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鸽科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24:18
编辑 锁定
鸠鸽科的鸟类在分类学中隶属于鸟纲鸽形目。它们的体形大小不一,但一般与家鸽差不多,雄鸟和雌鸟的羽色大体相似。鸠鸽类大都在树上栖息,少数栖息于地面上或岩石间,善于飞行,迁徙性强。常成群活动,有的成群繁殖。主要以植物的种子、果实、芽、叶等为食,也吃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分布于全球的热带和温带地区。目前鸠鸽类在全世界共有41属309种,不包括已灭绝的19种,和人们利用野生的原鸽培育出的家鸽。家鸽主要分成食用鸽观赏鸽信鸽等三大类,截至2013年全世界已有1500多个家鸽品种。
中文学名
鸠鸽科
拉丁学名
Columbidae
别    称
野鸽子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鸟纲
亚    纲
今鸟亚纲
鸽形目
鸠鸽科
共41属
共309种  不包括已灭绝的19种
分布区域
除两极外的世界各地

鸠鸽科简介

编辑
黄脚鸽 黄脚鸽
鸠鸽科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鸽形目中的一个科。
嘴爪平直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颈和脚均较短,胫全被羽。广布于除两极外的世界各地。有41属309种,不包括已灭绝的19种。我国有8属31种。栖息于多树或多岩石的山区和农村。在岩缝、峭壁或树木枝条上营巢。食物多是杂草种子、农作物种子和各类植物果实。可分为5个亚科:鸠鸽亚科、齿嘴鸠亚科、凤冠鸠亚科、雉鸠亚科、果鸠亚科。
鸠鸽科的主要成员为热带森林中羽色鲜艳食果鸟类,其它则为温热带地区的食种子鸟类。鸠鸽科鸟类为晚成性,亲鸟会分泌鸽乳哺育雏鸟,这在鸟
尼柯巴鸠 尼柯巴鸠
类种也是独特的现象。鸠鸽科鸟类分布广泛,除两极外几乎都能见到,有些可生活于大洋中的荒岛上,比如分布东南亚一带岛屿上的尼科巴鸠

鸠鸽科鸠鸽科种类

编辑
鸠鸽科种类也非常繁多,共有41属309种,我国有8属31种。
可分为5个亚科:鸠鸽亚科、齿嘴鸠亚科、凤冠鸠亚科、雉鸠亚科、果鸠亚科
鸠鸽亚科
有29属181种,为鸠鸽科的最大类群,包括鸽属、粉红鸽属、斑鸠属、鹃鸠属、长尾鸠属、蕉鸠属、森鸠属、小长尾鸠属、金鸠属、白顶地鸠属、铜翅鸠属、冠鸠属、岩鸠属、栗翅岩鸠属、姬地鸠属、巨地鸠属、哀鸠属、地鸠属、蓝地鸠属、裸脸地鸠属、印加地鸠属、长尾地鸠属、棕翅鸠属、鹑鸠属、蓝头鹑鸠属、尼柯巴鸠属、鸡鸠属、厚嘴地鸠属、冕鸠属等属。
齿嘴鸠亚科
仅1属1种,即齿嘴鸠下颌骨具两个“牙齿”。仅分布于萨摩亚等3个太平洋小岛上。因人类活动,使猫、狗等食肉动物引入,导致濒临灭绝。

鸠鸽科凤冠鸠亚科

仅1属3种:蓝凤冠鸠紫胸凤冠鸠维多利亚凤冠鸠。分布于东南亚。头顶具扇状羽冠,全身蓝色,极为华美。体型较大,为最大的鸠鸽类,全长可达75厘米。常栖息于近水的森林或沼泽地区,成小群徘徊觅食,习性如雉鸡一般。因羽毛极为珍贵,且肉味鲜美,曾经被大量捕杀,目前已十分稀有。

