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乡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横江镇东部,东北邻福建省宁化县淮土乡(淮土乡北部为“客家主地”石壁乡),东邻福建省宁化县方田乡,南与福建省宁化县治平畲族乡接壤,西毗本县横江镇和“赣江源头”洋地像,东北与宁化县淮土乡凤山五星村交界。坐落于闽赣交界之武夷山西麓,地势整体东高西低,东部武夷山脉,山势逶迤,群峦叠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林竹并茂,距县城45公里。据相关政府网统计,共974户、 4655人。耕地面积3881.00亩。辖区内有4个行政村。分别是小姑村、罗家村、开坑村、和平村等。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烟叶、毛竹、山茶油树和杉木为主。横江镇境内通行客家话,客家文化浓郁。人文景点有隐华古寺、朱氏宗祠、华光庙、手工造纸作坊遗迹等。
- 中文名称
- 小姑乡
- 外文名称
- 小姑乡
- 别 名
- 罗家
- 行政区类别
-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
- 所属地区
- 中国华东
- 下辖地区
- 罗家村、开坑村
- 政府驻地
- 小姑村
- 电话区号
- 0797
- 邮政区码
- 342714
- 面 积
- 约4万亩
- 人 口
- 约5千人
- 方 言
- 客家话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
- 隐华古寺、磜湖下瀑布、大坪瀑布
小姑乡基本信息
编辑小姑乡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横江镇东部,东北邻福建省宁化县淮土乡(淮土乡北部为“客家主地”石壁乡),东邻福建省宁化县方田乡,南与福建省宁化县治平畲族乡接壤,西毗本县横江镇和“赣江源头”洋地像,东北与宁化县淮土乡凤山五星村交界。坐落于闽赣交界之武夷山西麓,地势整体东高西低,东部武夷山脉,山势逶迤,群峦叠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林竹并茂,距县城45公里。据相关政府网统计,共974户、 4655人。耕地面积3881.00亩。辖区内有4个行政村。分别是小姑村、罗家村、开坑村、和平村等。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烟叶、毛竹、山茶油树和杉木为主。横江镇境内通行客家话,客家文化浓郁。人文景点有隐华古寺、朱氏宗祠、华光庙、手工造纸作坊遗迹等
小姑乡建制沿革
编辑解放初属横江区小姑乡,1984年改乡建制时属小姑乡(原罗家公社)小姑村。2001年7月随同小姑乡成建制并入横江镇后为横江镇小姑村。境内有中小学,卫生院、罗家林场、农村信用社等。
小姑乡行政区划
编辑共974户、 4655人。耕地面积3881.00亩。辖区内有4个行政村。分别是小姑村、罗家村、开坑村、和平村等。
小姑乡地理环境
编辑小姑乡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横江镇东部,东北邻福建省宁化县淮土乡(淮土乡北部为“客家主地”石壁乡),东邻福建省宁化县方田乡,南与福建省宁化县治平畲族乡接壤,西毗本县横江镇和“赣江源头”洋地像,东北与宁化县淮土乡凤山五星村交界。坐落于闽赣交界之武夷山西麓,地势整体东高西低,东部武夷山脉,山势逶迤,群峦叠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林竹并茂,距县城约45公里;地处东径116°29′15〞至116°25′08〞,北纬26°10′18〞至26°07′20〞之间。自古以来,小姑乡都是江西进入闽西必经之地之一。长溪由东北向西南流贯全境注入赣江。
小姑乡自然资源
编辑本区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7.0℃。区内植被垂直分布明显,从下往上分别为以松柏为主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阔叶林、灌木林、山顶草甸。区内动植物 资源十分丰富,有高等植物78科145属,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银杏、南方红豆杉等;野生动物有4纲18目10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豹、豺狼、山牛、野猪、麂、松鼠、豪猪、穿山甲、山鸡等。区内有中草药上百种,如艾叶、鱼腥草、菖蒲等。
