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景德镇陶瓷享誉全世界,历史上是官窑之地。民国时期曾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并称全国四大名镇。
景德镇市是世界瓷都,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地区。景德镇是江西省重要的旅游与工业城市,是中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地区。
获得“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江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等称号。
景德镇市下辖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和景德镇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全市总面积527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70多万,其中非农业人口70.6万人。
江西省景德镇市
景德镇历史沿革
编辑景德镇市,春秋时属楚东境,秦为九江郡番县地,汉属豫章郡鄱阳县,东晋称新平镇。唐武德四年(621)置新平县,新平镇属之,以在昌江之南,又称昌南镇。八年撤县,开元四年(716)复置,治所在新昌江口,故称新昌县。天宝元年(742)改名浮梁。镇先后隶于新昌、浮梁县。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沿用至今。元代,浮梁县一度升为州,镇属州。明代州改称为县,此后景德镇在行政上一直属县辖区。

景德镇
(2张)
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不会制造瓷器,因此中国特别是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受人珍爱的贵重物品.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1]
民国五年(1916),浮梁县治从旧城(今浮梁县)迁至景德镇。1927年~1929年景德镇曾一度建市,称景德市。1930年—1934年中国共产党曾在景德镇建立苏维埃政权和组织。1935年,江西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从鄱阳县迁至景德镇,景德镇成为赣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称第二次中日战争),国民党和共产党重新合作,于1938年在景德镇设有中国共产党的新四军办事处,北部山区的瑶里设有留守处。[1]
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和浮梁县解放,景德镇与县划开建市。5月4日成立中国共产党景德镇市委员会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先后隶属赣东北行署、上饶专区、乐平专区、浮梁专区。1953年6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1960年,浮梁县建制撤销,其行政区域划入市境。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乐平县划属市辖,并将鄱阳县属的鱼山、荷塘两个行政区域划归景德镇市辖。1985年,市辖乐平县和珠山、昌江、鹅湖、蛟潭四个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浮梁县建制,撤销鹅湖、蛟潭两区。1992年9月,乐平县撤县建市(县级市)。2009年,景德镇市辖乐平市、浮梁县和珠山、昌江两区。[1]
景德镇行政区划
编辑区划代码 | 区划名称 | 面积 (平方公里)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
360200 | 景德镇市 | 5270 | 昌江区 | 333000 |
360202 | 昌江区 | 432 | 西郊街道 | 333000 |
360203 | 珠山区 | 40 | 石狮埠街道 | 333000 |
360222 | 浮梁县 | 2867 | 浮梁镇 | 333400 |
360281 | 乐平市 | 1980 | 洎阳街道 | 333300 |
景德镇地理环境
编辑景德镇位置境域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土地面积5256平方公里,紧邻安徽省。座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2]
景德镇地形
景德镇属丘陵地带,坐落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区。市区内平均海拔32米,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和西北部多山,最高峰位于与安徽休宁接壤的省界地带,海拔1618米。景德镇市市区处于群山环抱的盆地之中,如遇持续的暴雨天气,市区易形成水患。[1]
景德镇气候
景德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根据1981-2010年最新气象数据,景德镇城区历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降雨量1805毫米。有气象记录以来极端最高气温41.8℃(1967年8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10.9℃(1963年1月13日)。景德镇春季气候多变,时冷时暖,春夏之交常有冷暖气流交汇于境内,阴雨连绵;前夏梅雨期间,降雨集中,大、暴雨频繁,5、6、7月份的常年平均降水量有200-350毫米,极易导致洪涝灾害发生,出梅后多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且湿度较高,会使人感到闷热难耐;秋季气温较为温和且雨水少;冬季常受西伯利亚(或蒙古)冷高压影响,盛行偏北风,天气寒冷。[1]
景德镇水文
景德镇资源
编辑景德镇生物资源
