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蝽科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07:04:24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圆蝽科属半翅目,体小至中形,通常体黑色具黄斑纹或黄色具黑斑纹,略带金属光泽,体圆形至卵圆形,背面隆起。小盾片极发达,覆盖整个腹部,但与盾蝽科的区别是前翅基部窄于前部并长于体长,膜片端部可横折,放于小盾片之下。触角5节,喙4节,有单眼,跗节2节。很多种类为害豆科植物,如筛豆圆蝽(豆平腹蝽)[Megacopta cribrabria (Fabrl)]为害豆类和桑等。
中文学名:
圆蝽科
二名法:
Plataspidae
界    :
动物界
门    :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亚门:
有颚亚门Mandibulata
纲    :
昆虫纲Isecta
亚纲:
有翅亚纲Pterygota
目    :
半翅目
科    :
圆蝽科
分布:
分布在旧大陆,热带、亚热带种类丰富

圆蝽科基本简介

编辑
圆蝽科
圆蝽科 圆蝽科
圆蝽科(龟蝽科)Plataspidae  世界已知500多种,分布在旧大陆,热带、亚热带种类丰富。我国有90多种。多栖息在植物枝条上,少数栖息于树皮缝隙中。常成小群聚集,可发出强烈的臭气。以豆科植物为寄主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圆龟蝽、豆龟蝽等。
属半翅目,体小至中形,通常体黑色具黄斑纹或黄色具黑斑纹,略带金属光泽,体圆形至卵圆形,背面隆起。小盾片极发达,覆盖整个腹部,但与盾蝽科的区别是前翅基部窄于前部并长于体长,膜片端部可横折,放于小盾片之下。触角5节,喙4节,有单眼,跗节2节。很多种类为害豆科植物,如筛豆圆蝽(豆平腹蝽)[Megacopta cribrabria (Fabrl)]为害豆类和桑等。

圆蝽科形态特征

编辑
圆蝽科
圆蝽科 圆蝽科
体小至大型,扁平。口器刺吸式;喙出自头部前端;触角常4~5节;前翅半鞘翅;常有臭腺,具防御和报警等作用。
  头部 后口式;刺吸式口器从头的前方伸出;下唇特化成喙;喙通常4节,少数3节或1节;触角一般4节,少数5节,多为丝状;复眼发达;单眼2个,少数种类无单眼。

胸部 有翅2对;前翅半鞘翅,其加厚的基半部常由革片(corium)和爪片(clavus)组成,有的还分为缘片(embolium)和楔片(cuneus),其膜质的端半部是膜片(membrane),膜片上常有翅脉,是分科的重要特征;后翅膜质,翅脉明显;少数种类翅退化或无翅;胸足发达,步行足,少数特化成开掘足、捕捉足、跳跃足或游泳足等。
腹部 常10节;第2~8腹节的腹侧面各具气门1对;背板与腹板汇合处形成突出的腹缘称侧接缘(connexivum);雌虫产卵器由内瓣和腹瓣2对产卵瓣组成,缺背瓣;无尾须;水生种类或具呼吸管。

圆蝽科生活习性

编辑
圆蝽科
圆蝽科 圆蝽科
栖境 其栖境多样性非常丰富,有陆生、水面生和水下生。陆生种类大多生活在植物叶片上,部分生活于虫瘿内、树皮下、土表或土壤中,少数外寄生于鸟类、哺乳类以及人体上,吸食这些动物的血液。
多数种类为植食性,如缘蝽、蝽、网蝽、长蝽和大部分盲蝽,部分为肉食性,如猎蝽、姬蝽、花蝽和部分盲蝽及多数水生种类。植食性种类嗜食花、果和种子。多数种类成虫有护卵习性,具趋光性。低龄若虫常群聚生活。一些种类可以传播动植物病害。
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卵单粒或成块产于寄主体表、组织内或土中。负子蝽将卵产在雄虫体背。产于植物表面的卵为桶形、短圆柱形或短卵形,常多粒整齐排列;产于植物组织内的卵为长卵形或长肾形,单粒或多粒成行排列。若虫一般4~5龄,少数3龄或6~9龄。

圆蝽科分类系统

编辑
圆蝽科
圆蝽科 圆蝽科
本目有时与同翅目合称半翅目(广义),本目则称异翅亚目。本目通常分为隐角亚目Cryptocerata 和显角亚目Gymnocerata 两类,因前者多为水生昆虫,后者多为陆生昆虫,所以又被分别叫做水栖组Hydrocorisae 和陆栖组Geocorisae。目前有人将半翅目分为7个亚目。
在国外多数国家的教科书中,半翅目Hemiptera(s. lat.)包括同翅亚目Homoptera和异翅亚目Heteroptera。但我国学者一般将这二个亚目作为目来对待,分别称为同翅目和半翅目Hemiptera(s. str.)。
多数学者将半翅目(s. str.)分为7个亚目,即奇蝽亚目Enicocephalomorpha、鞭蝽亚目Dipsocoromorpha、黾蝽亚目、蝎蝽亚目、细蝽亚目Leptopodomorpha、臭蝽亚目、和蝽亚目。全世界已知38 000余种,我国已知3 100种。

圆蝽科经济意义

编辑
圆蝽科
圆蝽科 圆蝽科
大部分种类成虫前翅的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为半鞘翅。常有臭腺,有些能发出使人恶心的气味。若虫的体形及习性与成虫相似,吸食植物汁液或捕食小动物,一些食农林害虫或益虫,少数吸食血液,传播疾病。
蝽类昆虫多为植食性,为害农作物、蔬菜、果树、花木或牧草,刺吸其茎、叶、花果或幼芽的汁液,造成组织破坏,形成枯斑或顶梢萎蔫,或落花落果等。有的种类还可以传播植物病害。寄生于动物体外的吸血半翅目昆虫,为害人畜并传播疾病,如吸血蝽传播锥虫病等。
  捕食性种类捕食其它害虫,可作为益虫加以保护利用,如利用微小花蝽Orius minutus (L.)和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 Zheng防治棉花和蔬菜害虫。但水生种类有时捕食鱼卵及鱼苗,对养殖业有一定影响 。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标签:
非文化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