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
和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下辖地区)一般指和田地区
地区
,
中国地名
声明
和田地区地名由来
编辑和田地区,古称“于阗”,藏话意思为“产玉石的地方”。清初才改“于阗”为“和阗”。1959年,“和阗”又改“和田”。《唐书·西域传》:“于阗或曰瞿萨旦那,亦曰涣那、曰屈丹,北狄曰于遁,诸胡曰豁旦。”《大唐西域记》称作瞿萨旦那国:“唐言地乳,取其俗之雅言也。俗语谓之汉那国。匈奴谓之于遁,诸胡谓之豁旦,印度谓之屈丹,旧曰于阗,讹也。”又称:“瞿萨旦那国,周四千余里,沙碛大半。”瞿萨旦那为国名,含义是“地乳”。
和田地区历史沿革
编辑秦汉以前,有操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和塞人、羌人、月氏人等不同的古老土着民族在这里生存。
元代这里是蒙古诸王分封地,至元年间设宣慰使元帅府。
民国九年(1920年)设和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为行政区,设行政长公署。1943年行政区改为专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新中国成立后,设立和阗专区专员公署。1959年改和阗为和田。1977年建立和田地区行政公署。2000年,和田地区辖7县1市,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于田县、墨玉县、洛浦县、策勒县、民丰县。共有75个乡,11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401个村委会。2006年,将洛浦县吉亚乡、玉龙喀什镇与和田县吐沙拉乡划归和田市管辖。[2]
和田地区行政区划
编辑区划简介 | 人口 | 面积 |
---|---|---|
和田市 | 27万人 | 155.04平方千米 |
和田县 | 28万人 | 41403.17平方千米 |
墨玉县 | 44万人 | 25788.86平方千米 |
皮山县 | 23万人 | 39741.52平方千米 |
洛浦县 | 24万人 | 14314 平方千米 |
策勒县 | 14万人 | 31688.01平方千米 |
于田县 | 22万人 | 39094.83平方千米 |
民丰县 | 3万人 | 56759.86平方千米 |
和田地区地理环境
编辑和田地区位置境域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越昆仑山抵藏北高原,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腹地,与阿克苏地区相邻,西部连喀什地区,西南枕喀喇昆仑山与印度、巴基斯坦接壤,有边界线210公里。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
和田地区
和田地区地形地貌
南部的昆仑高山成弧形横贯和田地区东西。北坡为浅丘低山区,峡谷遍布,南坡则山势转缓。山脉高峰一般海拔为6000米左右,最高达7000米以上。自山麓向北,戈壁横布,各河流冲积扇平原绿洲继续分布,扇缘连接塔克拉玛干沙漠直至塔里木盆地中心。麻札塔格古余山余脉残留于北部沙漠区西北,海拔430米。[4]
和田地区气候
和田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屏障于西、北,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易进入;南部绵亘着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阻隔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形成了暖温带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冷而不寒,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发生,多风沙天气,秋季降温快;全年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4]
和田地区自然资源
编辑和田地区水资源
和田地区南部从喀喇昆仑山口至空喀山口全长170公里的山区,大部分为冰雪覆盖,是现代冰川发育与分布区。昆仑山脉的冰川主要集中分布于喀拉喀什河到克里雅河之间约400公里的山区,它属大陆性山岳冰川,雪线高、规模大、融化速度缓慢,是中国最大的冰川区之一。中昆仑山脉北坡的最大的玉龙冰川长25公里,面积251.7平方公里。全地区冰川面积11447平方公里,占全疆冰川面积的43.9%。冰川水资源储量11400亿立方米,年补给地表水约14亿立方米,占年径流量的20%。南部高山区冰川是塔里木盆地南部内陆河流的源头,也是和田主要河流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和田从东到西分布着安迪尔河、尼雅河、克里雅河、策勒河、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桑株河、皮山河等。这些河流发源于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的大小河流36条,年径流量为73.45亿立方米。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占全地区各河流总水量的61.2%,两河在阔什拉什汇合成和田河,向北流入塔里木河。和田地表水年径总流量73.45亿立方米,地下水可采量32.46亿立方米。[5]
和田地区土地资源
和田土地总面积达2492.7万公顷,其中山地1110.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4.5%,平原13388.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5.5%。山地面积中,除草场219.4万公顷、冰川70.5万公顷和少量耕地、林地外,42%为难以利用的裸岩石砾地。平原面积中,沙漠1031.8万公顷,占74.6%;戈壁206.7万公顷,占15%;绿洲面积973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96%。和田后备土地资源有98.1万公顷,其中一等地18.97万公顷,属无盐化、无沼泽化、无危害或危害轻土地;二等土地15.46万公顷,是轻度盐化、轻度沼泽化、轻度沙化的土地;三等土地14.95万公顷,是质量较差的中度盐化、中度沼泽化、沙化土地;四等地48.7万公顷,按后备土地资源利用分,宜农土地有41.6公顷,宜林土地31.7万公顷。[5]
