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 中文名
- 地闪
- 外文名
- Flash
- 形 式
- 正地闪
- 比例最高
- 日本
- 形 式
- 脉冲放电
- 效 应
- 电磁辐射
地闪概述
编辑Beasley(1985)曾经对不同作者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各种方法对正地闪的发生比例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发现在不同的地区得到的正地闪比例有较大差别,从0-100%不等。比例最高的是日本的冬季雷暴,最高可达100%,通常在40-90%之间。近年来随着雷电定位系统的普及和大量资料的积累,对地闪的分布情况又有了新的研究。
地闪脉冲放电
编辑一般来讲,虽然在夏季雷暴中正地闪较为罕见,但是其发生的比例会随着纬度的增加和地面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Lewis and Foust(1945)曾经指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正地闪发生的比例也增加,在海平面上比例约为3%,在海拔高度为2-4km的地方,则为30%。在以甘肃省为代表的中国内陆高原地区( 海拔高度约为2km),正地闪的发生比例平均为15%-20%(郄秀书等,2000)。最近的研究表明正闪的比例还随雷暴过程的不同而不同(MacGorman and Morgenstern, 1998;郄秀书等,2000)。
由于地闪是脉冲放电,占有很宽频带的强脉冲电流会通过主放电通道。这个强脉冲电流必然会产生其他的一些电磁效应,如静电、磁感应效应,传导效应以及电磁辐射效应,这些电磁效应作用在电气系统上,可能造成永久性破坏或搅乱正常工作。同时,由于对地放电有可能产生火花,可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引发灾难,而且所涉及的电气系统本身因其受破坏还会引起更大量的能量介入,导致更大的灾难。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