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叶大黄(Rheum undulatum L. )是蓼科,大黄属波叶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米,茎粗壮,光滑无毛,基生叶大,叶片三角状卵形或近卵形,叶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叶柄粗壮,通常短于叶片,大型圆锥花序,花白绿色,花梗关节位于下部;花被片不开展,花柱较短,向外反曲,柱头膨大,较平坦。果实三角状卵形到近卵形,种子卵形,6月开花,7月以后结果。
波叶大黄的根及根茎可入药,称为山大黄,别称唐大黄(《中国药植志》),土大黄、台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峪黄、籽黄(《大同药用植物手册》)。
波叶大黄形态特征
编辑多年生[1]
高大草本,高1-1.5米,茎粗壮,中空,光滑无毛,只近节部稍具糙毛。基生叶大,叶片三角状卵形或近卵形,长30-40厘米,宽20-30厘米,顶端钝尖或钝急尖,常扭向一侧,基部心形,边缘具强皱波,基出脉5-7条,于叶下面凸起,叶上面深绿色,光滑无毛或在叶脉处具稀疏短毛,下面浅绿色,被毛;叶柄粗壮,宽扁半圆柱状,通常短于叶片,被有短毛;上部叶较小多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大型圆锥花序,花白绿色,5-8朵簇生;花梗长2.5-4毫米,关节位于下部;花被片不开展,外轮3片稍小而窄,内轮3片稍大,椭圆形,长近2毫米;雄蕊与花被等长;子房略为菱状椭圆形,花柱较短,向外反曲,柱头膨大,较平坦。果实三角状卵形到近卵形,长8-9毫米,宽6.5-7.5毫米,顶端钝,基部心形,翅较窄,宽1.5-2毫米,纵脉位于翅的中间部分。种子卵形,棕褐色,稍具光泽。花期6月,果期7月以后。[2]
波叶大黄主要变种
编辑波叶大黄生长环境
编辑波叶大黄地理分布
编辑波叶大黄药用价值
编辑波叶大黄的根及根茎。春、秋采挖,切片,晒干后使用与中草药。
功能主治:污热,通便,破积,行瘀。治热结便秘,湿热黄疸,痈肿疔毒,跌打瘀痛,口疮糜烂,汤火伤。
-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治黄疸,便秘,经闭,痈肿疔毒,烧烫伤。"
用法用量:
附方:
- 治黄疸,便秘:土大黄三钱,茵陈五钱。水煎服。(《大同药用植物手册》)
- 治黄疸性肝炎(湿热黄疸):⑴山大黄二钱,茵陈八钱,龙胆草三钱。水煎服。⑵山大黄四钱,茵陈-两,问荆五钱,车前草五钱。水煎服。一日二次,连服半月为一疗程。(以下出《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 治急性阑尾炎:山大黄、金银花、蒲公英、丹皮、桃仁、川楝子。水煎服。
- 治急性肠梗阻:山大黄、枳壳、厚朴、莱菔子、芒硝、桃仁、赤芍。水煎服。
- 治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山大黄、柴胡、黄芩,蒲公英、木香、郁金、元胡。水煎服。
- 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山大黄、当归各等分研末。每服四钱,一日二次,酒调服。"
- 治放射性皮肤损伤:山大黄、寒水石、赤石脂各等分加冰片2%,共研末,混合撒患处。
各家论述:
-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治黄疸,便秘,经闭,痈肿疔毒,烧烫伤。
化学成份:波叶大黄根及根茎含总蒽配1.11%,其中以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为甙元的结合型蒽配1.05%,游离型为0.06%,还含食用大黄甙(rhapontin)及大量鞣质。[5]
药理作用:
- 抗氧化作用 本品水提取物有较强的抗超氧负离子自由基的作用,作用强度超过三种正品大黄及其他非正品大黄。其所含食用大黄甙(即上大黄甙)也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本品水提取物对胶原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30mg/ml。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根及根茎呈不规则类圆柱形,上端较粗,下端稍细,长5-10cm,直径1.5-5cm。栓皮多已刮去,表面红褐色而黄,无横纹,质坚而轻。断面无星点,有细密而直的红棕色射线。新断面黄至棕红色,在紫外光下,显蓝紫色荧光。气微,味苦、涩。
- 显微鉴别 根及根茎横切面与大黄不同点:射线细胞1列,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簇晶直径17-85μm,淀粉粒直径3-17μm。
波叶大黄营养价值
编辑每100g食物营养值:3.5oz、热量:20千卡、碳水化合物:4.54g、糖:1.1g、膳食纤维:1.8g、脂肪:0.2g、蛋白质:0.9g、水:93.61g、叶酸(维生素B9):7μg(2%)、维生素C:8mg(13%)、维生素E:0.27mg(2%)、维生K:29.3μg(28%)、钙:86mg (9%)、铁:0.22mg(2%)、钾:288mg(6%)、钠:4mg(0%)、锌:0.1mg(1%)。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大黄属 .中国在线植物志[引用日期2014-10-6]
- 2. 波叶大黄 .中国在线植物志[引用日期2014-10-6]
- 3. 波叶大黄 .中国植物志[引用日期2013-09-18]
- 4. 山大黄(波叶大黄) .中医药[引用日期2014-10-6]
- 5. 山大黄【摘录】《中华本草》 .中医药[引用日期2014-10-6]
- 6. 贾敏如;李星炜;中国民族药志要[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