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二战史·大漠厮杀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8 19:39:25
编辑 锁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二战史·大漠厮杀》是2005年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飚。
中文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二战史·大漠厮杀
出版日期:
2005-01-01
出版社:
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
李飚主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二战史·大漠厮杀内容简介

编辑
本书记录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厮杀,内容包括阿莱曼之战,突尼斯战役,撒哈拉奔袭,北非补给线争夺战、克里特岛大厮拼,反击意大利等。
  • 作者:李飚主编
  • 出版社:环境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5-01-01[1] 
盟国武装起来的北非军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战爆发前,英法共同制定了保卫非洲、地中海和近东的计划。该计划规定:在战争情况下,盟国必须控制地中海,并对驻利比亚和埃塞俄比亚的意军实施突击,保卫东、北非。希特勒闪击波兰,横扫法国后,英国本土受到德军直接威胁,东、北非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有利于轴心国的重大变化。由中东英军总司令阿?拍?韦维尔将军指挥的英军部队只好准备孤军奋战,当时英军驻东、北非部队分别只有3.25万人和6.6万人,兵力相当薄弱。
  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以优势兵力夺取埃及和英属索马里,控制苏伊士运河和红海,切断英国的生命线,实现其建立地中海大帝国的迷梦。为此,意大利集结了50余万人的兵力,其中,阿?迪?奥斯塔公爵指挥的东非军队集团约30万人,装备有813门火炮、63辆坦克、129辆装甲车、150架飞机;鲁道夫?格拉齐亚尼元帅指挥的北非军队集团约23.6万人,装备有1.8万门火炮、315架飞机。
  1940年8月4日,意军17个步兵营在装甲兵和炮兵支援下,从早先占领的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入侵英属索马里。2天后,意军占领哈尔格萨等地,8月11日,开始向图阿干英军主阵地进攻。当时驻索马里英军只有1500人,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和装甲车炮,他们被迫于8月15~17日从伯贝拉乘船撤往亚丁。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二战史·大漠厮杀作品信息

编辑
  • 作者李飚
  • 出版社环境科学出版社
  • 版权方易书科技
  • 出版时间2005-01-01
  • 定价2.00元
  • 分类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二战史·大漠厮杀作品目录

编辑
  • 第一章 非洲初始战役
  • 1.东非之战
  • 2.利比亚战役
  • 3.德国出兵北非
  • 第二章 撒哈拉奔袭
  • 1.魔鬼之师所向披靡
  • 2.图卜鲁克遇阻
  • 3.“战斧”计划夭折
  • 4.“十字军战士”
  • 5.发动反攻
  • 6.回师布雷加港
  • 7.回马枪
  • 8.隆美尔功成名就
  • 第三章 阿莱曼之战
  • 1.哈勒法山之战
  • 2.“捷足计划”
  • 3.实施“增压”作战方案
  • 4.全线崩溃
  • 第四章 突尼斯战役
  • 1.“火炬”计划
  • 2.抢滩登陆
  • 3.攻占突尼斯
  • 第五章 北非补给线争夺战
  • 1.“铁甲舰”行动
  • 2.扼住北非的“喉咙”
  • 3.“基石”护航战役
  • 4.打击北非的补给线
  • 第六章 浴血安齐奥
  • 1.“鹅卵石”行动
  • 2.盟军坐失良机酿悲剧
  • 3.浴血抵抗
  • 4.漏网之“鱼”
  • 5.突破“古斯塔夫”防线
  • 第七章 克里特岛大厮拼
  • 1.力量悬殊的兵力配置
  • 2.马拉马失守
  • 3.英舰惨遭浩劫
  • 4.营救失陷士兵
  • 第八章 反击意大利
  • 1.进攻意大利本土
  • 2.意政府媾和
  • 3.迂回萨勒诺
  • 4.向纵深发展
  • 5.夺取那不勒斯
  • 6.倒戈
  • 第九章 摧毁希特勒“无声”武器基地
  • 1.发现德国阴谋
  • 2.潜入细菌基地
  • 3.德国化学家和他的研究成果
  • 4.战俘试验
  • 5.炸毁实验基地
  • 第十章 营救墨索里尼
  • 1.成为阶下囚
  • 2.“橡树计划”
  • 3.险中取胜[2]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出版物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