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称
- 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
- 地理位置
- 海南省澄迈县富力红树湾内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气候
- 占地面积
- 2200亩
- 景点级别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自然保护区
- 着名景点
- 4.2公里原木栈道、火烈鸟岛、红树林风情集市、森谷咖啡等
- 类 型
- 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
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位于海南省澄迈县富力红树湾内,是由富力地产按照国家AAAA级标准倾力打造而成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园占地2200亩,位于海口环岛高速西线573公里,距离海口市中心仅有30分钟车程。
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公园开放
编辑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地理位置
编辑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保护对象
编辑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红树林群落是地球上最奇妙、最特殊的生物群落。红树林群落主要生活在以赤道为中心的热带及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海滩上,在海陆交界的潮间带形成壮观的海上森林,森林在潮起潮落的过程中经受着海水不断的冲刷。红树林最具特色的是其特有的胎生繁殖方式。大多数植物的种子只有在脱离母体后埋入土中才会生根发芽,而红树林则不然。它不是在淤泥滩上生根发芽,而是在母体上就开始萌芽,长成一株株棒状幼苗吊在树上,等到发育成熟,才从树上掉下来,插入泥土中,几小时后,上边发出新芽,下边扎下根,一棵红树苗就开始生长了。否则,红树的种子光埋在淤泥里生长的话,早被窒息而死了。如果红树种子掉下来时,正值涨潮,种子掉在水面上,就随水四处漂泊了。一般的红树种子能在海水中浸泡4个月而不致于失去生存力,因此,借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海水的流动,红树可远涉重洋,在他乡异国生长发育[3]
。
红树林群落在世界上面积不大,但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一旦被破坏将引起严重的后果。我国的红树林在过去破坏比较严重,现在有大面积红树林分布的地区多已经划分为自然保护区,而且有很多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严格的保护之下。我国红树林共有3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强。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我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气候炎热,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四面环海,中间高四周低,热量充足,雨量充沛,红树林植被丰富。海南的红树林植物有真红树32种,半红树31种,伴生种88种(单家林和郑学勤,2005)。海南岛原有红树林面积近10000公顷,现存面积4772公顷,其中澄迈红树林面积为370公顷,占7.7%。
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自然资源
编辑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真红树
⑴ 榄李
拉丁名: Lumnitzera racemosa Willd.
科 别:使君子科
红树林中的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螺旋排列,略密集生长于枝端,匙形,多肉的革质,边缘常具细凹刻(致叶乾燥後似具钝锯齿)叶长达162.5px,宽达55.00000000000001px。花排成总状;萼片五裂,宿存,花瓣卵状长椭圆形白色,小苞片2枚,宿存;雄蕊10枚。核果,果长约37.5px,长椭圆状。花果12月至翌年3月。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和台湾。
(2)红海榄
拉丁名:Rhizophora stylosa
科别:红树科
红海榄为常绿乔木,支柱根发达。树皮灰褐色而光滑;小枝粗大,落叶之后叶痕明显;叶宽椭圆形,对生,具长柄,先端具芒尖。花淡黄色,腋生,具长梗,聚伞花序。胎生。果实革质,圆锥形,一般胚轴长约25-875px,较长者可达1250px以上,皮孔明显。胎生苗至翌年6-8月成熟。我国雷州半岛及海南岛沿岸等有分布,生于海岸泥滩上。
(3)角果木
拉丁名:Ceriops tagal (perr.) C. B. Rob.
