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
CCTV4一般指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
电视频道
,
电视节目
,
对外传播
,
央视
,
国际频道
,
中文国际频道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简称CCTV-4,是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开播于1992年10月1日,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个面向全球播出的中文频道。CCTV-4的目标观众是全球华人,特别是居住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以及港澳台同胞。其禀承的一贯宗旨是:“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
- 中文名
- 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
- 外文名
- CCTV-4
- 频道宗旨
- 传承中华文明 服务全球华人
- 开播时间
- 1992.10.1 2007.1.1分版播出
- 频道分版
- 亚洲版、美洲版、欧洲版
- 频道目标
- 站在世界高度 传递中国声音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发展历程
编辑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筹备时期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开播初期
1992年10月1日,CCTV-4正式开播,当时主要覆盖亚洲地区,开播初期全天播出15小时40分钟。当日20点30分《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国新闻》前身)播出第1期,共10分钟。首播之后,又分别在22点、24点和次日8点30分安排重播。[2]
[4]
1993年1月1日,央视把每天1小时的中、英文对外节目通过国际卫星传到香港,由美国芝加哥新世纪电视台把节目送上覆盖美国Ku波段和C波段的卫星,使整个北美都可以看到当天中国发生的重要新闻。[5]
[4]
1994年10月17日,根据中央关于要加强对香港电视报道的精神,央视原海外中心在CCTV-4推出《粤语新闻》《乡音》等第一批地方语种栏目,实现了央视首次粤语节目播出。《粤语新闻》面向港、澳和海内外讲粤语的几千万观众。[5]
[4]
1995年1月1日,CCTV-4通过国际通讯卫星将信号发送到除亚洲、东欧、东非地区之外的北美、欧洲、大洋洲和非洲,进一步扩大了全球覆盖面。同时,对频道进行改版,使用普通话、广东话、英语播出节目,实行24小时播出。(除去周二下午的检修时段外)[2]
[4]
1995年5月1日,CCTV-4开始选播《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等栏目,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时差进行编排。[2]
[4]
同月,央视与新加坡电缆电视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由新加坡有线电视台全天转播CCTV-4的节目。[4]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际频道时期
1996年4月3日,央视与美国泛美卫星公司合作,租用泛美2号、泛美3号、泛美4号3颗卫星上的转发器,从4月开始,CCTV-4的中文节目开始向全世界传送,使该频道覆盖全世界98%人口的国家和地区。至此,央视提前实现了在20世纪末覆盖全球的战略目标。之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蒙古等国家的电视台也陆续整套转播CCTV-4的节目。[5]
[4]
[2]
1997年,CCTV-4实现在拉美地区落地播出,填补了中国电视节目在海外落地播出的最后一块空白。当年11月,CCTV-4进入巴西最大的卫星电视网TVA,覆盖巴西全境;12月15日,墨西哥特莱维萨电视台(Televisa)通过其天空卫星电视网(SKY)向全球西班牙语地区播出CCTV-4的节目。同年,CCTV-4在实现全球覆盖后,又基本上实现了在亚洲、大洋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拉美的全球落地播出。[4]
