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幅虽然是采用中国传统的颜料来作画,但在马匹、人物和柳树的表现上,却融入了西画着重光影的手法,显得立体感十足。右下角的签名,用极工整的仿宋体书写,据此推测,此画应是郎世宁来华初期,亦即雍正年间(1723-1735)的作品。
- 中文名
- 清郎世宁八骏图
- 类 别
- 中国古画
- 年 代
- 清代
- 文物原属
- 故宫旧藏
清郎世宁八骏图基本信息
编辑【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图轴,绢本,纵:139.3公分,横:80.2公分
清郎世宁八骏图作者简介
编辑郎世宁(1688—1766),是意大利人,生于米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到中国,随即入宫,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的重用。乾隆二十二年(1757),郎世宁正值七十大寿,为此,皇帝还特地为他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生日当天上午,郎世宁赴圆明园晋谒乾隆皇帝,除了贵重物品赏赐外,得皇帝亲笔题写的颂辞,在从圆明园返回城里的路上,郎世宁更是荣耀万分,坐在华丽装饰的轿内,由24人的乐队作前导,后面有不少满汉官员骑马相随,所有在京师的传教士也都聚集在宣武门的天主教南堂,为郎世宁祝贺。由此可以看出郎世宁甚得皇帝恩宠,殊荣有加,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其次,郎世宁的艺术成就很高。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在绘画创作中,他重视明暗、透视,用中国画工具,按西洋画方法做画,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同时具有前代所有宫廷绘画中所没有的独特风格。故他的中西合壁画风深受皇帝器重。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城战图》等。由于郎世宁绘画成就很高,从其学画的甚多,有孙威风、永泰、张为邦、丁观鹏等,这些画家连同他们的老师郎世宁,在宫中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以往的宫廷画,又不同于同时代的文人绘画及民间绘画的新颖、别致的流派、并使之成为雍正、乾隆时宫廷绘画的主要风格。同时确立了郎世宁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再次,郎世宁的作品大都被宫廷收藏,民间罕见。郎世宁到京城就入宫成为一名专职的画家。由于郎世宁作品采用明暗画法和写实风格,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欣赏,故郎世宁创作的作品几乎都留在宫内,民间几乎很难见到,因而郎世宁的作品弥足珍贵。[2]
- 参考资料
-
- 1. 清 郎世宁《八骏图》 .艺术品中国[引用日期2012-11-30]
- 2. 清郎世宁《八骏图》 .中华古玩网[引用日期2012-05-29]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