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夷(春秋时期宋国宗室、大臣)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23:19:57
编辑 锁定
目夷,生卒年不详,子姓,名目夷,字子鱼,因担任司马,故称司马子鱼,春秋时期宋国宗室、大臣。目夷是宋桓公庶长子,宋襄公异母兄,墨子的祖先,为鱼姓始祖。
目夷因是庶子,故无缘太子之位。宋桓公病重时,目夷异母弟太子兹甫请求让目夷作为继承人,目夷推辞不肯接受(一说是宋桓公不同意)。公元前651年,宋桓公病逝,太子兹甫即位,是为宋襄公。宋襄公即位后,目夷担任左师,处理朝政大事,宋国由此安定太平。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不听目夷劝谏,以小国身份召开诸侯盟会,结果遭楚国擒获,后得以释放回国。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之间爆发泓水之战,由于宋襄公不采纳目夷的建议,错失出战良机,最终导致宋国在此战惨败。此后关于目夷的事迹不详。
本    名
目夷
别    称
司马子鱼
字    号
子鱼
所处时代
春秋时期
民族族群
华夏族
主要作品
子鱼论战
身    份
宋国宗室、大臣
官    职
左师、司马

目夷人物生平

编辑

目夷推辞君位

目夷,子姓,名目夷,字子鱼,宋桓公庶长子,春秋时期宋国宗室、大臣。目夷由于是庶子,因此无缘成为太子,而其异母弟兹甫(一作兹父)因是嫡子,所以成为太子。
宋桓公三十年(鲁僖公八年,公元前652年)冬天,宋桓公患重病,太子兹甫再三请求让庶兄目夷作为君位继承人,说:“目夷年长而且仁爱,君主应该立他为国君。”宋桓公就下令让目夷继位。目夷推辞说:“能够把国家辞让给别人,还有比这更大的仁爱吗?下臣不如他!而且臣下不符合立君的顺序。”于是目夷就退出去。[1]  (而《史记》则记载,太子兹甫请求让位给目夷,宋桓公称许太子兹甫的兄弟情义,但终不允许他让位。)[2] 

目夷担任左师

宋桓公三十一年(鲁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宋桓公病逝,太子兹甫即位,是为宋襄公。宋襄公即位后,认为目夷仁爱,于是任命目夷为左师[3]  ,让他处理朝政大事,宋国由此安定太平。所以目夷的后人鱼氏世世代代承袭左师的官职。[4] 

目夷劝阻襄公

宋襄公十二年(鲁僖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39年)春天,宋襄公在宋国鹿上召开盟会,要求楚国让诸侯拥护他,楚国答应。当时目夷担任司马,于是劝谏宋襄公说:“小国争着主持盟会,这是祸患。”宋襄公不听。同年秋天,诸侯在盂地会见宋襄公并订盟约。目夷说:“祸患大概就在这次吧?君主的欲望太强,怎么受得了呢?”果然在此次楚国捉住宋襄公,来讨伐宋国。同年冬天,诸侯在亳地盟会,释放宋襄公。目夷说:“祸患还未完结。”[5] 
宋襄公十三年(鲁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38年)夏天,宋国进攻郑国。目夷说:“祸乱就在这里。”[6]  同年秋天,楚国进攻宋国以救援郑国。宋襄公准备迎战楚军,目夷劝阻说:“上天丢弃我们商朝后代已经很久,您想复兴它,这是违背上天而不能受到赦免。绝不可与楚军交战。”[7]  宋襄公不听。[8] 
同年十一月初一日,宋襄公率军与楚成王在宋国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史称泓水之战)边上作战。宋军已经排成队列,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目夷说:“楚军兵多,我军兵少,趁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河的时候,请君主下令攻击他们。”宋襄公不同意。楚军渡过河以后还没有排开阵势,目夷说:“可以进攻。”宋襄公说:“等他摆好阵势。”楚军摆开阵势后,宋军才攻击他们。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后受箭伤,跟随宋襄公的大夫子弟担任护卫的都被歼灭,宋国人都责怪宋襄公。[9-10] 
宋襄公说:“君子不两次伤害敌人,不擒捉头发花白的敌人。古代的作战,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虽然是殷商亡国的后裔,不攻击没有摆开阵势的敌人。”目夷说:“国君不懂战争。强大的敌人,由于地形狭隘而没有摆开阵势,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把他们拦截而攻击,不也是可以的吗?可是还害怕不能取胜。现在强大的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虽然是老头子,捉到也不能放,管什么头发花白不花白。说明国家耻辱是什么,以此教导士兵作战,目的就是为了多杀敌人。敌人受伤而没有死,为什么不可以再次打击他一次?如果爱惜敌人伤员而不再打击,就应该一开始就不伤害他;爱惜那些头发花白的人,就不如向他们投降。军队,由于有利才加以使用;战鼓雷鸣,是用声音来激励士气。有利而使用,在狭路攻击是可以的;鼓声大作鼓舞士气,攻击没有摆开阵势的敌人也是可以的。”[11-12]  自此之后,关于目夷的事迹不详。

目夷个人作品

编辑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辑录《子鱼论战》一文[13]  ,后收入《古文观止》一书。[14] 

目夷历史评价

编辑
宋襄公:“目夷长,且仁。”[15] 

目夷史籍记载

编辑
左传》僖公八年至僖公二十二年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16] 

目夷家族成员

编辑
父亲:宋桓公
弟弟:宋襄公、公子荡

目夷后世纪念

编辑

目夷目夷墓

目夷墓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的微山东峰,距离微子启墓2.5公里处。现存墓为圆土堆,墓前立一石碑,是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徐州知州傅尧俞所立,正面阴刻篆文:“宋贤目夷君墓”。碑长方形抹角,高2.3米,宽0.9米,厚0.4米。目夷由于景仰先贤微子启,故死后葬于微山岛上。

目夷目夷亭

目夷亭坐落在山东省滕州市木石镇墨子纪念馆内,为一层六角重檐阁,六柱托起阁顶,给人以凌空高耸之感,造型端庄挺拔。亭内立着由着名墨学专家任继愈教授写的“目夷亭”和“墨子故里”碑。

目夷影视形象

编辑
1996年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孙宏华饰演公子目夷
参考资料
  • 1.    《左传·僖公八年》:宋公疾,大子兹父固请曰:“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鱼,子鱼辞,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顺。”遂走而退。
  • 2.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三十年,桓公病,太子兹甫让其庶兄目夷为嗣。桓公义太子意,竟不听。
  • 3.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三十一年春,桓公卒,太子兹甫立,是为襄公。以其庶兄目夷为相。
  • 4.    《左传·僖公九年》: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为仁,使为左师以听政,于是宋治。故鱼氏世为左师。
  • 5.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十二年春,宋襄公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於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不听。秋,诸侯会宋公盟于盂。目夷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於是楚执宋襄公以伐宋。冬,会于亳,以释宋公。子鱼曰:“祸犹未也。”
  • 6.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夏,宋公伐郑。子鱼曰:“所谓祸在此矣。”
  • 7.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十三年夏,宋伐郑。子鱼曰:“祸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郑。襄公将战,子鱼谏曰:“天之弃商久矣,不可。”
  • 8.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 9.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
  • 10.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
  • 11.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 12.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公曰:“君子不困人於戹,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
  • 13.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5-01-28]
  • 14.    《古文观止·卷一·周文·子鱼论战》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15-01-28]
  • 15.    《左传·僖公八年》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5-01-11]
  • 16.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5-01-11]
词条标签:
政治人物 官员 人物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