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9 14:26:24
编辑 锁定
《东北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对生活在我国东北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辖区与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大兴安岭地区的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以及生活在黑龙江省同江地区的赫哲族,对其濒危或严重濒危语言文化中包含的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爱护自然等密切相关的优秀传统,展开的实地调研和分析研究。主要是从文化学、民俗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语言学、民间文学、教育学、语言文化接触学、经济学、现代化进程论,以及环境和生态学等诸多学术理论视角,展开了不同层面、不同范围、不同角度的理论探讨,从而充分论证了在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东北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和古老而传统的文化中,所表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爱护自然环境、信仰和崇拜大自然、崇尚生态保护等,美好心灵、思想、品德及其生命观、人生价值观与生活态度。
书    名
东北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作    者
朝克 等
出版社
方志出版社
页    数
478页
开    本
16
品    牌
博库
外文名
The Good Tradtional Cultures of Small Minorities in North-East of China
类    型
人文社科
出版日期
2012年5月1日
语    种
简体中文
ISBN
7514404910

东北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本介绍

编辑

东北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简介

《东北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由朝克等所着,该项目充分运用了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和文本资料相结合,入户调查与个别访谈及小型会议讨论相结合,表格资料与笔录资料的整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以东北人口较少民族语言文化为例,明确提出了少数民族语言和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积极向上、追求文明而美好生活等密切相关的深层内涵,进而科学论述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包括濒危或严重濒危语言文化抢救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的基本理论观点。

东北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者简介

朝克,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1957年生,留日语言文化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研局副局长,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共中央联系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阿尔泰语系语言和东北亚语言文化研究,出版20余部学术着作,发表15f1余篇学术论文,以汉、蒙、日、英文撰写出版和发表民族语言文化论着。其中一些论着荣获国内优秀科研成果奖。曾在美国、芬兰、挪威、日本、韩国、蒙古国等国家的40余所大学作过学术访问和学术讲座。其所提出的“日本阿依努语和阿尔泰诸语的共有论”、“日本和朝鲜语等的多元论”、“美洲印第安诸语与我国诸民族语言的关系论”等学说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关注和评价。代表作有《满通古斯诸语比较研究》、《鄂温克语语音形态论和名词形态论》、《现代锡伯语口语研究》、《通古斯诸语民族及其语言》等。

东北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图书目录

编辑
前言
  关于东北人口较少民族濒危语言及优秀民间文学抢救
  保护的紧迫性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优秀传统文化及语言
  从语言接触分析东北人口较少民族善于借鉴和包容
  外来文化的优秀传统文化
  鄂伦春族现代化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
  东北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桦树皮船制作技艺及其传承
  鄂温克与鄂伦春族优秀文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状况
  鄂温克与鄂伦春族传统民俗及现代化进程
  鄂温克语是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东北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及发展
  鄂伦春族地区教育事业历史与现状
  人口较少民族语言抢救与保护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附录1呼伦贝尔地区调研及相关记事
  附录2呼伦贝尔第二届鄂温克语演讲及民歌大赛的鄂温克族选手
  附录3乌云其其格访谈录
  附录4国情调研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附录5对于濒危鄂伦春语和赫哲语抢救保护的报告书
  附录6鄂温克族研究会及文化教育相关资料
  附录7鄂伦春族有关资料
  参考文献
  后语

  
词条标签:
文化 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