和田地区光热资源
和田地区是中国光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列全疆之冠。太阳总辐射量大,平原区年总辐射量为138.1-151.5千卡/平方厘米,仅次于青藏高原,优于同纬度的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为:南部山区显着高于北部平原区,平原区因浮尘引起的大气透明度不同,而东部大于西部。光能利用的最佳时间是6-9月,光总辐身量达61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的42.7%。全年日照时数2470-3000小时,平原区自西向东逐渐递增,6-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2月份最少,全地区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58%-60%之间,最高可达84%。
和田是全疆最温暖的地区之一。平原区年平均温度11.6℃,在农作物成长的旺季6-9月,拥有非常丰富的热量,其中10℃的积温为4200℃,无霜冻期(地面温度>-1℃,最低气温≥4℃)达170-201天;且温差大。[5]
和田地区生物资源
和田地区野生动物主要有21种。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野骆驼、野牦牛、藏野驴、雪豹4种;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藏羚、马鹿、盘羊3种;属国家三类保护动物有石貂、鹅喉羚、北山羊、岩羊、青羊、雪鸡6种;还有狼、豺、喜马拉雅旱獭、灰尾兔、石鸡、野猪、赤狐、塔里木兔。
和田野生植物有53个科,193个属,348种。其中大部分为牧草饲用植物,也有部分特殊经济植物、固定植物、食用植物、工艺植物、农药植物等。如:管花肉苁蓉、甘草、党参、麻黄、大黄、红柳、皮山蔗茅、疏叶骆驼刺、沙拐枣、驼绒黎、沙蓬等。[5]
和田地区矿产资源
截至2012年,和田已探测的矿产61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有煤、天燃气、石油、油页岩、热泉、铀;金属矿产15种,有铁、锰、铜、金、银、锑、汞、铅、锌、镍、镁、锂、铍、铷、锶;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9种,有硫、盐、硼、硭硝、含钾岩石、蛇纹岩、重晶石、黄铁矿、磷块岩;建材矿产18种,有石膏、石棉、石墨、萤石、水泥灰岩、粘土、制玻璃石英岩、陶瓷长石、制砖粘土、黄土、大理岩、玄武岩、水晶、冰洲石 、白云母、石榴石、砂石和高岭土;冶金辅助原料矿产5种,有菱镁矿、白云岩、石英岩、粘土和石灰岩;宝玉石矿产6种,有和田玉、昆仑玉、金刚石 、玛瑙、石榴石和绿柱石。优势矿产及特色矿产主要为和田玉、稀有金属、锑矿、金矿及汞矿。主要矿床有布雅煤矿、杜瓦煤矿、阿其克水泥石灰岩矿、石膏矿、阿拉玛斯和田玉矿、黑山和田玉矿、玉龙喀什河库麻特一带和田玉仔玉矿、黄羊岭锑矿、长山沟汞矿、帕西姆金矿、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康西瓦铅矿、康赛音砂金矿等,各类矿产矿床27个,矿点168个。至2006年,和田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和田河气田,地质储量616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445亿立方米,煤炭可开采储量2亿吨、水泥灰岩储量1亿吨、玉石矿产储量35万吨,石膏1.6亿吨,石英328万吨,亚锰磁铁矿28万吨。这条河流也是新疆境内唯一发现过金刚石的河流。1942年,人们在喀拉喀什河下游波朋村发现了第一颗金刚石,与沙金一起淘出,重量不超过0.5克拉,没有磨蚀,晶体透目,无裂纹。以后人们又在喀拉喀什河下游土斯阿合其淘金时发现了第二颗金刚石,重1.014克拉,晶面有撞出纹及个别裂纹。其后,人们又陆续在淘金时找到了几颗金刚石。[5]
和田地区人口民族
编辑和田地区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主要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满族、蒙古族、藏族、土家族、乌孜别克族等22个民族成分。截止2013年,和田全地区总人口212.34万人,其中维吾尔族占96.4%、汉族占3.4%、其他民族占0.2%。[6]
和田地区经济
编辑和田地区综合
2012年,和田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45.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12.4%。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3.72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6.49亿元,同比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75.23亿元,同比增长16.9%。三次产业的结构为30.1:18.2:51.7。按户籍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927元,增长12.2%,按当年平均汇率折合1097美元。[7]
和田地区第一产业
