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泊渡镇中学位于湖南省慈利县岩泊渡镇岩市村,距县城17公里,前临澧水,背倚焦柳铁路,交通便利,环境优雅。
- 中文名
- 岩泊渡中学
- 外文名
- Yanbodu Middle School
- 地 点
- 岩市村
- 性 质
- 公办
- 职 能
- 学校
- 建筑面积
- 8300平方米
岩泊渡中学学校信息
编辑岩泊渡镇中学的前身是一所名叫龙头庵的庙宇,1912年开始在此办私塾,当时仅2名教师,20多名学生。1923年2月发展为3个班108名学生的初级小学。1960年9月,成为完小附中,1966年5月被命名为慈利县第六中学,1981年9月改办成慈利县第一职业中学。1985年9月,职中迁址后即为镇中学,现是省级农村骨干初中、慈利县规范化学校。2002年校园占地面积10990平方米,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固定资产365万元。有22个教学班,在籍学生1359人,教职工80人,专职教师66人。
2011年,岩泊渡镇中学拥有初级中学、中心完小、岩市完小、坪山村小和两山教学点五所学校。四十三个教学班(初中13个,小学30个),在校学生1628人(初中生585人,小学生1043人),在职教职工163人(初中66人,小学871人退养10人),其中本科学历28人,专科学历88人,教师学历合格率75.8%,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学一级,小学高级教师85人。
岩泊渡中学办学理念
编辑多年来,学校始终不懈地追求:“创优良的教师队伍,创一流的管理水平,创优秀的教学质量,创最佳的办学效益”的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办学宗旨,坚持“依法办校,以德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学校各项工作成绩卓着,培育出了大批党政领导,社会精英,也培育出了数以千计的高素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近年来,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科学的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中有升,喜获多项殊荣:1998年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进入全县前十强,之后又多次被县教育局评为“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支持一中发展先进单位”,2004年学校被市教育局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基地”,2007年被市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在近几届全县中小学篮球运动会上捷报频传,男子篮球队蝉联两届亚军,女子篮球队分别两届第三名。近年来,学校教改教研成果丰硕,承担的省教育学会“十一·五”德育科研课题——“农村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研究”已顺利通过专家结题,并得到专家的好评。2009年9月代表全市35个课题组参加全省“十一·五”课题中期评估会议,并在会上交流了经验。近来年,有数十篇教育新闻发表于省、市报刊,《一贯制后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经费的现状与对策》发于《湖南教育》2005年第15期,并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2003-2005年度教育报刊优秀作品评选活动荣获一等奖,有百余篇教研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或评奖活动中获奖。
2000年,学校通过省级验收被评为“全省农村定点骨干初中”,2003年又被县教育局授予“规范化学校”,2005年,坚守山村教育三十载的薛绍理老师被评为张家界市“十大新闻人物”,2006年又评为全省优秀教师。章胜初、王春辉、熊群英、孙春香等老师,被评为慈利县“骨干教师”。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岩泊渡镇中学秉承近百年深厚的文化积淀,如今又迈开了改革创新的坚实步伐,正朝着争创省级合格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优秀学生代表:
2001年学生朱方超荣获全国初中物理奥赛二等奖。
2002年学生王超、田小聪获全国初中数学奥赛二等奖,陈俊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获全国初中物理奥赛一等奖。
2014年,岩泊渡中学学生杨蓓、张志兴、谢碧莲的作品——“简易粉丝机”,获得第35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在2009年以前,岩泊渡中学在青少年科技创新上一直处于空白,为了激发师生的创作灵感,学校从2009年起,为科技辅导员订阅了资料,对中小学五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知识普及,让同学们清楚科幻画、科技发明、科学研究项目、科技实践活动的不同要求。学校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选定一名教师为科技创新辅导老师,成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在选题上立足农村学校的实际,依据农村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选题。通过多项举措,学校的科研项目多次在省、市获得奖项。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