1998年6月1日,CCTV-4进行了开办以来第1次全面改版。频道栏目由68个减少为47个,频道节目编排由8小时1单元改为6小时1单元,按4个时区编排节目播出表。此次改版,创办了《中华医药》等栏目,新闻栏目播出时间增加到全天播出总量的38%;《中国新闻》报道领域有所拓宽并扩版为每天播出,每期30分钟(此种形态在《中国报道》改为《今日关注》后一直延续至今);并根据海外观众的收视习惯和要求,在周末增加了娱乐节目的播出时间。此次改版以凸显整体形象为目标,确立了频道的主体风格,标志着CCTV-4开始走上频道专业化的发展道路[2]
[6]
[3]
。当日,央视正式出台频道包装方案,以CCTV-1为主兼顾CCTV-2的包装开始推出[7]
,CCTV-4也和央视其它频道一起启用新的频道包装系统,更换使用透明“CCTV-4”台标(仅限于电视画面),宣传片改用文字式双线CCTV台标和字母I和V组成的4,带“国际频道”和“International”,字样背景为纯蓝色。CCTV-4当日起正式真正实现全天每日24小时播出。同日,CCTV-4在日本正式开播。[5]
1999年2月,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谈判,CCTV-4获得了法国视听最高委员会的落地许可,在巴黎Noos有线电视网落地入户。[5]
[3]
同月,CCTV-4已在119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落地入网或入户,全世界共有9颗卫星的14个转发器传送该频道的信号。[2]
1999年9月27日-10月10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CCTV-4推出“中国电视周”展播活动,137个国家和地区的190家电视机构参与,此次活动成为当时中国电视在海外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展播活动。[8]
2000年2月7日,CCTV-4进行了第2次改版,侧重于优化节目编排,扩充节目容量。在节目编排方面,频道以亚洲、北美和西欧3个重点地区的主要收视时段为依据,节目编排由6小时1单元改为8小时1单元,全天滚动播出3次来安排播出时段。在扩充节目容量方面,此次改版后新闻的直播次数由4次增加到6次,新闻和新闻类节目的日首播量从3.7小时增加到4.4小时。此次改版,重点推出《新闻60分》(北京时间8点档《中国新闻》前身)。[6]
[5]
[2]
[3]
2001年,央视与新闻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至此CCTV-4在美国主流社会落地入户,电视外宣取得突破性进展。同年,CCTV-4在欧洲地区大面积落地,与挪威(在北欧落地CCTV-4)等签约落地。据调查,当时有96个国家和地区的108个电视机构定期转播CCTV-4全部节目,另有49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机构不定期使用CCTV-4部分节目。[5]
2002年9月2日,在开播10周年之际,CCTV-4进行了第3次改版,以“加强新闻、突出对台、弘扬文化、荟萃精华”为宗旨,提出了“整点有新闻,次次有更新”的口号,新闻节目频率增加,涉台栏目数量增加,专题栏目进行了大整合,栏目总数为39个。此次改版推出了24次整点新闻和《走遍中国》《体育在线》等栏目,变成全中文对外电视频道,让CCTV-4更好地向港、澳、台、侨“四位一体”的华人频道方向发展。[2]
[6]
[3]
2003年3月20日北京时间上午10点41分40秒开始,CCTV-4开始全程报道伊拉克战事。从3月20日战争爆发到4月10日期间,共直播328小时,首播新闻1450条,滚动字幕发布新闻13400条,前后邀请了40多位专家,此外还使用了大量的同声传译。伊拉克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CCTV-4又结合战争的进程,陆续赶制并播出30集系列专题片《伊拉克战事全纪录》,将伊拉克战争中所有重要事件尽收其中,让电视观众得以重新全面地回顾伊拉克战争的全过程。[3]
[2]
2003年5月8日,伊拉克战争主要战事结束后,CCTV-4再次改版,原每次5分钟的整点新闻扩充为10-15分钟,同时全天还有4个1小时重点新闻,使CCTV-4的新闻节目时间达到每天465分钟,真正成为“以新闻立台”的国际频道;《海峡两岸》改为每天播出。[2]
[3]
2004年1月6-7日,《中华情——全球华语优秀原创歌曲大型演唱会》和《中华情·爱在人间——全球华语优秀原创歌曲大型演唱会》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录制完毕,分别于当年农历年正月初三、初七在CCTV-4播出,是国内首次全部采用高清晰电视设备录制的演唱会。[8]
后《中华情》成为CCTV-4固定栏目。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文国际频道时期