2012年,和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53亿元,剔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4.8%;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3.81亿元,同比增长4.1%。全地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355.03万亩,增长2.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39.74万亩,总产量106.25万吨,亩均单产443.19公斤,增长0.1%,总产量连续5年保持百万吨以上;棉花播种面积31.55万亩,单产122.16公斤,总产量3.85万吨;油料面积6.41万亩,产量1.06万吨;蔬菜面积16.68万亩,产量39.35万吨;瓜果类面积5.72万亩,产量12.42万吨;雪菊面积9.92万亩,产量0.43万吨;蓖麻种植4.64万亩。当年新增人工造林面积达18.90万亩。育苗面积为2.78万亩,增长14.9%;苗木产量9298.01万株,增长3.4%;核桃产量7.82万吨,增长24.8%;红枣产量4.02万吨,增长18.2%;水果产量37.96万吨,增长0.9%;木材采伐量达2.75万立方米,增长3.5%。年末全地区牲畜存栏503.45万头,增长0.5%。牲畜出栏450.67万头,增长7.4%;适龄母畜347.92万头,增长1.8%,适龄母畜占期末存栏头数的69.1%;繁殖成活数395.71万头,增长6.5%。家禽存栏655.25万只,增长32.9%;出栏达1362.23万只,增长48.5%;肉类、禽蛋类、奶类总产量分别达9.72万吨、1.64 万吨和3.72万吨,分别增长18.3%、32.9%和8.7%。全地区水产品养殖面积为3.72万亩,增长17.7%;水产品总产量达0.23万吨,增长14.6%。
2012年末,和田农业机械总动力67.64万千瓦,增长14.4%;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93万台,增长36.9%;小型拖拉机0.73万台,下降22.3%。机耕面积250.66万亩,机械化机耕达9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0%。全年有效灌溉面积264.9万亩,新建防渗渠368.77公里,更新改造防渗渠348.49公里,新打机电井12眼,新建永久性堤防31.57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3.7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面积4.37万亩。全年全地区农用化肥施用量17.41万吨,增长4.8%;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4181吨,减少30.6%;农用柴油使用量2.95万吨,增长3.9%;农药使用量441.20吨,增长3.7%。[7]
和田地区第二产业
2012年,和田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5.7亿元,增长15.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产值1.7亿元,下降14.3%;重工业实现产值14.0亿元,增长20.7%。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产值2.0亿元,增长35.8%;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13.6亿元,增长13.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产值0.1亿元,增长7.3%。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实现产值7.2亿元,增长7.9%;小微企业实现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30.8%。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5.5亿元,增长19.7%,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5%,其中重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3%,轻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6%;国有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2%。
和田地区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和田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02亿元,增长26.5%。其中:城镇完成投资142.06亿元,增长26.2%;农村完成投资2.35亿元,下降47.0%;房地产(本地开发企业)完成投资0.63亿元,增长90.9%;兵团完成投资7.98亿元,增长150.1%。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19亿元,增长22.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9.48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1.35亿元,增长34.2%。
2012年,和田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02亿元,增长26.5%。其中:城镇完成投资142.06亿元,增长26.2%;农村完成投资2.35亿元,下降47.0%;房地产(本地开发企业)完成投资0.63亿元,增长90.9%;兵团完成投资7.98亿元,增长150.1%。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19亿元,增长22.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9.48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1.35亿元,增长34.2%。
国内外贸易