千年古银杏:该树经国家与省有关专家考证,树龄在1500年以上,胸围10.9米,树高22.9米,须10多人才能合抱,系省级重点保护树木。这棵古银杏虽经千年沧桑,仍枝繁叶茂。
小姑乡人口民族
编辑共974户、 4655人。以汉族和畲族两个民族为主。姓氏以朱、张、刘、李、黄、雷、王、高等姓氏为主。
小姑乡经济概况
编辑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烟叶、毛竹、山茶油树和杉木为主;渔业以养殖草鱼、鲤鱼为主;有鳗鱼养殖场两处。
小姑乡文 化
编辑小姑乡宗教
主要信奉大乘教、道教等。
小姑乡风俗
晋末、唐、宋及明清时期,以中原大地为中心的区域出现过五次较大的战乱,为躲避战乱,大量的中原汉人迁徙到石城及其周边地区定居、繁衍。这些中原汉人与当地土着兼并,融合、同化、改造、创新,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最终形成了汉民族中独具特色的客家人。
客家方言:小故乡是客家人聚集地,小故乡均使用客家话。如石城人称太阳为“热头”、称月亮为“月光”、称睡为“歇”,等等。
客家习俗:节日:石城客家人最注重春节、端午节、七月半和中秋节,特别是春节最为隆重和讲究。如大年初一的早饭只能吃素不可以吃荤,而且必须做一道“禾石菜”即完整煮熟的芥菜,俗称“丰菜”,象征着五谷丰登之意,又有当地老人相传是古代食物极度缺乏时期正是这个“丰菜”救了不少人的性命,为此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救命菜每年过年定会吃这道菜,并作为供品与其他鸡鸭鱼肉一起上供。
婚 嫁:摘自朱祖振先生《小姑婚俗》 石城县小姑乡位于该县东南部,北东南三面均与闽省宁化县的淮土、治平等乡镇为邻。这里的方言与习俗均与宁化相近。自古以来,这里一直与闽省通婚,其婚俗充满着客家风情。
定事
定事即是订婚。男大当婚,请媒人到女家提亲,介绍男方情况。如女家认为可谈,即商定男女双方见面之事,双方见面之后,如外貌满意,即可选定地点交谈接触。如外貌长相不中意,随即离开作罢。交谈无非是初步了解双方家庭情况,按惯例,男方招待。如女方满意,男方即给女方交头钱,接了钱就认可了。钱数不定,一般在一百至三百元之间,尾数逢九,表示爱情天长地久。随即,女家开出姑娘“生辰八字”,男家请先生排定,双方“八字”相合,就认为是一对好夫妻。选定吉日,由男方随同媒人及一名长辈亲属到女家开礼帖(即正式订婚)。女家提出的条件包括:正价银(即聘金)、猪肉、鸡、糯米、花饼、衣服费、首饰。男家提出的条件即是嫁妆回奉,包括郎衣、鞋帽、围巾、被帐、家电器具及送嫁郎回衣。这些都要谈妥,开成礼帖,以为凭据。
嫁娶
女家提前数日去礼帖,请女婿参加嫁女宴。
男家前一天早上送猪肉、鸡到女家,女家中午做嫁女酒。男家迎关队伍亦由前一天上午出发。
花轿顶上四向分贴“螽斯衍庆”四个字,轿背里挂铜镜,镜上挂几两肥肉,轿内贴符,轿内还要带几斤腰板肉作轿菜。
进了女家门,起价客首先要支付两个红包,一个点烛包,由亲人或先生得;一个开牲包,由厨师得。女家要热情招呼来人洗脸、抽烟、喝茶,旋即吃点心(只三碗菜)。接着游厨。
游厨结束后马上举行宴会。宴会结束后,起价客向女家开小礼红包。
嫁女酒宴所用花烛、喜炮要男家带来。
新娘下轿时,公公婆婆长辈至亲要登楼回避,不要照面,他们认为这样今后婆媳关系会更好。接着男家杀猪敬祖,尔后新郎更衣、书号,男女拜堂成亲。
闹房
晚上闹新房,要通知门上亲戚参加,余者自愿。其实参加闹房者都是会喝酒划拳的青年人,他们要推举一名最擅此举者为“磨心”坐于床沿。
开始闹房前,先鸣炮,小待娘用花米撒帐,小侍郎喝彩。喝彩毕,坐床沿的“磨心”要先“送花”,然后与每人划一拳。
“送花”以后再打通干。即“磨心”与每人划一通拳,输者喝酒。搞完一圈后,各自找对象划拳饮酒,主人不断添酒加菜。其中亦可行酒令、猜谜,热闹非凡,至丰夜,男方家长示意收场,坐床沿的“磨心”斟满杯中酒,再送状元杯,方法同前,唱歌。由左边开始,一个连一个,唱不到的就喝酒,一直送到新娘为止,尔后大家连呼三遍“全福寿,满堂红”。喝光酒,打喜炮散席。
丧 葬:其程序主要为送终、报丧、吊唁、入殓、出殡、除灵做七。尸体处理用棺葬土埋法,2001年以后均开始使用火葬。