景德镇全境山区特征明显,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树为主,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湿地松、苦槠、甜槠、栲树、栎类、枫香、樟树、木荷、毛竹等。分布着许多国家重点保护树种,如:南方红豆杉、银杏、闽楠、红楠、三尖杉、七叶一枝花等,现已登记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有3.9余万株,其中古树名木群80余个,3万多株。
景德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有20余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4种,为云豹、金钱豹、黑麂、白颈长尾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短尾猴、穿山甲、黑熊、大灵猫、小灵猫、白鹇、鸳鸯、红腹锦鸡等。
景德镇矿产资源
景德镇的主要矿产有瓷石、高岭土、煤、钨、砂金、铜、萤石、硫磺、石灰石、大理石等,特别是瓷石、高岭土和煤炭蕴藏最具特色。景德镇的高岭土在国际陶瓷界都具有影响;煤炭资源也十分丰富,是江西省的三大产煤区之一。高岭土是陶瓷工业最重要的原材料,景德镇产的高岭土品质非常好,用它生产出来的景德镇瓷器,曾经代表着中国陶瓷制品的高端水平和上等品质,影响着中国甚至世界。国际上通用的高岭土学名--Kaolin来源于景德镇北部山区鹅湖镇高岭村边的高岭山。景德镇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乐平市。[1]
景德镇人口
编辑景德镇政治体制
编辑书 记:钟志生[5]
市长:颜赣辉
市政府秘书长:刘朝阳
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陶永昌
主 任:王力农
秘书长:冯国平
主 席:梁高潮
秘书长:汪金林
景德镇经济
编辑景德镇商业活动的活跃是从1995年以后开始的,在零售上,形成1+4模式,即沃尔玛为龙头,本土的华达,日新,万客隆,景客隆共同的零售模式。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28.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73.78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205.50亿元,增长11.7%。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39151元,增长10.9%。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84.0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6.6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0%和30.4%。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865元,比上年增长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21元,增长14.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47:1(以农民收入为1)下降至2.44:1。201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2052元,比上年下降16.6%;农民恩格尔系数为48.5%,比上年下降4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5337元,比上年增长11.1%,恩格尔系数为37.8%,比上年的37.9%下降0.1个百分点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7%,比上年的105.1%回落2.4个百分点。

景德镇风光
(55张)
201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83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64.95亿元,增长14.3%。全市实现出口总值12.13亿美元;新增市外3000万元以上项目272个,实际进资553.54亿元,增长64.5%;新增市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23个,实际进资361.48亿元,增长48.6%。2012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1.18亿美元,增长12.0%。[2]
景德镇农业
景德镇的农业主要是水稻种植,是江西省环鄱阳湖水稻种植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国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全国优良种猪繁殖基地、江西省重点产棉区、茶叶生产加工基地。区域内的水稻是一年两熟的双季稻,春播为早稻,夏种为晚稻。南部的乐平市是赣东北的重要蔬菜生产基地。2007年蔬菜种植面积1.7万公顷,总产量达62万吨,被授予“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市,中国农产品采集中心之一,有“江南菜乡”之称。经济作物中,浮梁县的茶叶生产在景德镇农业产值中也占有很大比重,且名气比较久远。早有唐朝白居易诗中的“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描述;后有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浮梁县产的“浮红”茶,曾与贵州茅台酒获得金质奖。1997年浮梁县被中国农业部授予“中国红茶之乡”,2003年“浮瑶仙芝”茶叶在上海的中国精品茶博览会上获金奖。[2]
景德镇工业
2012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6.23亿元,增长15.5%。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01.25亿元;景德镇市焦化工业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101.23亿元。[2]
景德镇旅游
景德镇市依托文化底蕴和生态资源,突出文化和生态特色,以陶