2006年1月30日,CCTV-4正式增设“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二级标识,在一级标识“CCTV-4”出现的同时采用简称“中文国际”,并进行第4次全新改版,创办《华人世界》等栏目。此次改版,制定了频道新的战略目标——构建全球华人共享的平台,即“负责的大国话语表达输出平台,中国发展与机遇全面展示平台,中国文化崛起的主流传播平台,全球华人情感共享与交流平台”,从指导思想上,大大强化了华人的概念,使CCTV-4更加具有国际频道的个性特征,同时也加强了海外的针对性、包容性和国际化。改版保持了以新闻为主,以专题、文艺、服务类节目为辅的综合频道定位,进一步体现了加强涉台传播和服务海外华人的宗旨,扩大了荟萃节目的种类,关停并转了原有自办或社会承办的弱势节目。[2]
[6]
[3]
当日,《中国新闻》改为红色片头,原《简明新闻》并入《中国新闻》。
2006年9月2日,由央视原海外新闻部(中文国际频道新闻部前身)、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和台湾TVBS联手打造的大型系列直播节目《海峡西岸行》正式启动,并于9月8-27日在CCTV-4和福建东南卫视播出,节目采取每天一地的移动直播形式,行程6000多公里,途经福建9个地市的20多个县(市),设置了20个直播点,直播时长超过8小时,全面反映了海峡西岸发展及与台湾密不可分的关系。[3]
2007年1月1日北京时间4点,基于海外国际电视网的发展态势,依据当地观众收视习惯和收视需求,CCTV-4分频为亚洲版、欧洲版和美洲版。这是自1992年CCTV-4开播以来首次分版播出。同时,将节目时间从每天8(小时)×3改为12(小时)×2,增加节目首播量。经过这次扩版,亚洲、欧洲、美洲以及相应卫星电视覆盖的地区观众可收看到与当地作息时间及收视习惯相适应的电视节目。[5]
[2]
[3]
2007年12月31日,香港亚洲电视的一条数码频道开始转播CCTV-4(亚洲版),覆盖香港全境[5]
(起初该频道在172频道转播,2009年4月1日起改由15频道(原亚洲电视文化资讯频道)继续转播)。2011年3月1日停止转播,由CCTV-1(香港版)代替。香港收费电视平台、公共天线和部分酒店等仍播出该频道节目。(由于亚视濒临倒闭,央视拟于2016年停止在亚视的转播。——香港盈科电讯已发放免费牌照,近日香港永升亚洲、奇妙电视等开始向通讯局提出申请,在亚视停牌后使用亚视的无线电视频谱[11]
,其中包括转播CCTV-1(香港版)的频率,但上述发放免费牌照的电视台更注重于自办节目。亚视是因节目制作能力、财力有限而主动申请转播的。)
2008年9月,根据央视与越南之声广播电台签署的CCTV-4/9部分节目落地协议,央视授权CCTV-4的节目在越南之声广播电台新开办的公共无线电视台——越南之声电视台正式播出,信号覆盖越南全境的50%。同月,央视与阿联酋亚洲商务卫视签署了CCTV-4/9部分节目落地协议,CCTV-4(亚洲版)的节目在当地被译成阿拉伯语播出。同月,由中视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授权,澳大利亚联动有线电视公司在堪培拉开播CCTV-4(亚洲版)节目,CCTV-4(亚洲版)位于拓展层。[5]
[2]
2008年,CCTV-4(亚洲版)等和省级国际频道被台湾“行政院新闻局”获准在台湾中
华电信MOD面向酒店播出(由长城平台联合运营),2014年终止(因两岸关系,中华电信MOD官网不正式列入该频道号,视为空频)。

CCTV-4历史ID
(11张)
2009年8月1日,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国际传播能力,CCTV-4进行了第5次改版。此次改版以“丰富新闻信息,提高新闻时效,加强新闻评论,传播中国观点”为目标,建立了以《中国新闻》为龙头的全天候新闻播报体系,以《今日亚洲》为基础的国际新闻报道体系,以《今日关注》为龙头,《深度国际》等主干内容的全天候新闻评论体系,并在以上节目体系的基础上,改进新闻节目总体包装,形成具有鲜明中国元素、符合新闻属性和国际化特色的包装风格。还增加文艺和影视节目,吸引海外观众。此次改版在境内外传媒界和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5]
[2]
[6]
当天,《今日亚洲》《中国文艺》扩版为周一至周日全周打通播出,《中国新闻》再次改为红色片头,原早间《新闻60分》栏目改为北京时间8点档《中国新闻》。
2010年10月8日,CCTV-4等在摩纳哥落地签约仪式在上海世博园摩纳哥馆内举行。根据协议,CCTV-4等将进入覆盖摩纳哥全境的有线电视网基本层,同时进入占摩纳哥酒店总数90%以上的十余家酒店。[5]
2010年12月1日北京时间4点,CCTV-4进行了第6次改版。此次改版是央视实行频道制改革后的首次改版,坚持“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将原来“以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拓展为“新闻·文化”综合频道。此次改版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频道定位更加明确,风格更趋国际化,发展战略也更具前瞻性。[2]