2012年,和田全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3亿元,增长11.9%。按经营地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97亿元,增长13.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6亿元,增长7.4%;城镇增速高于乡村6.1个百分点,城镇消费能力明显。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20.8亿元,增长11.6%;餐饮收入额4.83亿元,增长12.9%。
2012年,和田全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3亿元,增长11.9%。按经营地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97亿元,增长13.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6亿元,增长7.4%;城镇增速高于乡村6.1个百分点,城镇消费能力明显。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20.8亿元,增长11.6%;餐饮收入额4.83亿元,增长12.9%。
和田地区交通运输
编辑和田地区公路
农村公路“畅通富民”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完成投资6.83亿元,建成1017.1公里;全地区乡镇通达率100%,行政村班车通车率达87.9%。墨玉—和田—洛浦、叶城—墨玉高速公路建设的各项协调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全地区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3040万人,增长9.0%;旅客周转量21.99亿人公里,增长9.5%;公路货物运输量1156万吨,增长12.1%;货物周转量35.69亿吨公里,增长12.7%。截至2012年末,和田地区全社会民用车辆拥有量达28.26万辆,增长15.7%。其中:汽车12.26万辆,增长33.0%;摩托车12.81万辆,增长2.7%;拖拉机2.66万台,增长13.2%;挂车0.53万辆,增长36.1%。个人车辆拥有量达到21.93万辆,比上年增加2.1万辆,增长10.6%。[8]
和田地区铁路
和田地区航空
和田机场位于市区南12公里处,每周有航班往来于和田和乌鲁木齐之间。民航通航里程1085公里;全年航班起降4262架(次),增长31.6%;航空旅客吞吐量45.27万人(次),增长26.1%;货邮吞吐量1395.72吨,增长9.9%。
和田地区社会事业
编辑和田地区教育
截至2012年末,和田全地区共有各类学校1262所,在校学生39.76万人。全年普通高等教育院校4所,在校学生0.62万人,增长5.9%;普通中专5所,在校学生0.57万人,增长6.2%;职业高中6所,在校学生1.7万人,下降10.2%;普通中学148所,在校学生11.25万人,下降3.1%,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32万人,增长1.4%,初中在校学生9.93万人,下降3.6%;小学666所,在校学生18.83万人,下降1.9%;各类幼儿园432所,在园儿童6.77万人,增长8.8%;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2名。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6%,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97.7%。[8]
和田地区科技
2012年,和田全地区申请列入国家、自治区科技计划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8个,项目经费1838万。各县(市)共落实三项经费和实施科技三项费项目逐年增加。积极组织实施新产品开发与成果转化,全年共申请专利82项,增长90.6%;授权53项,增长89.2%;争取自治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8项,选派科技特派员343名,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30个。[8]
和田地区卫生
截至2012年末,和田地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750个。其中,医院61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服务机构10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9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卫生监督机构9所,村卫生室1434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9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16万张,增长7.4%。其中医院床位0.73万张,增加0.06万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0.7万人,增长7.7%。执业(助理)医师0.23万人,注册护士(师)0.22万人,其他技术(药师、技师、其他)人员0.25万人;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166万人,参合率达94.4%。按户籍人口计算,每千人拥有病床5.5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3人。[8]
和田地区社会保障
2012年,和田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居民40.5万人(城市低保人员10.11万人,农村低保人数30.39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及各类补贴8.03亿元(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发放4.87亿元)。发放基础养老金1.03亿元,发放率100%。全年医疗救助资金支出1.05亿元,97万人次;其中,用于农村低保对象的就医救助7006万元。
