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
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和人生一般指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与人生
哲学书籍
,
励志书籍
,
出版物
,
书籍
本书是对梁漱溟关于宗教、道德与人生问题研究的一次全面梳理。由梁漱溟先生的哲嗣梁培宽先生亲自辑录审定。梁漱溟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毕生追寻人生的真味。他对人性生动立体的剖析和对人生全面透彻的解读,无不体现了一代国学大师的卓绝智慧;他自由无束缚的思想和开豁通达的人生观,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今天,仍然闪闪发光,给今天的我们以极大的启示。梁漱溟以传承并发扬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为己任,躬自践行,为我们展现了新儒家新儒学的新思想,实为后世之瑰宝。
- 书 名
- 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与人生
- 作 者
- 梁漱溟
- ISBN
- 7801708547
- 页 数
- 184页
- 定 价
- 28 元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装 帧
- 平装
- 开 本
- 16
- 正文语种
- 简体中文
- 条形码
- 787801708540
- 重 量
- 299 g
- ASIN
- B0033PRGN8
- 产品尺寸
- 23.6 x 16.4 x 1.8 cm
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与人生内容简介
编辑老固然很痛苦的,病固然很痛苦的,死固然很痛苦的,然他所痛苦的是重在别离了少壮的老,别离了盛好的病,别离了生活的死。所痛在别离即无常也。
功利主义对于人生是肯定其欲望的。径直可以说,欲望就是人生的一切。——人生不就是在欲望的满足或不满足中度过乎?
人类的本性不是贪婪,也不是禁欲,不是驰逐于外,也不是清静自守,人类的本性是很自然很条顺很活泼如活水似的流了前去。所以他们一定要把好动的做到静止,一定要遏抑诸般本能的生活,一定要弄许多矫揉造作的工夫,都是不对的,都不是合理的人生态度。
习惯和社会环境总分不开,好习惯往往不过是社会所需要的道德,非真道德。清虚高明之怀是什么也不贪,什么也不怕的,抑何威胁牵掣之有?一切威胁牵掣只为受牵累于身耳。心胜乎身,则无此事。此即身心间有矛盾。然此卓然不受牵累之心,岂世俗寻常所有哉!
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与人生本书目录
编辑为本书的“代序”致读者
代序:三种人生态度
一 人生的三路向
生活的说明
人生三种问题
人生的三路向
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
附:我早年思想演变的一大关键
二 宗教之真
宗教是什么
宗教问题之研究
宗教是否必要之研究
宗教之真必要所在
宗教是否可能之研究
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宗教问题
由中世到近世的转折关键何在
宗教在中国
三 道德之真
中国以道德代宗教
道德为人生艺术
一般人对道德的三种误解
理性——人类的特征
道德——人生的实践(上)
道德——人生的实践(下)
四 追求人生的真义
一个人的生活
合理的人生态度
我之人生观如是
批评胡适之先生的人生态度
并述我自己的人生态度
谈生命与向上创造
人生在创造
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与人生作者介绍
编辑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他的狂放。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的傲骨。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的追求。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他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梁漱溟。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大众眼中特立独行的梁漱溟,一身傲骨,不趋炎,不附势,被誉为“中国的脊梁”。 梁漱溟自认是一个有思想,且本着自己的思想而行动的人。他毕生思考不停,笔耕不辍,不断探究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 梁漱溟一生治学严谨,着作等身,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巨大。[1]
- 参考资料
-
- 1. 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与人生 .阅读365[引用日期2013-03-17]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