[5]
[6]
此次改版后,频道开始在部分专题节目和部分电视剧中推出中英文双语字幕,后在《今日关注》中增加英文标题。
2011年8月底,央视与日本大富公司合作的CCTV-4(亚洲版)日语化播出项目签约。日语化播出项目是CCTV-4(亚洲版)通过同声传译、叠加字幕等方式实现节目在日本的日语化播出。[5]
[2]
当年11月23日东京时间18点(北京时间17点)起,CCTV-4(亚洲版)在日本落地的CCTV大富频道进行日语化播出。2012年1月22日,正式开始日语化播出。白色勺子台标下方注记由“中国语放送”变为“二カ国语放送(即中日双语播出)”。
2012年7月28日到2012年8月13日伦敦奥运会期间,CCTV-1(香港版)首次与CCTV-4(亚洲版)并机直播凌晨部分时段、早间时段的《中国新闻》。
2013年1月1日起,CCTV-4更换频道包装,增设两个红色折叠融合“4”的标志的新包装,与2010年的老包装同时使用。
2013年5月27日,CCTV-4亚、欧、美三版信号切入央视新址。
2013年8月,CCTV-4播出7集电视纪录片《长寿密码》,每集45分钟。
2014年6月1日,CCTV大富频道高清信号开播,CCTV-4高清版本在内部测试播出。目前,CCTV-4(亚洲版)高清版本已在个别省市落地播出。
2014年12月25日北京时间22:45,CCTV-4大部分16:9节目的方式由原先的信箱模式更改成横向压缩,将16:9的节目横向压缩播出,同时停用2010年的包装。北京时间23点,随着《今日亚洲》推出新版,CCTV-4部分新闻节目开始在央视新址制作。CCTV大富频道标清信号依然为4:3播出,《中国新闻》部分时段开始横向压缩16:9形式播出。
2015年1月1日开始,CCTV-4所有新闻直播节目开始在央视新址制作,均为16:9形式。《中国新闻》更换包装:北京时间8点、12点、21点档和每周日19-20点播出的《周日一小时》,片头为方形印章的栏目LOGO,含主播口播的内容提要(《周日一小时》无内容提要),启用新的片头和片头音乐;北京时间4点档和其它若干非重点时段,和4点档一样使用栏目大文字片头,无内容提要,也启用新的片头,但沿用原片头音乐。4点档和其它若干非重点时段的片头在北京时间8点、12点、21点档和《周日一小时》内作为片花播出。
2015年1月1日-3月6日,CCTV-4播出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一季(60集),每集30分钟。该片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组织实施,由CCTV-4摄制的大型纪录片,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选取100个以上的传统村落进行拍摄,是一部以看得见的古村落为载体,以生活化的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大型纪录片。[13]
该片播出后,引发海内外受众高度关注。
2015年3月25-30日,CCTV-4播出中国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也是首次使用4K超高清技术拍摄的6集涉藏电视纪录片《第三极》,由5集电视纪录片和1集花絮片组成,每集46分钟。[14]
2015年4月1日起,CCTV-4亚、欧、美三版标清台标改为16:9形式。
2015年4月15日,CCTV-4(亚洲版)正式实现高清
播出。CCTV-4(亚洲版)高清信号同步境内有较多商业广告的版本,且只在境内播出。CCTV-4(亚洲版)高清信号在中星6A上星清流(开锁)播出,这是在所有央视的高清频道里唯一一个不采用AVS+编码,而采用MPEG-4编码的播出高清频道,也是唯一一个不加密的央视高清频道。

CCTV-4高清频道
(2张)
2015年7月1日,CCTV-4亚、欧、美三版对早间6:00-9:00时段的新闻节目编排进行了调整。6:00重播前一天的《海峡两岸》(亚洲版),6:30重播前一天23:00的《今日亚洲》(亚、美版),7:30重播前一天21:30的《今日关注》(亚、美版)。7:00档《中国新闻》30’(亚、美版)、8:00档《中国新闻》60’(亚、欧、美版)不变。
2015年7月11日,台湾有线电视14频道播出CCTV-4(亚洲版)标清信号,以"CH14"名义恢复播出。因两岸关系,台湾有线电视官网频道列表中的14频道为空频,不对外记录频道名称,台湾有关部门暂时未发布正式恢复落地的消息。先前,部分台湾酒店已有卫星接收系统接入长城(亚洲)平台信号,通过该平台,可收看CCTV-4(亚洲版)和央视、其它省级国际频道节目。(2015年,大陆有关部门批准台湾东森财经新闻台、中天亚洲台在三星级以上涉外酒店播出。)[15]
2015年11月2-10日,CCTV-4派出包括主持人梦桐在内的一行5人赴墨西哥和巴西举行中文国际频道首批美洲观众俱乐部成立仪式等活动。CCTV-4分别在墨西哥城和里约热内卢建立了两个海外观众俱乐部,举办了两场观众座谈会。[16]