瓷文化打造“世界瓷都、艺术之城、千年名镇、生态家园”的旅游,构建“瓷源浮梁、古镇珠山、绿色昌江、多彩乐平”的旅游格局,2012年全市旅游总人数2001.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7%;实现旅游总收入125.22亿元,增长49.5%;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9.9%,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旅游经济总量占GDP的比重达18%以上的目标。[2]

景德镇街景
(6张)
景德镇社会事业
编辑景德镇市治安好转率连续七年全省第一;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是全国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在全省开展的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发展提升年活动中取得全省“三连冠”。[2]
景德镇教育事业
景德镇截止到2012年拥有各级各类学校604所,其中高等学校3所,中等学校25所,普通中学98所,小学478所;在校学生数28.14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9.66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4.70万人;中小学生升学率93.3%,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市专任教师数1.59万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0.74万人,小学专任教师数0.64万人;全市年末拥有幼儿园幼儿数4.88万人,比上年增长17.4%。[2]
景德镇文化事业
景德镇截止到2012年拥有各类电影院和影剧院4个,比上年增加2个;专业剧团数2个,专业剧团演出场数达2991场,观众人数达1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年末拥有公共图书馆5个,公共图书馆藏书达665千册。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2.50亿元,占GDP比重达3.6%。
国贸美术馆:国贸美术馆成立于2013年5月,由景德镇钟氏瓷业和景德镇紫莲花网络有限公司联合创办,是一家集陶瓷艺术品典藏、陶瓷艺术品展览、陶瓷艺术家笔会交流、陶瓷艺术礼品
瓷设计定制及陶瓷艺术家宣传为一体的1200平米景大型综合艺术文化传媒机构。

景德镇雕塑瓷厂
(2张)
城市道路的瓷文化:2000年代初开始,景德镇为突出城市瓷文化,在城市道路的交汇处有景德镇的瓷窑模型、瓷塔、瓷文化墙。
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景德镇民窑博物馆设于湖田古瓷窑遗址文物保护区内。在四十余万平方米的地下积淀了五代至明朝(公元907年—公元1644年)制瓷历史文化遗存,是最早生产釉里红瓷器的产地。民窑博物馆周围环绕着十二处二十六万平方米面积尚未发掘的古陶瓷遗存。
景德镇陶瓷馆:中国第一家陶瓷专题艺术博物馆,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一个重要展示区。
景德镇科技发展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创建于1969年12月,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是中国唯一的以直升机型号研制和直升机技术预先研究为使命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单位。研究所现有职工20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00余人,高级工程师300多人,国家级、部级专家8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511人才”14人,研究员90余人。
研究所拥有总体气动、结构强度、旋翼设计、航电火控、飞行控制、液压传动、环境控制、信息技术等40多个专业和系统设计试验研究室16个;具有覆盖13吨级以下军、民用直升机常规设计、试验的手段和设施,设计研究手段先进,技术开发力量雄厚。其中,直升机旋翼试验塔、工程模拟器、地面联合试验台等设施填补了中国内行业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直升机旋翼试验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能够进行并行工程设计以及总体、系统仿真以及静强度、振动、疲劳、航电系统、非航电系统、电气系统、燃滑油系统、武器系统、飞机地面动力等多种试验。2002年通过了GJB9001A-2001质量体系认证。
紫莲花网络:紫莲花网络为景德镇紫莲花网络有限公司简称。其成立于2011年4月25日,座落在瓷都景德镇,是一家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互联网企业、应用软件产品和互联网服务供应商。
景德镇602所:主要进行中国直升机设计和研究,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是中国唯一以直升机设计、试验和相关课题研究为目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单位,与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关系紧密。
景德镇医疗卫生
第一、二、三人民医院为综合性医院,第四人民医院为特殊医院,以收治精神病患者为主,另外还有五院、六院、皮肤医院、中医院等。景德镇市第一、二、三人民医院和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为三级甲等医院。
景德镇社会保障
2012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04万人,超2.31万人的目标值0.73万人,目标完成率达131.8%;城镇就业率达96.08%,超过了94.50%的目标。总额达3536万元,超2700万元的目标值836万元,目标完成率达131.0%。三是低保补助超目标,农村低保补助水平每人每月达109.93元,超100元的目标值9.93元;城镇低保补差水平每人每月达225.46元,超220元的目标值5.46元。四是医疗保障水平超目标,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51.73万人,目标完成率达104.3%;城镇基本医疗基金征缴总额5.11亿元,目标完成率达175.0%。[2]