科别:红树科
灌木或乔木,高2-5米;树干常弯曲;树皮灰褐色,几平滑,有细小的裂纹;枝有明显的叶痕。叶倒卵形至倒卵状矩圆形,长4-7厘米,宽2-3 (-4)厘米,顶端圆形或微凹,基部楔形,边缘骨质,干燥后反卷,中脉在两面凸起,侧脉不明显;叶柄略粗壮,长1-3厘米;托叶披针形,长1-1.5厘米。产广东的徐闻、海南的东北至南部海滩、台湾的高雄港;生于潮涨时仅淹没树干基部的泥滩和海湾内的沼泽地。分布于非洲东部、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
(4)桐花树
拉丁名:Aegiceras corniculatum (L) Blanco
科别:紫金牛科
桐花树是常见的红树植物。树皮平滑,红褐至灰黑色。 叶互生,叶纹清晰,叶柄带红色。有泌盐现象。伞形花序,白色。果实细长,半月型,成熟时由绿色改变为红褐色。隐胎生。桐花树的缆状根在泥土表层下成水平线伸展,稳定树身。有膝根及支柱。花期在1月至4月间。果期在5月至9月间。
(5)秋茄
拉丁名:Kandelia candel (Linn.) Druce
科别:红树科
秋茄灌木或小乔木,树皮平滑,灰褐色;侧枝的气根向下生成为支柱根。叶对生,革质,长椭圆形,中脉明显,叶上表面深绿色,背面草绿色。花白色,具短梗,2-5朵排成二歧聚伞花序。胎生, 成熟时胚轴呈红褐色,远望似茄子,故称为“秋茄”。秋茄为盐分排斥者,有泌盐现象。这种植物是红树林中是福建常见种类,也是最能够耐寒的种类,向北可以分布到邻省浙江,除在福建外在海南、广西、广东、台湾、香港的海湾都有分布。
(6)木榄
拉丁名:Bruguiera gymnorrhiza (Linn.) Savigny
科 别:红树科
常绿乔木,具膝状呼吸根及支柱根。树皮灰色至黑色,内部紫红色。叶对生,具长柄,革质,长椭圆形,先端尖。单花腋生;具胎生现象,胚轴红色,繁殖体呈圆锥形。萼筒紫红色,钟形,常作8-12深裂,花瓣与花萼裂片同数,雄蕊约20枚。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及其沿海岛屿、非洲东南部、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澳大利亚北部、波利尼西亚。
(7)白骨壤
拉丁名:Aricennia marina
科 别:马鞭草科
白骨壤为常绿乔木,树高受环境影响,由0.5m-10m不等。通常长在群丛的最前缘(外缘,远离海岸的一边)。树皮呈灰白色(因此叫白骨壤),嫩枝有毛;叶革质,椭圆形,叶背有白色茸毛,在被海水淹没时起着隔离层的作用;花黄绿色,无柄,常数朵簇生于枝顶端。蒴果广椭圆形。隐胎生。在主干的四周长有细长棒状的出水呼吸根。有泌盐现象。分布:海南、广东、广西、福建。
(8)卤蕨
拉丁名:Acrostichum aureum Linn.
科 别:卤蕨科
植株高3~250px,光滑无毛。茎下部生水中,无叶,节上产生不定根;茎上部露出水面,具轮生叶。叶狭披针形,常3~4片轮生,无毛,无柄,叶长3~7mm,宽0.5~1mm。花小,淡红色,腋生;苞片2,钻形,与萼近等长;花萼钟形,长约1mm,有4~5个萼齿;无花瓣;雄蕊2~3个;子房球形,花柱极短。蒴果球形,2或3瓣裂。种子多数,细小。分布:产广东、香港、海南、云南等地。生海岸边泥滩或河岸边。
(9)海漆
拉丁名:Excoecaria agallocha Linn.
科 别: 大戟科
常绿乔木,高2~3米;枝无毛,具多数皮孔;叶互生,深绿色,较厚,近革质,长6~8厘米,宽3~4.2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蒴果球形,宽约10毫米;种子球形,直径约4毫米;花果期1~9月。海漆生于滨海潮湿处,我国广西、广东和台湾有分布。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乳汁有毒性,可引起皮肤红肿、发炎;入眼引起暂时失明,严重的可致永久失明。
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半红树
(1)许树
拉丁名: Clerodendrum inerme
科 别:马鞭草科
夏季开白色稍带淡红色花,聚伞花序腋生,有3-7朵花,味香;花冠筒长;雄蕊紫色,与花柱均外伸甚长。核果呈倒卵形,熟时蓝黑色,种子扁长卵形。许树为南方沿海防沙造林主要树种之一。 且根、茎、叶均可入药。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枝叶有毒。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省。
(2)黄槿
拉丁名:Hibiscus tiliaceus
科 别:锦葵科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4-7公尺。叶子大,心型,有长柄。花黄色,花冠钟型,蒴果。台湾乡间其叶常用作包裹粽饼之用,故又叫糕仔树。主要分布华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等。作用: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木薯中毒。外用治疮疖肿毒。
(3)阔苞菊
拉丁名:Pluchea indica Less.