2015年11月9-15日,CCTV-4播出7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传承》,每集50分钟。该片以表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主题,通过寻访大陆和台湾的中华文化传承人,以真切动人的故事展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17]
2015年三季度,中国电视长城(加拿大)平台与加拿大主流通讯运营商Shaw正式达成合作,将通过Shaw的有线电视和卫星渠道播出CCTV-4(美洲版)等的节目,覆盖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阿尔伯特省和Shaw覆盖的其他加拿大西部地区。至此,长城(加拿大)平台合作运营商增至7家,并首次实现CCTV-4(美洲版)等进入加拿大有线电视网络。[18]
截至2015年三季度,CCTV-4继续开展中英文双语字幕的叠加工作。《中国文艺》、《华人世界》、《国宝档案》、《快乐汉语》、《天涯共此时》、《文明之旅》、《城市1对1》、《中华医药》、《外国人在中国》、《寻宝》、《动画城》(以上为央视台内资金支持)、《体育在线》日常和周末版、《中华情》、《远方的家》、《流行无限》、《深度国际》、《探索发现》(欧洲、美洲版)、《百家讲坛》、《双语剧场》(以上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资金支持)等栏目全都为中英文双语字幕播出。[19]
(但编播人员列表等除外,中英文双语字幕仅限于主持串词、解说词和部分栏目中的人名条等,部分电视剧仍为中文字幕播出。《华人世界》仅《华人故事》板块有双语字幕。)
2016年1月1日起,CCTV-4推出新的频道形象包装
。新版包装在原有的大红色“4”字logo的基础上添加了印章花边且将原有的双线美术字CCTV图案更改为央视新版logo;并有序推进现有栏目改版升级,对部分节目的播出时间进行调整。其中,《今日亚洲》改为北京时间19:30首播并增设“新闻眼”板块,14点、18点档《中国新闻》取消周日播出,《国宝档案》取消周六播出,《城市1对1》《快乐汉语》《远方的家》等栏目的首、重播时间也做了调整。[20]

央视四套2016大改版
(11张)
2016年1月3日-3月4日,CCTV-4播出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二季(60集)。汲取第一季经验,《记住乡愁》第二季仍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节目宗旨,以中国传统村落为主要拍摄对象,选取了60个中国传统村落里的相关故事,采用纪实手法进行拍摄,展现古老智慧与当代社会的融合,真实再现了当今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拼搏奋发、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围绕“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讲述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的动人故事。[21]
2016年2月5日,CCTV-4(欧洲版)高清版在法国地区正式上线,法国民众可以通过与长城平台合作的SFR、SFR留尼汪、FREE、VIRGIN和Numericable五家当地运营商收看到CCTV-4(欧洲版)高清版节目。[22]
2016年3月6日,CCTV-4《外国人在中国》(亚洲版)首播时间改为周六20点;次日,《走遍中国》改版,取消周六、日播出。
2016年3月9-13日,CCTV-4播出5集电视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每集45分钟。[23]
2016年3月20日,《中国舆论场》在CCTV-4开播,由国家网信办和央视联合主办,《今日亚洲》同日起取消周日播出。[24]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主要节目
编辑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常播节目
《远方的家》
开播于2010年12月1日。栏目宗旨是行走、体验、发现,记者带领观众行走四方,关注百姓民生、社会发展,同时赏美景、品美食、探寻人文奥秘、体验旅行的乐趣,提供实用的旅游资讯,引领公众选择旅游目的地和出行方式,展示中国的自然人文之美和中国人眼中的世界之美,弘扬深厚的中华文化。
| |
《华人世界》
开播于2006年1月30日。分《全球华人资讯》和《华人故事》两个板块(《全球华人资讯》也单独播出),关注华人生活,传递华人声音,展示华人风采,服务全球华人。
| |
《快乐汉语》
原名《快乐中国——学汉语》,是一档大型演播室汉语教学节目。