景德镇新闻媒体
景德镇日报:景德镇地区的党报
大瓷网:中国景德镇陶瓷门户网
大陶网: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家数据库
96同城:中国景德镇生活门户网
瓷都晚报:景德镇的唯一的城市报纸,也是江西省首份长报纸,作为景德镇销量最大的报纸,与瓷都市民的生活紧密相连。
景德镇电视台:景德镇信息和交流的唯一视频媒体,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与电视台配套的电台。
瓷都交通音乐广播电台:这是景德镇地区最知名,也是覆盖最大的媒体,创建于2002年8月,包括景德镇,乐平,浮梁,余干,鄱阳等地。
中瓷网:网上瓷器的交易中心。
瓷都信息港:市民生活的服务中心。
景德镇基础设施
截止到2012年全市城市道路总长达360公里,面积为763万平方米,公共绿地750公顷,建成区绿地覆盖面积4063公顷;森林覆盖率65.07%;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75%,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主要河流断面优质水率100%;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2012年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完成额达14.42亿元。[2]
景德镇交通
编辑景德镇市位于“六山”“两湖”(庐山、黄山、九华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及千岛湖、鄱阳湖)的中心区,拥有皖赣铁路,杭瑞、景鹰、德昌、景婺黄四条高速公路,景德镇机场是中国100个重点支线机场之一,已经形成立体交通网络。[2]
景德镇公路
3.景婺黄(常)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生态和旅游线路,地方加密高速,让景德镇成为了重要高速枢纽城市。
4.G206国道南北向纵贯全市,其运量逐渐被高速公路分流。安景高速公路使得景德镇通江达海。
景德镇水路
景德镇的水运主要依于昌江,历史上曾是全球最繁忙的水运路段,、随着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昌江水位较浅,通航能力所限,水运在当今景德镇对外交通中的作用已大为下降,只是一个辅助的运输渠道。
景德镇铁路
景德镇是江西的铁路枢纽。将建成的景德镇新客运站沟通新皖赣,九景衢,阜鹰汕多条线路。新客运站正在规划中,将成为景德镇特色客运站 新皖赣,九景衢,阜鹰汕在新客站交叉。阜景铁路开建。
1.皖赣铁路经复线电气化扩能改造后,时速达到200-250公里,北接京沪线可达上海及中国北方,南连新浙赣与鹰厦线通往浙江和福建。
2.九景衢铁路西接九江铁路枢纽,东接浙江衢州和京福高铁,复线电气化,设计时速达到200公里,使得景德镇到上海的时间缩为4个小时。2013年9月12日九景衢江西铁路公司成立,2013年10月份开建,2017年完工通车。
景德镇航空
景德镇机场为4C级民用机场,属全国100个重点支线机场之一,由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投资1.4亿元的景德镇机场改扩建项目已经竣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能力提高到50万人次。
景德镇机场在原来的罗家机场基础上改造而成,外地人一般称景德镇机场,位于景德镇市区西北面浮梁县洪源镇罗家村,距市区约6公里。机场始建于1959年,当时飞行区等级为1B级。1992年9月,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景德镇市政府耗资2亿元将机场扩建,1996年7月新机场正式投入营运。[2]
景德镇文化艺术
编辑景德镇是世界着名瓷都,制瓷历史悠久。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陶瓷工业非常繁荣。新中国建立后,对当时中华民国时期的陶瓷企业和作坊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陶瓷生产规模扩大形成了以日用瓷为主体,艺术、建筑、工业、电子等各类陶瓷共同发展的陶瓷工业体系;1958年创办了一所专门培养高级陶瓷人才的高等学校—景德镇陶瓷学院,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及陶瓷科研教育中心。
景德镇市花市树
1985年9月26日,景德镇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评选,将樟树定为景德镇市市树。景德镇的樟树干粗枝壮,冠大叶茂,体健寿高,苍劲古朴,姿态雄伟,它象征着瓷都历史之悠久及古城之新貌。
景德镇陶瓷名人
何稠隋代着名建筑家,工艺家。隋代,何稠为研制琉璃瓦,曾专程前来景德镇进行试烧。经过反复试验使烧成温度大为提高,使景德镇陶瓷生产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唐英(1682-1756年),清陶瓷艺术家,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
王大凡(1888-1961年),专攻陶瓷艺术创作,是一个多产的陶瓷艺术家。
刘仲卿(1898—1969年),9岁开始学艺,从事陶瓷艺术67年。
另外还有:刘雨岑(1904—1969年)、杨海生(1922—1970年)、徐播生(1891—1966年)、曾龙升(1900—1964年)、潘庸秉(1900—1961年)、龚耀庭(1910—1975年)、珠山八友,等等。
现今景德镇有许多工艺美术家在陶瓷美术创作领域:王锡良,张松茂,秦锡麟,唐自强,刘远长、汪洋、钟辉、钟剑、一鸣、魏卿、蓝国华、汪鹏、汪洲、谢勤、江立会、赵集富等等。截止2013年共60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
景德镇景德镇瓷器历史
历史上的景德镇瓷器,不但海内擅声,而且海外亦广为流誉。据有关史书记载,古代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地区的人十分喜欢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公元1405年 (明永乐三年)开始,郑和七次下西洋,携带的大量瓷器,景德镇瓷器占有重要地位。陈志岁《景德镇》诗[9]
