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隆重推出《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论丛》,承蒙错爱,邀我作序,却之不恭,受命难为。思前想后,最好还是以华中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的身份跟同仁们分享一下自己对编辑学术刊物的一些体会。这一来,与其说作序,倒不如说朋友间倾吐衷肠。 在我国,外国语学院除了为国家培养外语技能人才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西学东渐。历史上,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的工作主要是由来华传教士承担的。尽管他们带着其他的宗教或政治目的,他们把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介绍到我国,其历史功绩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在后来的洋务运动及洋务教育、“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西学东渐的任务主要由我国自己的仁人志士承担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外国语学院在翻译介绍外国人文、社会和科学成果上作出了贡献。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跟世界接轨的步伐加快了,外语学院培养出来的学者担负起新的责任,那就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道路,产生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 大体上说,中西学术交融可以从四个角度来分析。一是西学东渐(即引进介绍);二是西学为体、中文为例;三是中文为旨、西学为镜;四是另辟蹊径。西学为体、中文为例的选题,当前已经成为外语为背景的研究人员首选。中文为旨、西学为镜的选题在理论上讲是高难度动作。只有国学好、西学也要好的人才能做到。在我国目前强调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在读博士生也开始选此类题目。另辟蹊径的也有,这是最高难度。
- 书 名
- 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论丛
- 出版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 数
- 303页
- ISBN
- 9787562239956, 7562239959
- 品 牌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 者
- 《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论丛》编委会
- 出版日期
- 2009年8月1日
- 开 本
- 16
- 定 价
- 46.00
- 语 种
- 简体中文
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论丛图书目录
编辑序言
语言研究
英语介词短语的系统功能语法分析
语言测试命题中的公平性问题
俄罗斯民族个性的本质特征及其语言表现
语言变异与文化因素及社会心理
从存在句到隐现句:存在句的扩展形式
V-ing类词汇的多视角研究
“心理过程”的选择在道歉中的作用——以陈冠希的两次道歉为例
两种英语词汇知识获得方式的效率实验研究
英语中的“花园路径现象”探究
forgive和envy的双及物属性与英汉双及物结构式比较研究
从隐喻认知看“感冒”的意义演变
论日语“体”在文脉中的展开
文学研究
“文艺起源于劳动”是对恩格斯观点的误读
论《土生子》中的文化符号——猫鼠意象
和而不同:影片《刮痧》中的中美文化差异及解读
《荒原》中的死亡再生原型母题
“应许之地”到底有多远?——析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店员》的异化主题
《要短句,亲爱的》中的“死亡”空间
她们追求自己的幸福——浅析《一双丝袜》和《母亲的反叛》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不朽的传奇,不朽的灵魂——海明威与他笔下的圣地亚哥之比较
翻译研究
从类典型理论看腊巴萨的翻译标准
论诗歌翻译的语用原理与验证操作
从《反分裂国家法》的英译看翻译中的等值问题
萧红精神的再现——从文学文体学看《永远的憧憬和追求》英译文中原作
风格的再现
教学研究
网络课程实现师生互动的方法和途径——基于《英语词汇学》网络课程实践
日语专业日本文学教学新见
控制外语学习者语言焦虑的反馈策略——考察网络教学中使用的教材
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角色的构建:从主导走向合作
英语专业文学课程设置的系统性——谈2004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构建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新模式之初探
建构主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英语语法教学
大学英语语言教育的文化构建
英语辅修生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分析
大学生英语写作错误分析及其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俄语专业八级测试五年:回顾、思索与对策
语言研究
英语介词短语的系统功能语法分析
语言测试命题中的公平性问题
俄罗斯民族个性的本质特征及其语言表现
语言变异与文化因素及社会心理
从存在句到隐现句:存在句的扩展形式
V-ing类词汇的多视角研究
“心理过程”的选择在道歉中的作用——以陈冠希的两次道歉为例
两种英语词汇知识获得方式的效率实验研究
英语中的“花园路径现象”探究
forgive和envy的双及物属性与英汉双及物结构式比较研究
从隐喻认知看“感冒”的意义演变
论日语“体”在文脉中的展开
文学研究
“文艺起源于劳动”是对恩格斯观点的误读
论《土生子》中的文化符号——猫鼠意象
和而不同:影片《刮痧》中的中美文化差异及解读
《荒原》中的死亡再生原型母题
“应许之地”到底有多远?——析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店员》的异化主题
《要短句,亲爱的》中的“死亡”空间
她们追求自己的幸福——浅析《一双丝袜》和《母亲的反叛》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不朽的传奇,不朽的灵魂——海明威与他笔下的圣地亚哥之比较
翻译研究
从类典型理论看腊巴萨的翻译标准
论诗歌翻译的语用原理与验证操作
从《反分裂国家法》的英译看翻译中的等值问题
萧红精神的再现——从文学文体学看《永远的憧憬和追求》英译文中原作
风格的再现
教学研究
网络课程实现师生互动的方法和途径——基于《英语词汇学》网络课程实践
日语专业日本文学教学新见
控制外语学习者语言焦虑的反馈策略——考察网络教学中使用的教材
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角色的构建:从主导走向合作
英语专业文学课程设置的系统性——谈2004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构建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新模式之初探
建构主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英语语法教学
大学英语语言教育的文化构建
英语辅修生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分析