| |
《走遍中国》
开播于2002年9月2日,是一档专题报道栏目。栏目“聚焦中国新变化”,关注发生在普通中国人身边、展现正能量的新现象、新风尚、新观念、新事物,全面、真实地反映中国人当前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深入、客观地展现富于创新、充满活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当代中国。
|
中国新闻 | 今日关注 | 今日亚洲 | 海峡两岸 |
中华情 | 文明之旅 | 体育在线 | 深度国际 |
国宝档案 | 天涯共此时 | 百家讲坛 | 中华医药 |
新闻联播(B版) | 天天饮食 | 中国文艺 | 城市1对1 |
经典剧场(亚洲版) | 电视剧(欧洲、美洲版) | 流行无限 | 外国人在中国 |
寻宝(欧洲、美洲版) | 探索发现(欧洲、美洲版) | 动画城(欧洲、美洲版) | 中国舆论场 |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季播节目
文化节目 | |
节目名称 | 备注 |
《我与中国第一次亲密接触》 | 原《“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全球外国人汉语大赛》 |
《奔跑的课堂——两岸及港澳中华文化知识大赛》 | 原《海峡两岸知识大赛》 |
《寻找最美花园》 | —— |
活动/晚会 | |
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每年举办) | CCTV-4观众联谊和忠实观众评选活动(每年举办) |
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承制) |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CCTV-1、CCTV-3并机直播) |
制作播出的部分纪录片、系列节目(1995年至2016年) | |
《香港沧桑》 | 《香港十年》 |
《澳门岁月》 | 《澳门十年》 |
《再说长江》 | 《同饮一江水》 |
《边疆行》 | 《沿海行》 |
《北纬30°·中国行》 | 《百山百川行》 |
《江河万里行》 | 《长城内外》 |
《神农架》 | 《客家足迹行》 |
《记住乡愁》(第一季、第二季) | 《传承》 |
《第三极》 | 《中国年俗》 |
《长寿密码》 | 《南海纪行》 |
《海上丝绸之路》 | 《中国古镇》 |
《美丽中国·湿地行》 | 《最后的山神》 |
其他节目 | |
《国家记忆》[1] | 《家的味道》[1] |
《唱给你听》[1] | 《我们来了》[1] |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编排方案
编辑CCTV4的节目和广告按照时段编排。商业广告中,《海峡两岸》《走遍中国》《中国文艺》等老栏目和导视时段的较多,《远方的家》等部分栏目和导视时段则较少,《外国人在中国》《快乐汉语》等个别栏目和凌晨的部分导视时段则无商业广告或不定期插播商业广告;春晚等特殊情况下,亚洲版的贴片商业广告或在境外不播出(与CCTV-1(香港版)类似,也类似于某些省级国际频道的做法——某些同时在省内有线电视平台播出的省级国际频道,不仅节目编排上与长城平台播出境外版本不同,而且还附带一些本地医疗广告等,如湖南国际频道)。
CCTV-4(欧洲版、美洲版)只在新闻直播时段播出商业广告,栏目之间的部分时段只播出导视,非新闻直播栏目内的广告时段只播出公益广告(导视时段不播出公益广告)。
《中国新闻》《今日关注》《今日亚洲》《中国舆论场》等新闻直播栏目的贴片商业广告全球同步播出。CCTV-4(亚洲版)的部分导视附带和非新闻直播栏目内的商业广告,大部分也是新闻直播栏目的贴片商业广告。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主持阵容
编辑纪萌 | 吴鹏 | 吕小骏 | 曾湉 |
栗娜 | 靳强 | 王洲 | 王端端 |
宋一平 | 胡悦鑫 | 梦桐 | 王世林 |
鲁健 | 桑晨 | 李红 | 栗忠民 |
刘芳菲 | 孟盛楠 | 徐俐 | 洪涛 |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中央电视台召开2016年4、8、9、10、11频道资源解读会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2015-11-20[引用日期2016-03-11]
- 2. 杨刚毅(主编).我们一起走过——CCTV-4成立20周年纪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447-503
- 3. 赵化勇(主编).中央电视台发展史(1998-2008).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2:53-76
