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枪法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9 14:22:17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该法又称粒子轰击(particle bombardment),高速粒子喷射技术(High-velocity particle microprojection)或基因枪轰击技术(gene gun bombardment),是由美国Cornell大学生物化学系John.C.Sanford等于1983年研究成功。主要适用于单子叶植物。[1]  但转化效率较低。
中文名
基因枪法
外文名
particle bombardment
又    称
粒子轰击
主要适用
单子叶植物

基因枪法基因枪法简介

编辑
并在1987年,Vlein首先报道了应用此技术将TMV(烟草花叶病毒)RNA吸附到钨粒表面,轰击洋葱
台式基因枪 台式基因枪
表皮细胞,经检测发现病毒RNA能进行复制,并以同样技术将CAT(Chloraphericol acetyltransferase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基因导入洋葱表皮细胞。现在,该技术已在烟草、水稻、小麦、黑麦草、甘蔗、棉花、大豆、菜豆、洋葱、番木瓜、甜橙、葡萄等多种作物上成功。

基因枪法基因枪分类

编辑
这一方法是依靠一种基因枪来帮助导入外源基因。基因枪根据动力系统可分为火药引爆、高压放电和压缩气体驱动三类。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动力系统将带有基因的金属颗粒(金粒或钨粒),将DNA吸附在表面,以一定的速度射进植物细胞,由于小颗粒穿透力强,故不需除去细胞壁和细胞膜而进入基因组,从而实现稳定转化的目
低压手持式基因枪 低压手持式基因枪
的。它具有应用面广,方法简单,转化时间短,转化频率高,实验费用较低等优点。对于农杆菌不能感染的植物,采用该方法可打破载体法的局限。基因枪的转化频率与受体种类、微弹大小、轰击压力、制止盘与金颗粒的距离、受体预处理、受体轰击后培养有直接关系。

基因枪法基因枪法操作

编辑
基因枪法: 将直径4um的钨粉或金粉在供体DNA中浸泡,然后用基因枪将这些粒子打入细胞、组织或器官中,具有一次处理多个细胞的优点,但转化效率较低。另外这种方法也用于基因治疗和抗体制备,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参考资料
  • 1.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高中选修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词条标签:
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