒肢冷;肾主生殖,命门火衰,生殖器官失于温养,生殖机能低下,故男子阳痿不举,精稀清冷,女子胞宫寒冷不孕;肾阳虚衰,膀胱气化乏力,水液内停,可见浮肿,腹部胀满。[1] 

肾阳虚衰证辨证要点

畏寒肢冷、腰膝酸痛,脉沉弱。

肾阳虚衰证治法

温补下元。

肾阳虚衰证常用中药

熟黄、山药、菟丝、山茱萸、归、鹿角胶、肉桂、炮附片、枸杞、杜仲。

肾阳虚衰证常见病证

肾阳虚衰证1.肾阳虚衰证 阳痿

临床表现:阳事不举,精薄清冷,阴囊阴茎冰凉冷缩,或局部冷湿,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精神萎靡,面色觥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右尺尤甚。
治法:温肾壮阳,滋肾填精。
常用方剂:右归丸合赞育丹。
针灸补法:关元、三阴交、肾俞、命门。

肾阳虚衰证2.肾阳虚衰证 水肿

临床表现: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者心悸胸闷,腰部冷痛酸重,尿量减少,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晄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常用方剂: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针灸补法:肾俞、命门、足三里、太溪。

肾阳虚衰证3.肾阳虚衰证 不孕症

临床表现: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则闭经,平时白带量多,腰痛如折,腹冷肢寒,性欲淡漠,小便频数或失禁,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而迟或沉迟无力。
治法:温肾助阳,固精种子。
常用方剂:温胞饮。
针灸疗法:肾俞、命门、足三里、太溪、三阴交。[2] 

肾阳虚衰证4.肾阳虚衰证 泄泻

临床表现: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常用方剂:四神丸加减。
针灸疗法:神阙、天枢、足三里、公孙、肾俞、命门。

肾阳虚衰证5.肾阳虚衰证 崩漏

临床表现: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血色淡红或暗淡质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疗:温肾助阳,固冲止血。
常用方剂:大补元煎。
针灸补法: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肾俞、命门。[3] 

肾阳虚衰证6.肾阳虚衰证 癃闭

临床表现: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晄白,神气怯弱,畏寒怕冷,腰膝冷而酸软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尿。
常用方剂:济生肾气丸。
针灸疗法:秩边、关元、脾俞、三焦俞、肾俞。
参考资料
  • 1.    向宗暄,向健.《中医错杂病证论治》:学苑出版社,2014年1月
  • 2.    张再良 , 叶进.《金匮要略病证与方剂研究》:科学出版社,2014年6月1日
  • 3.    常克.《中医病证治验条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2月1日
词条标签:
疾病 医学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