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义小灰蝶,Sinthusa chandrana kuyaniana,灰蝶科生灰蝶属。分布于台湾全岛中高海拔山区,海拔500-2000 公尺左右山区为其栖息环境
- 中文学名
- 嘉义小灰蝶
- 拉丁学名
- Sinthusa chandrana kuyaniana
- 界
- 动物界
- 门
- 节肢动物门
- 亚 门
- 六足亚门
- 纲
- 昆虫纲
- 亚 纲
- 有翅亚纲
- 目
- 鳞翅目
- 亚 目
- 锤角亚目
- 科
- 灰蝶科
- 属
- 生灰蝶属
- 种
- 嘉义小灰蝶
嘉义小灰蝶基本资料
编辑A. 科别:小灰蝶科
B. 学名:Sinthusa chandrana kuyaniana
C. 寄主植物:寄生于蔷薇科之台湾悬钩子或高山悬钩子上
D. 蜜源植物:成虫吸食多种植物花蜜
嘉义小灰蝶分类
编辑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目:鳞翅目
总科:真蝶总科
科:小灰蝶科
嘉义小灰蝶生长过程
编辑嘉义小灰蝶卵期
中央微凸之半球形,表面布满精致菱形格状花纹及细小突起,中央有一凹陷之圆形精孔,颜色呈半透明状之白色。直径约为 0.7-0.8 mm,各类卵寄生蜂、蜱等节肢动物等为其天敌,卵期约为 4-5 天左右。
嘉义小灰蝶幼虫期
初龄幼虫体型细长,体表长有细毛,肛板末端长有数条明显长毛。终龄幼虫体呈稍短胖之纺棰形,外观呈圆筒状,体表有明显疣状突起,肛板呈扁平状,幼虫体表长有明显白色细毛。刚孵化之初龄幼虫全体呈现淡灰色,摄食过后体色会逐渐转变成淡黄色。终龄幼虫体呈橙红色,中、后胸有显眼之灰黑色斑纹,第 5-7 腹节体侧亦有灰黑色斜带纹,其余体节体侧亚背线至气门线间有白色斜纹,体表疣状突起上布满许多灰白色细毛,气门灰白色。终龄幼虫体长约为 14-16 mm。幼虫平时停栖于寄主植物叶背,有寄生蜂、寄生蝇、小茧蜂、鸟类、椿象等天敌。幼虫成长约需20-25天,且需视温度而定。
嘉义小灰蝶蛹期
蛹体外观呈短圆之胶囊状,蛹体稍微细长,呈棕色,表面布满细小白色短毛,蛹体布满多数细小黑褐色斑点,气门为灰白色,长度约为 12-14 mm。蛹寄生蜂、胡蜂、姬蜂及各种真菌等为其天敌。蛹期约为14-20天,视温度而定。老熟幼虫会从寄主植物上爬行至地面,于地表岩石隙缝或枯枝落叶等适当隐蔽场所化蛹,藉以躲避天敌。
嘉义小灰蝶成虫期
成虫前翅外观大致呈现三角形,翅形稍微横长,前翅后缘有一弧形突出;后翅形状为水滴形,接近三角形,肛角部位有一细长尾状突起。雌蝶翅形较为宽圆。雄蝶前、后翅表底色为带金属光泽之深紫色,前翅前缘到外缘及后翅前缘有黑色鳞片分布,翅表无其它花纹。翅腹底色为灰白色,前、后翅外横线到翅基部位有带白色外框之灰色带纹分布,亚外缘各翅室有灰色弦月纹,后翅肛角附近有一外圈橙色之黑色圆斑。雌蝶翅腹色泽、花纹与雄虫相似,翅表底色则为黑褐色,无其它花纹。本种为小型蝶种,展翅约为 25-30 mm。本种翅表为亮丽之暗紫色,非常特殊。有蜘蛛、螳螂、青蛙、蜻蜓、鸟类及蜥蜴等捕食性天敌。夏季较易见到成虫活动于开阔明亮之林缘,成虫有领域性,常可见成虫占据植物突出枝条,追逐驱赶其它飞过小型蝶类。成虫吸食多种植物花蜜,郊区常见之野花如马樱丹、咸丰草或蓟等菊科野花花蜜均为成虫喜爱之食物。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