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尾绿鸠外形特征
编辑
针尾绿鸠
(7张)
大小量度:体重♂182-157g,♀180-240g;体长♂352-405mm,♀310-380mm;嘴峰♂19-22mm,♀18-21mm;翅♂158-173mm,♀157-167mm;尾♂173-236mm,♀158-186mm;跗跖♂21-25mm,♀21-24mm。(注:雄性—♂;雌性—♀)[1]
针尾绿鸠栖息环境
编辑针尾绿鸠生活习性
编辑针尾绿鸠为留鸟,常组成小群活动于高大的树上,多在树丛之间飞跃,或者站立在树枝上鸣叫,声音大多为富有变化的口哨声,富有音韵,十分悦耳动听。飞行快速而直。大多在早晚活动,喜欢栖息于枯立树枝的顶上。由于嗜食榕树的果实,所以经常出现在果树林中,特别是榕树林中。主要以榕树和其他植物的果实为食。
针尾绿鸠分布范围
编辑针尾绿鸠亚种分化
编辑针尾绿鸠滇南亚种(学名:Treron apicauda laotinus)。分布于老挝和越南北部的山区,以及中国的云南等地。
针尾绿鸠繁殖方式
编辑繁殖期为5-8月。雄鸟和雌鸟在3-4月间即有相互追逐的行为。雄鸟的求偶行为有点头、挺胸、张翅、展尾和围绕雌鸟跳来跳去,并发出‘咕咕’声和不时佯作在地面啄食状。营巢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大多筑巢于开阔地或河岸边的乔木树上。巢呈平台状,仅用少量枯枝堆集而成,较为简陋。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1]
针尾绿鸠种群现状
编辑针尾绿鸠保护级别
编辑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生效年代: 1989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上卷 (非雀形目):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6月:590-591
- 2. Treron apicauda .The IUCN Red List.2013-02 [引用日期2014-04-5]
- 3. 针尾绿鸠分布图 .DTSCOVER LIFE[引用日期2014-04-5]
- 4. Pin-tailed Green-pigeon (Treron apicauda) - . IBC Bird Collection[引用日期2014-04-5]
- 5. Pin-tailed Green-pigeon Treron apicauda .Bird Life interantional[引用日期2014-04-5]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