大学生英语写作错误分析及其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俄语专业八级测试五年:回顾、思索与对策
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论丛文摘
编辑英语介词短语的系统功能语法分析
黄国文
提要:对于英语介词短语的分析,可以从形式入手,也可以从意义入手。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作为理论指导,从意义的角度探讨介词短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介词短语进行纯理功能分析,二是探讨英语介词短语与非限定小句的差异。本文的分析表明,通常用于分析小句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也可以用于介词短语的分析。此外,英语的介词短语与非限定小句的差异在于是否有过程和动词,而不在于领头的成分是否是介词。
关键词:介词短语;系统功能语法;词组
1 引言
一般的英语语法书和语法论着都会从词性、句法功能等角度讨论英语的“介词”(preposition)和“介词短语”(prepositional phrase)。本文以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作为理论指导,从意义的角度出发,对英语的介词短语进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分析和解释。具体地说,本文讨论的重点有两个:一是对介词短语进行系统功能语法的纯理功能分析,二是讨论英语介词短语与非限定小句的差异。为了方便讨论,我们首先简单回顾“介词”的分类,并根据Halliday的观点对“短语”(phrase)与“词组”(group)作些区分,同时表明本文按照Halliday(女g l994)关于短语与词组的定义和观点。
……
黄国文
提要:对于英语介词短语的分析,可以从形式入手,也可以从意义入手。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作为理论指导,从意义的角度探讨介词短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介词短语进行纯理功能分析,二是探讨英语介词短语与非限定小句的差异。本文的分析表明,通常用于分析小句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也可以用于介词短语的分析。此外,英语的介词短语与非限定小句的差异在于是否有过程和动词,而不在于领头的成分是否是介词。
关键词:介词短语;系统功能语法;词组
1 引言
一般的英语语法书和语法论着都会从词性、句法功能等角度讨论英语的“介词”(preposition)和“介词短语”(prepositional phrase)。本文以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作为理论指导,从意义的角度出发,对英语的介词短语进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分析和解释。具体地说,本文讨论的重点有两个:一是对介词短语进行系统功能语法的纯理功能分析,二是讨论英语介词短语与非限定小句的差异。为了方便讨论,我们首先简单回顾“介词”的分类,并根据Halliday的观点对“短语”(phrase)与“词组”(group)作些区分,同时表明本文按照Halliday(女g l994)关于短语与词组的定义和观点。
……
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论丛编辑推荐
编辑张维友主编的《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论丛(第3辑)》分为教学研究;语言研究;文学研究;翻译研究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教师教育与语言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教育学的视角:解析外语教育学科属性;探讨以专业和专题知识驱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学习的途径等。
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论丛目录
编辑序言
教学研究
教师教育与语言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教育学的视角:解析外语教育学科属性
探讨以专业和专题知识驱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学习的途径
模糊限制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型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大学英语课堂的多模态话语研究
论角色扮演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依据
浅析项目教学法在大学德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利用训音进行汉字词教学
浅议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的输入与输出
语言研究
隐喻的认知阐释
流行语汇“一门”的语言学分析
论语言的信息本质及其文化表征
二语最终习得状态研究:成熟期的制约与普遍语法
汉语“谓头”敏感位置与句子功能的表达
文学研究
日本左翼文学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浅谈盘索里文学的美学特征
打破缄默的桎梏
从《洛丽塔》看纳博科夫的虚构艺术
试论韩国时调的抒情性
英国18世纪感知性文化和现实主义小说
《雪国》——禅道融合与西方视觉艺术的碰撞
翻译研究
论我国翻译硕士专业的主要矛盾与出路
从“神马都是浮云”和“给力”用法看中文互联网话语的使用和翻译
“作抑或译”,“译抑或作”?
教学研究
教师教育与语言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教育学的视角:解析外语教育学科属性
探讨以专业和专题知识驱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学习的途径
模糊限制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型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大学英语课堂的多模态话语研究
论角色扮演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依据
浅析项目教学法在大学德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利用训音进行汉字词教学
浅议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的输入与输出
语言研究
隐喻的认知阐释
流行语汇“一门”的语言学分析
论语言的信息本质及其文化表征
二语最终习得状态研究:成熟期的制约与普遍语法
汉语“谓头”敏感位置与句子功能的表达
文学研究
日本左翼文学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浅谈盘索里文学的美学特征
打破缄默的桎梏
从《洛丽塔》看纳博科夫的虚构艺术
试论韩国时调的抒情性
英国18世纪感知性文化和现实主义小说
《雪国》——禅道融合与西方视觉艺术的碰撞
翻译研究
论我国翻译硕士专业的主要矛盾与出路
从“神马都是浮云”和“给力”用法看中文互联网话语的使用和翻译
“作抑或译”,“译抑或作”?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