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urus glanis Linnaeus(鲶科);俗名:鲶鱼;分布于东欧、中亚 。体长可达500cm。六须鲶鱼 身长而无鳞,宽扁的鱼头上一张惊人的阔嘴,里面长满一排排砂纸般细细的牙齿,足有几百颗之多。它们的上下颌上各长着一套触须(象腮须一样的器官),帮助它们在混沌的水域中捕捉猎物,因此它们的身影遍布欧洲的大湖以及水流不急的河流。六须鲶鱼是老练的捕猎者,平时生活在水底,在水面有响动时迅速上浮捕猎,一般在靠近河岸的地方捕猎。欧洲巨鲶捕猎时先划动胸鳍,制造出漩涡让猎物失去方向,然后张开那张巨大无比的阔嘴,象吸尘器一样把猎物吸进嘴里,囫囵吞下。头扁平,下颌突出于上颌。须3对,前一对颏须较短。胸鳍刺强,体色随生活环境不同而有较大变化。身长而无鳞,宽扁的鱼头上一张惊人的阔嘴,里面长满一排排砂纸般细细的牙齿,足有几百颗之多。大型鱼类,性凶猛,肉食性。广布于欧洲,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记录,仅见于新疆伊犁河,有可能是由于前苏联在巴尔喀什湖引种所致。
- 中文学名
- 欧洲六须鲶
- 拉丁学名
- Silurus glanis Linnaeus
- 别 称
- 鲶鱼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目
- 鲇形目
- 科
- 鲇科
- 属
- 鲇属
欧洲六须鲶形态特征
编辑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土鲶个体较小,生长也较慢,最大个体长仅达80厘米左右,重4公斤。头扁平,下颌突出于上颌。须3对,前一对颏须较短。胸鳍刺强,体色随生活环境不同而有较大变化。大型鱼类,性凶猛,肉食性。
欧洲六须鲶分布范围
编辑欧洲六须鲶生长环境
编辑平时喜欢栖息于江河缓流水域和湖泊的中、下层,亦能适应于流水中生活。白天多隐蔽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的底层,晚间则非常活跃,喜游至浅水处觅食。捕食对象多为小鱼,也食虾和水生昆虫,属于底栖肉食性鱼类。秋后则居于深水或在污泥中越冬,冬季的摄食程度也减弱。河鲶4龄达初次性成熟,土鲶1龄即成熟。亲鱼于4-7月,每当雨后,在有一定水流的平坦的砂质水域产卵,卵粘附在细砂底质或石缝中发育孵化,仔鱼分散生活。 [1]
欧洲六须鲶经济价值
编辑欧洲六须鲶为一种大型鱼类,生长快,鲶的天然产量很高,肉质细嫩、少刺,冬季肉味尤为鲜美。其蛋白质含量为14.4%,脂肪为20.6%,是优良而贵重的食用鱼之一。
鲶鱼肉性味甘、温,有利水、催乳之功效。用其与香菜、香油炖食,或与豆腐炖食(不加盐),可用于水肿病人利尿;熬汤可在产妇乳汁不足时起催乳;它对治疗黄胆、肺病、心脏病、五痔下血、肛痛等症,也有一定疗效。鲶鱼鳔性味甘、咸、平,有滋补之功效;入药可治呕血不止、阴疮、瘘疮等症。鲶鱼卵有毒,鱼卵毒虽能为热所破坏,但若烧煮时间过短,食后仍会引起中毒,症状主要为腹痛和腹泻。此外,其胸鳍刺有毒腺,被刺后即感剧痛,创口出血,一般不红肿,捕捉时应加注意。[1]
- 参考资料
-
- 1. 吉勒米·韦德捕捉到的巨型怪鱼 .网易网[引用日期2013-03-11]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