- 4. 赵化勇(主编).中央电视台发展史(1958-1997).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2:433-450
- 5. 张长明.传播中国:二十年电视外宣亲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333-378
- 6. 李宇.对外电视与文化传播研究.合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8:195-199
- 7. 赵化勇(主编).中央电视台发展史(1998-2008).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2:345
- 8. 赵化勇(主编).中央电视台发展史(1998-2008).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451-488
- 9. 中央电视台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5-07-31]
- 10. 赵化勇(主编).中央电视台发展史(1998-2008).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2:223-235
- 11. 永升亚洲申免费电视牌照 .文汇网[引用日期2015-09-4]
- 12. 央视更换新台标:加注中文标识 频道区分清晰 .搜狐娱乐[引用日期2015-04-2]
- 13. 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引用日期2015-12-11]
- 14. 中国首部4K超高清大型纪录片《第三极》将于3月25日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首播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2015-3-23[引用日期2015-12-11]
-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视审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视审查-维基百科[引用日期2015-08-17]
- 16.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首批美洲观众俱乐部成立 .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cn).2015-11-28[引用日期2016-01-24]
- 17. 纪录片《传承》 将播 展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中新网.2015-10-29[引用日期2015-12-11]
- 18.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通过加拿大Shaw落地播出 .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cn).2015-11-28[引用日期2015-12-4]
- 19.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加快推进中英文双语字幕项目 初见成效 .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cn).2015-11-28[引用日期2015-12-4]
- 20. 李珊珊.2016中文国际频道创新创优出精品[N].中国电视报,2015-12-24(A6).
- 21. 韩英楠.《记住乡愁》第二季 新年登央视[N].北京晨报,2015-12-31(C08).
- 22. CCTV-4、CCTV-NEWS高清版在法国落地播出 .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cn).2016-2-16[引用日期2016-03-11]
- 23. CCTV-4《国宝档案》5集特别节目《海上丝绸之路》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引用日期2016-03-20]
- 24. 《中国舆论场》 栏目介绍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2016-3-17[引用日期2016-03-20]
- 25. 中央电视台本部内设机构简介 .中国中央电视台.2015-11-29[引用日期2015-12-20]
- 26. CCTV-4 欧洲 美洲版节目表 .CCTV-4 欧洲 美洲版节目表[引用日期2015-08-29]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