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苗族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23:16:51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追根溯源,黎族可以称得上是海南最早的原住居民。它分为哈、杞、美孚、润、赛等五大支系,三亚黎族隶属其中最大的哈支系。根据考古发现,海南最早出现的人类就是现在的三亚落笔洞人,距今有一万年以上;他们是否黎族先民,尚不得而知。
中文名
黎苗族
地    位
海南最早的原住居民
支    系
哈、杞、美孚、润、赛等五大支系
最大的哈支系
三亚黎族

黎苗族海南黎苗族文化溯源

编辑

黎苗族黎族:海南最早的原住居民

确切有记载的黎族先民到海南生活的,则是先秦了。当时,黎族属于岭南百越民族中骆越人的一支,大约五千年到两千多年前,陆续乘舟楫渡海而来,散落在海南岛各处;后来还有南洋诸岛的少数人群来到,融入黎族中。在西汉,他们被称为“骆越”、东汉称为“里”、“蛮”,隋唐称为“俚”、“僚”等;“黎”之称呼称始于唐末,到宋代固定下来,沿用至今。考究黎族语言,跟骆越人的其它分支——壮傣等民族都有近亲关系,这在三亚大量的黎音地名中能得到考证,如以“那”、“抱”、“打”、“南”等字开头的地名,不光海南其它地方俯拾皆是,也在广西、云南、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地屡见不鲜。
秦汉之际,直接从壮族分支出来的临高人也进入海南岛,然后就是汉族、苗族、回族等各民族的陆续到来。其中的苗族,从史料记载来看,并非主动迁徙,而是被强征而来。

黎苗族随战争强征而来苗族

明嘉靖十六(1537)年,海南岛的乐东黎人起人,地方官“奏调目兵八万,台汉达官兵士僮敢死士十数万征之。”苗人仅占目兵一部分,连同迁来的家属共计万余人,就分布于这崖州一带;万历十一(1613)年,崖州罗话、抱罗二峒发生起义,地方官“剿平罗活、抱由二峒,建乐定营,调广西苗兵(山于瑶)防守,号为药弩手,后营汛废,子孙散居山谷,落籍为民”;清代《崖州志》记载:“又有一种曰苗黎,凡数百家”。清代道光《琼州府志》记载:“儋州又有苗黎……盖前明时,剿平罗活峒黎叛,建乐安城,调广西苗兵防守,号为弩手,后迁于此,即其苗裔也”。后来,还有相当数量的两广和湖南少数民族辗转迁徙至海南,融入到他们中,被统称为苗人。
苗人从崖州一带扩散,因族群势力单薄,只能在汉族和黎族的汪洋大海中见缝插针,落入深山密林,居住在五指山、黎母岭、雅加大岭三大山脉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即乐东、白沙、陵水、万宁、昌江、儋州、定安等山区……苗族人们过着“一年一砍山,几年一搬家”的迁徏生活,以刀耕火种经济为主要特色,与外界缺乏接触,生活条件艰苦。但是,苗族先民遗传下来的韧性,让他们在穷山恶岭中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丰富了海岛文化的内涵。
苗族的祈雨舞 苗族的祈雨舞
古老的黎族织布技术 古老的黎族织布技术

黎苗族黎族发展现状

编辑
人口分布:
截止到1990年为111.099万人。黎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海南省中南部黎族苗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万宁、屯昌、琼海、澄迈、橹县、定安等县与汉族杂居。 现有人口一百三十余万。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中国南方的壮、布依等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
历史由来: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与壮、布依、侗、水、傣等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远在秦汉以前,“骆越”的一支就从大陆渡海到海南岛,隋代称海南岛居民为“俚僚”,即黎族的先人。“黎”作为黎族的专用名称,约在宋代以后,一般认为“黎”为“俚”的转化。黎族以土着海南岛自居。他们在海南岛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新中国成立前,基本上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居住在保亭、乐东、白沙三县交界五指山腹地的一万多黎族还保留着原始家族公社残余的“合亩制”。黎族人民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革命传统,特别是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起,与汉、苗族人民一起进行革命斗争,黎苗族聚居的五指山区是海南岛的主要革命根据地。
语言文字:
使用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方言。由于长期与汉族接触,不少黎苗族兼通汉语。使用汉文,1957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方案。
宗教文化:
奉行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对“万物有灵”的迷信很重。靠近汉族的地区受道教影响,部分地区还曾传入基督教。在乐东番阳地区,村内有教堂。
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口头文学丰富,民间故事和歌谣众多,民间乐器有口弓(口弦)、鼻萧、“拜”(排萧)等。
习俗及社会:
黎族多同姓聚居,过去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黎族妇女穿对襟无扣上衣和筒裙,有的地方穿套头式上衣,束发脑后,扣以骨管,披绣花头巾,戴耳环、项圈和手锡。妇女纹身,一般纹面部、手背及脚裸。四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女子已经不纹身了。男子结发于额前或脑后,上衣无领,对襟。
五指山中心地区旧时住传统的船形屋,山区黎族的住房,从侧面看呈金字形,以茅草作顶、竹子作房架,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篱笆上面再糊泥作墙。这种房子的房檐很矮,离地面仅一米。黎族村落多在山谷缓冲的坡地或山间盆地之中,村子周围保留着茂密的树木。平原村落的周围种植着刺竹,形成营赛,故称“黎赛”。黎族传统住宅以茅舍为屋,称为“ 船形茅草房屋”,传说这种住宅的造形,象征着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迁居而来的。
黎族船形屋 黎族船形屋
词条标签: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