定事即是订婚。男大当婚,请媒人到女家提亲,介绍男方情况。如女家认为可谈,即商定男女双方见面之事,双方见面之后,如外貌满意,即可选定地点交谈接触。如外貌长相不中意,随即离开作罢。交谈无非是初步了解双方家庭情况,按惯例,男方招待。如女方满意,男方即给女方交头钱,接了钱就认可了。钱数不定,一般在一百至三百元之间,尾数逢九,表示爱情天长地久。随即,女家开出姑娘“生辰八字”,男家请先生排定,双方“八字”相合,就认为是一对好夫妻。选定吉日,由男方随同媒人及一名长辈亲属到女家开礼帖(即正式订婚)。女家提出的条件包括:正价银(即聘金)、猪肉、鸡、糯米、花饼、衣服费、首饰。男家提出的条件即是嫁妆回奉,包括郎衣、鞋帽、围巾、被帐、家电器具及送嫁郎回衣。这些都要谈妥,开成礼帖,以为凭据。
嫁娶
女家提前数日去礼帖,请女婿参加嫁女宴。
男家前一天早上送猪肉、鸡到女家,女家中午做嫁女酒。男家迎关队伍亦由前一天上午出发。
花轿顶上四向分贴“螽斯衍庆”四个字,轿背里挂铜镜,镜上挂几两肥肉,轿内贴符,轿内还要带几斤腰板肉作轿菜。
进了女家门,起价客首先要支付两个红包,一个点烛包,由亲人或先生得;一个开牲包,由厨师得。女家要热情招呼来人洗脸、抽烟、喝茶,旋即吃点心(只三碗菜)。接着游厨。
游厨结束后马上举行宴会。宴会结束后,起价客向女家开小礼红包。
嫁女酒宴所用花烛、喜炮要男家带来。
新娘下轿时,公公婆婆长辈至亲要登楼回避,不要照面,他们认为这样今后婆媳关系会更好。接着男家杀猪敬祖,尔后新郎更衣、书号,男女拜堂成亲。
闹房
晚上闹新房,要通知门上亲戚参加,余者自愿。其实参加闹房者都是会喝酒划拳的青年人,他们要推举一名最擅此举者为“磨心”坐于床沿。
开始闹房前,先鸣炮,小待娘用花米撒帐,小侍郎喝彩。喝彩毕,坐床沿的“磨心”要先“送花”,然后与每人划一拳。
“送花”以后再打通干。即“磨心”与每人划一通拳,输者喝酒。搞完一圈后,各自找对象划拳饮酒,主人不断添酒加菜。其中亦可行酒令、猜谜,热闹非凡,至丰夜,男方家长示意收场,坐床沿的“磨心”斟满杯中酒,再送状元杯,方法同前,唱歌。由左边开始,一个连一个,唱不到的就喝酒,一直送到新娘为止,尔后大家连呼三遍“全福寿,满堂红”。喝光酒,打喜炮散席。
丧 葬:其程序主要为送终、报丧、吊唁、入殓、出殡、除灵做七。尸体处理用棺葬土埋法,2001年以后均开始使用火葬。
庆 贺:石城客家需要做酒庆贺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寿辰:虚岁逢十的诞辰日做生日酒;诞生:小孩出生三日做汤饼酒、足月做满月酒、足年做过周酒;建房动工、厅堂上梁、竣工及迁居新房均要做酒;另外拜师、上学、承桃均要做酒宴请亲朋。
客家饮食:石城客家人的主食为稻米,辅以番薯、大豆为补充。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即早、中、晚餐。主要菜馔有:肉丸、油炸溪鱼、霉豆腐(豆腐乳)、酱豆子、煎圆子、灯盏糕、糖糕、米果、萝卜干、腌菜及各类蔬菜。比较有特色的副食类有客家擂茶、米茶、米酒、芋包子等。
客家民居:小故民居建筑多数为天井式民居。
文 艺:小故乡客家民间文艺十分活跃,内容丰富而最具特色的文艺活动为灯彩、客家山歌、稻草龙灯等。新春佳节舞灯之风盛行,从正月初一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才谢灯。
小姑乡风景名胜
编辑隐华古寺:位于小故乡南南侧南华山,南华山峰峦叠嶂、树木成群,古树参天。隐华古寺坐落于南华山之巅,海拔高度约750米。古寺清幽寂静,是本地区有名的古寺,据古寺仙顶碑文记载,隐华古寺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历时约378年,香火不断,每年吸引省内外香客不计其数,福建、广东等每年均有香客不远千里前来朝拜。寺内主要分大雄宝殿、天王殿和仙顶,寺内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三世佛、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等佛像。寺内原古佛像众多,因地处偏远,寺庙管理人员有限等因素,部分佛像均被偷盗,为之惋惜。
磜湖下瀑布:位于小故乡东南侧磜湖下,距离小姑村约2公里。瀑布落差约50米,共分五级,河水清澈,河床底部为砂岩、经历千万年的河水冲刷,河床底部形成堰塞湖,犹如一个个天然天池,深不透底。春夏雨季突涨,一条条瀑布悬挂于山间,与周边树林形成美不胜收的景色。每年夏季成为本地乘凉的好去处,也是天然的泳池。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