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周达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0.00公里,距离镇6.00公里, 国土面积17.92平方公里,海拔2000.00米,年平均气温13.00℃,年降水量415.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1260.00亩,其中人均耕地0.75亩;有林地18757.00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99户,有乡村人口1722人,其中农业人口1691人,劳动力119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67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3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34.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水稻\烤烟为主。[1]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10.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68.00万元,畜牧业收入130.0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95头,肉牛0头,肉羊30头); 林业收入5.00万元, 第二、三产业收入1422.00万元, 工资性收入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34.00元,农民收入以水稻\烤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0.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80人 ,在省内务工149人,到省外务工31人。[2]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水稻\烤烟,主要销售往省内。2010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768.00万元,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0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水稻\烤烟产业。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老坝小学,中学生就读到白邑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80公里,距离中学7.5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203人,中学生90人。
- 中文名称
- 周达村委
- 面 积
- 17.92平方公里
- 人 口
- 1722人
- 海 拔
- 2000.00米
周达村委村情概况
编辑周达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0.00公里,距离镇6.00公里, 国土面积17.92平方公里,海拔2000.00米,年平均气温13.00℃,年降水量415.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1260.00亩,其中人均耕地0.75亩;有林地18757.00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99户,有乡村人口1722人,其中农业人口1691人,劳动力119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67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3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34.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水稻\烤烟为主。[3]
该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460户通自来水,有10户饮用井水, 有499户通电,有31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25户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9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58户。 该进村道路为属于柏油、水泥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3.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00公里。
周达村委自然资源
编辑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260.00亩(其中:田930.00亩,地330.00亩),人均耕地0.75亩,主要种植水稻\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18757.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21.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9亩,主要种植板栗\苹果等经济林果; 其他面积6758.00亩。[4]
周达村委基础设施
编辑该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460户通自来水,有10户饮用井水, 有499户通电,有31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25户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9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58户。 该进村道路为属于柏油、水泥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3.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85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7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4亩。 该村到2010年底,有8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0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周达村委农村经济
编辑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10.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68.00万元,畜牧业收入130.0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95头,肉牛0头,肉羊30头); 林业收入5.00万元, 第二、三产业收入1422.00万元, 工资性收入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34.00元,农民收入以水稻\烤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0.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80人 ,在省内务工149人,到省外务工31人。[5]
周达村委文化教育
编辑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老坝小学,中学生就读到白邑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80公里,距离中学7.5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203人,中学生90人。
关于文化的分类 H. H. Stern(1992:208)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 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周达村委人口卫生
编辑该村现有农户499户,共乡村人口1722人,其中男性857人,女性865人。其中农业人口1691人,劳动力1198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796;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675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6.00公里。 人畜混居的农户86户。
周达村委村务公开
编辑该村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5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260.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1260.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395.00万元,有固定资产258.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107.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6]
周达村委特色产业
编辑周达村委基层组织
编辑该村建有党支部4个,党员总数87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0人,党员总数中男党员75人、女党员12人。建有团支部5个,共有团员230人。2010年该村党支部被评为抗旱先锋党组织,该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达达村、秧田冲、周家营、盘迤者、移发村等5个村民小组。有村干部人数8人,其中女干部人数1人,村小组干部人数12人,其中女干部人数4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周达村委发展重点
编辑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在年内解决盘迤者村民小组的人畜饮用水工程。 2、秧田冲小组从凹箐接水3600米(50管),滤水池一个。。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做好我村三个村民小组的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 2、处理好水库、塘坝(渗漏)的维修工作。 3、继续寻求好的适应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
-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