2012年,和田全地区完成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9个,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768万元,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003例,为残疾人供应辅助器具1311件,新增残疾人就业再就业1021名。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和“爱心天使助学基金项目”,为1839名需要家庭照料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城乡残疾人家庭实施居家托养和帮助7名贫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为1750户农村残疾人进行危房和88户贫困肢体残疾人家居无障碍环境改造。为1080名城乡肢体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主发放燃油补贴资金28.08万元。[7]
2012年,和田全地区完成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9个,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768万元,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003例,为残疾人供应辅助器具1311件,新增残疾人就业再就业1021名。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和“爱心天使助学基金项目”,为1839名需要家庭照料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城乡残疾人家庭实施居家托养和帮助7名贫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为1750户农村残疾人进行危房和88户贫困肢体残疾人家居无障碍环境改造。为1080名城乡肢体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主发放燃油补贴资金28.08万元。[7]
和田地区文化
编辑和田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枢纽,各种文化曾在这里冲撞、交融,从而创造出了包括昆仑神话在内的璀璨夺目的古代文明。数千年来,各种政治势力在这里角逐争雄,各种民族在这里生存、融合,各种宗教在这里传播,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流发展。1000多年前,“于阗乐”就曾风靡中原,如今,和田的歌舞仍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012年,和田全地区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全面开放。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9个,累计举办文艺演出、文艺汇演比赛117场次。赴土耳其“中国—土耳其伊斯兰文化展演”和台湾“祖国大陆图书展.新疆主题展”文演活动。县级及以上文化馆9个。图书馆图书总藏量61.05万册。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9.93万卷(册)。地区博物馆全年共接待参观人数12.8万人次,增长0.8%。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5项,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14项,地区级非遗保护名录46项。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91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75万户,手持电视用户0.51万户,农村卫星用户38.83万户。全地区广播电视台9座,调频转播发射台20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203座,人民广播电台节目18套,电视台节目19套,年末广播综合覆盖率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5%和98.0%。《和田日报》全年发行1076.85万份,增长11.4%。其中,维吾尔文报纸769.3万份,增长14.4%。《新玉文艺》年发行1.8万册。[8]
刁羊
桑皮造纸
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新疆南部和田地区广大乡镇的维吾尔族聚居区,在宜于植桑的吐鲁番地区也有分布。维吾尔族的桑皮纸制作工艺与内地的造纸工艺大致相同,不同之处是桑皮纸只用桑树枝嫩皮为原料,成纸分高、中、低3个档次,用途较为广泛。[10]
于阗乐舞
和田是有名的歌舞之乡,它最着名的是于阗乐舞。从汉代《于田佛曲》传入中原,《于阗乐》就在汉朝宫廷演奏,它常常吸引汉高祖到未央宫聆听。南北朝时,于阗乐舞风靡中原,唐朝国乐《十部乐》中,就收入了《于阗乐》。唐代于阗筚篥演奏家尉迟青誉满长安,直到今天特色鲜明的和田歌舞,“万方乐奏有于阗”一直被传为佳话。[11]
和田地区名胜古迹
编辑策勒小佛寺
达玛沟乡小佛寺遗址于2000年3月被一牧童发现。佛寺面积为4平方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小的佛寺。从佛像的制作技法判断,系南北朝遗迹,距今1500-1800 年。该佛寺周围是一个庞大的佛寺群,曾出土千手观音手托带有老鼠图案的法器,是世上首例印证“万民崇拜鼠王”这一典故的重要文物。它的发掘被考古界列为2005 年中国考古七大发现之一。
