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江藤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23:20:48
编辑 锁定
来江藤,为玄参科直立灌木植物,灌木高2-3米,全体密被锈黄色星状绒毛,枝及叶上面逐渐变无毛。花单生叶腋,花萼宽钟状,花冠橙红色。植物全株入药,能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主治骨膜炎、黄疸型炎、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外用治疮疖。现代研究,从来江藤全草分离得一种苯丙素甙类成分洋丁香酚甙,具有昆虫拒食作用,抗病毒、抗菌作用,神经兴奋作用和降脂作用,并对性功能障碍和健忘症等有治疗作用。
中文学名
来江藤
拉丁学名
Brandisia hancei Hook. f.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合瓣花亚纲
管状花目
亚    目
茄亚目
玄参科
来江藤属

来江藤形态特征

编辑
来江藤(图1) 来江藤(图1)
灌木高2-3米,全体密被锈黄色星状绒毛,枝及叶上面逐渐变无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宽达3.5厘米,顶端锐尖头,基部近心脏形,稀圆形,全缘,很少具锯齿;叶柄短,长者达5毫米,有锈色绒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达1厘米,中上部有1对披针形小苞片,均有毛;萼宽钟形,长宽均约1厘米,外面密生锈黄色星状绒毛,内面密生绢毛,具脉10条,5裂至1/3处;萼齿宽短,宽过于长或几相等,宽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顶端凸突或短锐头,齿间的缺刻底部尖锐;花冠橙红色,长约2厘米,外面有星状绒毛,上唇宽大,2裂,裂片三角形,下唇较上唇低4-5毫米,3裂,裂片舌状;雄蕊约与上唇等长;子房卵圆形,与花柱均被星毛。蒴果卵圆形,略扁平,有短喙,具星状毛。花期11月至翌年2月,果期3-4月。[1]  [2-4] 

植物形态

  • 来江藤全株
    来江藤全株(1张)
  • 来江藤花果
    来江藤花果(2张)

来江藤生长环境

编辑
生海拔500-2600米的林中及林缘。[1] 

来江藤地理分布

编辑
分布于我国华中、西南、华南。陕西省, 江苏省, 江西省, 福建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自治区,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1] 

来江藤药用价值

编辑
中药名:蜜桶花
考证:出自《云南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来江藤Brandisia hancei Hook. F.的全株。
性味功效:味微苦;性凉。祛风利湿;清热解毒。[5] 
【拉祜药】根用于骨髓炎,脉管炎,静脉曲张,肝炎,气管炎《拉祜医药》。表依图鲁诺:全草治疗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拉祜药》。蜜桶花:全株治疗骨髓炎,骨膜炎《民族药志三》。【白药】咪托呼:全株用于急慢性骨髓炎,风湿痛,慢性肝炎;花治感冒发热《滇药录》、《滇省志》。咪托呼:全株功用同(滇药录) 《民族药志三》。蜂糖罐,蜂糖花,蜜桶花,来江藤:全草治骨髓炎,骨膜炎,黄疸型肝炎,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外用治疮疖《大理资志》。全草治风湿病,肝炎,骨髓炎[69]。【哈尼药】窝车八甫:根、叶用于肝炎,小便不利,尿血,肠出血,痈疮,丹毒,肛门肿痛,脱肛,子宫炎,赤白带下;叶用于外伤出血;根用于先兆流产《滇药录》。蜗车拔甫:根用于肝炎,小便不利,尿血,肠出血,脱肛,赤白带下,疮痈;叶用于外伤出血《滇省志》。窝车八甫:根治疗肝炎,小便不利,尿血,肠出血,先兆流产,痈疮丹毒,肛门肿痛,脱肛,子宫炎,赤白带下;叶用于外伤出血《民族药志三》。全草治风湿病,肝炎,骨髓炎[69]【彝药】八喜勒屋六西:全株用于急慢性骨髓炎,慢性肝炎《滇药录》。表依图乌鲁诺,朵鱼支薄日:全株用于消化不良的腹痛,腹胀,黄疸型肝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骨髓炎《滇省志》。八喜勒屋六西:全株治疗骨髓炎,骨膜炎,慢性肝炎《民族药志三》。表依图乌鲁诺:全草用于消化不良之腹痛腹胀,血崩《彝药志》。全草治风湿病,肝炎,骨髓炎[69]。【土家药】来江藤,蜂糖花:根用于风湿关节痛,阴疽,痢疾,黄疸,心悸,吐血[7]。[6] 
根:清热解毒。用于附骨疽,黄疸。 叶:用于乳痈。 全株:微苦,寒。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止血。用于附骨疽,骨膜炎,黄疸,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浮肿,泻痢,吐血,心悸;外用于疮疖。[6]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药品 生物物种 植物 医学 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