科 别:菊科
灌木,高1-2米。叶互生,倒卵形或楔状倒卵形,有短叶柄,全缘或有少数小尖齿。头状花序顶生,直径约5毫米,多数,排成伞房状。花异性,全部筒状。瘦果有棱;冠毛一层,白色,干后稍带褐色。分布于广东、海南;印度至马来西亚也有。生于临近潮水的地方。广州俗例摘取其叶,捣烂和以米粉及糖制成饼,小孩食之有暖胃去积之效。
(4)水黄皮
拉丁名:Pongamia pinnata (L.) Pierre
科 别:豆科
乔木,高8-15米。嫩枝通常无毛,有时稍被微柔毛,老枝密生灰白色小皮孔。羽状 复叶长20-25厘米;小叶2-3对,近革质,卵形,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10厘米,宽4-8厘米,先端短渐尖或圆形,基部宽楔形、圆形或近截形;小叶柄长6-8毫米。总状花序腋生,长15-20厘米,通常2朵花簇生于花序总轴的节上;花梗长5-8毫米,在花萼下有卵形的小苞片2枚;花萼长约3毫米,萼齿不明显,外面略被锈色短柔毛,边缘尤密;花冠白色或粉红色,长12-14毫米,各瓣均具柄。旗瓣背面被丝毛,边缘内卷,龙骨瓣略弯曲。荚果长4-5厘米,宽1.5-2.5厘米,表面有不甚明显的小疣凸,顶端有微弯曲的短喙,不开裂,沿缝线处无隆起的边或翅,有种子1粒;种子肾形。花期5-6月,果期8-10月。产福建、广东(东南部沿海地区)、海南。生于溪边、塘边及海边潮汐能到达的地方。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波利尼西亚也有分布。
(5)海芒果
拉丁名:Cerbera manghas
科 别:夹竹桃科
高4-8m,有乳汁。枝粗壮,具明显叶痕;叶互生,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6-925px。聚伞花序顶生;花白色,喉部红色,径约125px,花期3-10月。核果,椭圆形或卵圆形,橙黄色,果期11月至翌年春季。叶丛生于枝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顶生聚伞花序,花高脚碟状,花冠白色,中央淡红色,裂片5。核果卵形,橙花色,有毒。白色的花瓣、星星的红心就像是摘一颗星星,远看好像桐花树一般。产中国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等地,澳大利亚和亚洲。
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旅游资源
编辑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内有海南岛最长的原木栈道,全长达到4.2公里。红树林湿地体验馆、嘟嘟乐园、火烈鸟特色餐厅、火烈鸟岛、红树林风情集市、森谷咖啡等项目共同构建了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的健康“诺亚方舟”。 该园与海南唯一18洞红树林高尔夫球场、40000㎡大型健步公园、西班牙风情街、大型室内室外双运动中心、5大养生餐厅、以及即将开业的国际5星级希尔顿逸林酒店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中心共同构成了富力红树湾的八大养生配套。

旅游景点
(5张)
红树林湿地体验馆
红树湾湿地体验馆是海南省唯一围绕红树林和湿地主题打造的科普展览馆。以“湿地·生命·人文”为主题,通过序厅、中国典型湿地、海南澄迈红树林湿地、湿地与人类四大单元展示厅为游客们揭开湿地被誉为海上森林的神秘面纱。
嘟嘟乐园
嘟嘟乐园是全海南唯一建设在红树林区域中的亲子游乐园,拥有淘气堡、沙池、投篮机、积木区、泡泡池、旋转木马、益智区等游乐区域,是孩子的世界,游乐的天堂。
火烈鸟岛
火烈鸟特色餐厅
火烈鸟特色餐厅环岛而建,浮于水面。餐厅与木栈道将火烈鸟岛环抱其中,因岛上100只火烈鸟而得名。餐厅主营粤菜及海南本帮菜,采用澄迈当地绿色富硒食材,由顶尖厨师精心烹饪而成,这里有海南最鲜活的美味,游客可以一边享受健康美味,一遍观赏优雅珍贵的火烈鸟。
红树林风情集市
红树林风情集市由五个大小不一的风亭组成,以经营特色商品,饮品小吃,水上项目,儿童游乐项目为主。游客在这里可以购买特色礼品,品尝澄迈小吃。或者在画舫船,休闲船上休闲放松,近距离观赏红树林湿地美景。
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价值意义
编辑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徒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湿地公园红树美景
(4张)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红树林的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
富力红树湾是海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西部开发建设重大决策后最大规模的生态旅游房地产项目。近年来,海南富力地产依托澄迈“世界长寿之乡”独特的自然资源,在红树林之上打造了一系列高品质项目,成为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喜爱的休闲旅游目的地。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是利用得天独厚的内外双海湾与2200亩天然红树林,按照国家4A级标准进行建设,既是澄迈推进生态现代化成果的重要体现,又是澄迈休闲生态旅游景区的重要代表,必将推动对加快澄迈生态旅游业和健康长寿产业的发展。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富力红树湾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4-09-3]
- 2. 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开放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4-09-3]
- 3. 红树林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4-09-3]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