乌鲁瓦提风景区
乌鲁瓦提景区位于昆仑山南麓的喀拉喀什河上游山口处、和田县浪如乡境内。距和田市71公里。2007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2]
核桃王景区
核桃王位于和田市西南15公里的巴格其镇境内,2007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据考证,核桃王树植于唐代(公元644年),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堪称果树中的老寿星。[13]
昆仑湖公园
昆仑公园是和田地区最大的公园,占地88000平方米,平均海拔1320米。园内以昆仑湖为中心,水面面积28000平方米。昆仑湖东部、南部岸线平直,东北角狭长。湖中有一湖心岛,湖的西北角为荷花池;东部有三个鱼池,其中靠北的两个较大,兼有水上划船等娱乐功能。[14]
其娜民俗风情园
其娜民俗风情园位于墨玉县城南,阿克萨拉依乡其那巴格村,距和田市40 公里。2007年底被评为自治区级3A景区、全国工农业示范点、五星级农家乐。[15]
白玉河(玉龙喀什河)景区
白玉河亦称玉龙喀什河,自古因生产和田白玉而得名。白玉河是白玉的主要产地,主要有青玉、青白玉、黄玉、碧玉、白玉等36种和田玉,其中最为名贵的是在河中采到的羊脂玉。白玉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全长504公里,年径流量22.6亿立米,灌区有7万人受益。白玉河自南向北流经和田绿洲,在阔什塔什与墨玉河汇流成和田河后,注入塔里木河,是塔里木河的源流之一。[16]
英艾日克水库
英艾日克水库位于和田市18公里处的冲积扇扇缘洼地中,属平原水库。库容4225万立方米,调节库容250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6.5米。水库西侧为英尔艾力克沙丘地,组成金色沙滩游泳区和沙疗、沙漠骆驼游、滑沙等游乐区;北岸出水口两侧为鱼塘和园林地。[17]
夏合勒克庄园
夏合勒克封建庄园位于扎瓦乡,距县城 20公里,占地20亩,维吾尔语为“很多的树枝”之意,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夏合勒克封建庄园形成于19世纪中叶,夏合勒克庄园形成于19世纪中叶,较完整全面地反映当时封建地主的生活状况,是墨玉县历史上残酷剥削农奴,鱼肉百姓的封建地主奢靡生活的地方。现存1座住所、1座清真寺,占地1.3公顷。[18]
尼雅遗址
和田地区美食特产
编辑烤羊肉串
灌面肺与灌米肠
烤全羊
和田地区环境问题
编辑2015年4月16日上午12时开始,新疆和田地区刮起沙尘,部分县市沙尘能见度不足百米,行人出行困难,市民出行基本都戴口罩和防尘面罩。
新疆南部的库尔勒几周边县市,今日下午发布大风蓝色沙尘暴黄色预警,巴州气象台16日16时发布大风蓝色沙尘暴黄色预警:下午至夜间,山区轮台和静7级以上风其余5级风,轮台且末尉犁沙尘暴,若羌铁干里克扬沙。[23]
- 参考资料
-
- 1. 和田简介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2. 历史沿革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3. 行政区划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4. 地貌气候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5. 自然资源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6. 人口与民族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7. 2012年和田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和田地区政府网站[引用日期2013-08-15]
- 8. 社会事业 .和田政府公众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9. 刁羊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10. 桑皮造纸(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11. 于阗乐舞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12. 乌鲁瓦提风景区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13. 核桃王景区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14. 昆仑湖公园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15. 其娜民俗风情园(千年梧桐王景区)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16. 白玉河(玉龙喀什河)景区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17. 英艾日克水库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18. 夏合勒克庄园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19. 尼雅遗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20. 烤羊肉串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21. 灌面肺与灌米肠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22. 烤全羊 .和田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4-23]
- 23. 新疆和田遭遇今春最强沙尘侵袭 能见度不足百米 .网易[引用日期2015-04-16]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