:“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诗朴实地纪载了“瓷都”的历史形迹,且写出了景德镇瓷器在国际市场上的卓越地位。
景德镇陶瓷教育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创建于1958年,当地人称陶院,是全球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校,现分为新厂和湘湖两个校区。景德镇陶瓷学院共有在校生15000余人;教职工1135人,其中正副教授400余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6位。
鉴于学院在行业中的特殊地位,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硅酸盐协会陶瓷分会、中国陶瓷协会信息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全国日用陶瓷检测中心、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中心在学院建立。
景德镇陶瓷矿遗址
1.高岭瓷土矿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东北50公里鹅湖镇高岭山,遗址分布在方圆10平方公顷的范围内。
2.三宝蓬瓷石矿遗址,位于景德镇东南约12公里。
3.陈湾瓷石矿遗址,位于景德镇市西南约20公里鱼山乡陈湾村附近。
4.大洲瓷土矿遗址,位于景德镇西北约45公里浮梁县黄坛乡境内,矿床属花岗岩风化残积型
5.马鞍山制匣土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东南约2公里马鞍山。
景德镇旅游
编辑景德镇是中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位于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旅游热线--庐山、黄山、龙虎山、九华山、三清山、鄱阳湖、千岛湖的中心区位(均在150-200公里左右)。截止到2012年,景德镇市拥有国家4A级景区6个,分别是古窑·民俗博览区、高岭·瑶里风景区、浮梁古县衙、洪岩仙境风景区、德雨生态园、中国瓷园;国家3A级景区3个,分别是金竹山寨、雕塑瓷厂明清园、江西怪石林。[2]
景德镇御窑厂,景德镇御窑遗址博物馆位于原御窑厂遗址内,御窑厂是元、明、清时期专为宫廷生产御用瓷器的所在地,是中国历史上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官办瓷厂。属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景德镇古窑旅游景点
(18张)
祥集弄民宅,位于景德镇市区中心,是一条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巷道,内有明代住宅多处,500多年历史,品陶斋现为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在地。属于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5A级旅游景点: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景德镇特产
编辑苦槠豆腐,是瑶里高山上苦槠子为原料制作,另外有苦槠粉丝、苦槠粉皮、橡子豆腐、橡子粉丝、橡子粉皮、葛粉条等。

景德镇冷粉
(2张)
炒米粉,景德镇人会把粉拿来炒,和凉拌的粉不同,它是排粉。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因为米粉韧性很高,久炒不碎、韧而不硬。
冷粉,冷粉又叫凉拌的粉,制作时将米粉放在锅里煮开,捞起加以葱姜蒜辣椒等调料拌匀,还有香料、芝麻油等。
碱水粑,碱水粑,是景德镇特有的地方小吃,制法简单,可久储不坏。它以大米磨浆,掺以碱水,用特制粑筛猛火蒸熟,厚约10厘米。食用时切成薄片,以本地烟薰腊肉、大蒜等炒食。
景德板鸡、辣椒耙、印子耙、油条包麻子、龙姣瓜子、乐平狗肉等。
景德镇荣誉
编辑城市名片
序号 | 荣誉称号 |
1 | 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
2 | 全国双拥模范城 |
3 |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 |
4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5 |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
6 |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7 | 国家园林城市 |
8 |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
9 | 江西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先进城市 |
10 | 江西省园林城市 |
11 | 江西省文明城市 |
12 | 江西省生态园林城市 |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景德镇史话 .中国景德镇 走进瓷都[引用日期2014-03-17]
- 2. 景德镇市情信息 .景德镇市政府政务公开网[引用日期2014-03-17]
- 3. 景德镇市情信息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2015-05-26[引用日期2015-10-18]
- 4. 政府领导 .中国瓷都景德镇[引用日期2014-03-17]
- 5. 钟志生任景德镇市委书记 .网易[引用日期2015-08-7]
- 6. 人大领导 .景德镇人大[引用日期2015-01-24]
- 7. 政协领导 .景德镇政协网[引用日期2015-01-24]
- 8. 市花市树 .中国景德镇 走进瓷都[引用日期2014-03-17]
- 9. 千年瓷韵我们南昌人能瞧见的国宝 .南昌日报.2015-02-06[引用日期2015-02-21]
- 10. 瓷都旅游景点 .中国景德镇[引用日期2014-03-17]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