鸠鸽科雉鸠亚科

仅1属1种,即雉鸠。分布于几内亚及附近岛屿。不善飞,适于陆地行走,如雉类,故名。由于栖息地的破坏,目前已数量稀少,濒临灭绝。

鸠鸽科果鸠亚科

主要分布于东洋界。包括10属:褐果鸠属、绿鸠属、果鸠属、散羽鸠属、蓝鸠属、皇鸠属、髻鸠属、新西兰鸠属、苏拉乌鸠属、山鸠属。我国有3属11种,多数见于西南热带地区。羽色艳丽,大都数量稀少。其中黑颏果鸠、皇鸠属所有种和绿鸠属所有种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孤鸽科
包括2属3种已经灭绝的大型陆禽:渡渡鸟(毛里求斯孤鸽)(1681年绝灭)、留尼旺孤鸽(1746年绝灭)、罗德里格斯孤鸽(约1790年灭绝)。渡渡鸟原产于非洲毛里求斯岛,其名源于其英文名“,体大,体重可达23千克,笨重,不能飞行。在人类到达毛里求斯岛之前,渡渡鸟没有任何天敌,也因此没有任何保护能力。欧洲殖民者入侵后,肆意捕杀;同时人类带来的猫、狗、鼠等动物也对渡渡鸟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孤鸽科从被人类发现到全部灭绝,仅用了70年。[1] 
鸠鸽科所有种类,共有41属309种,我国有8属31种。中国有的31种我会在后面另作纪录。[2] 
铅灰鸽 短嘴鸽
享岛果鸠 黄头果鸠
白胸果鸠 白头果鸠
梅氐果鸠 费氏果鸠
棕耳褐果鸠 粉红颈果鸠
裸脸地鸠 白顶地鸠
厚嘴地鸠 纯胸地鸠
斑嘴地鸠 栗顶地鸠
粉头斑鸠 瓜哇斑鸠
灰头棕趐鸠 灌丛铜翅鸠
全球共计309种
其中索岛哀鸽于1972年野外灭绝 现存个体多为美国和德国繁殖家拥有,可惜多为与哀鸽杂交的后代,纯种的数量极少。在2006年10月30日,英国伦敦动物园成功繁殖一只名为Arnie的索岛哀鸽,使索岛哀鸽未致灭绝。 另外,索岛哀鸽的DNA已被采集,并完成DNA冰冻保存在英国所创的冷冻方舟计划中。
(冷冻方舟计划将保存从世界各地收集的濒危动物的基因样本(不包括活体动物),以便未来的科学家可以利用这些DNA样本,克隆已经灭绝的生物。目前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动物园以及生物实验室都已经加入了冷冻方舟计划。)

  

  

  
中国有分布的31种
1 岩鸽(中国)
2 原鸽(中国)
3 雪鸽(中国)
4 欧鸽(中国)
5 中亚鸽(中国)
6 斑林鸽(中国)
7 灰林鸽(中国)
8 紫林鸽(中国)
9 黑林鸽(中国)
10 斑尾林鸽(中国)
11 珠颈斑鸠(中国)
12 棕斑鸠(中国)
13 山斑鸠(中国)
14 火斑鸠(中国)
15 灰斑鸠(中国)
16 欧斑鸠(中国)
17 绿皇鸠(中国)
18 灰头绿鸠(中国)
19 红顶绿鸠(中国)
20 厚嘴绿鸠(中国)
21 楔尾绿鸠(中国)
22 橙胸绿鸠(中国)
23 红翅绿鸠(中国)
24 黑颏果鸠(中国)
25 黄脚绿鸠(中国)
26 针尾绿鸠(中国)
27 斑尾鹃鸠(中国)
28 小鹃鸠(中国)
29 菲律宾鹃鸠(中国)
30 绿翅金鸠(中国)
31 山皇鸠(中国)

  

  
已灭绝的16种
1 旅鸽1914灭绝
2 罗岛斑鸠 18世纪灭绝
3 红髯果鸠 1922灭绝
4 琉球林鸽 1936灭绝
5 塔纳地鸠 1774年灭绝
6 诺福克鸡鸠 1802灭绝
7 小笠原林鸽 1889灭绝
8 利物浦蓑鸠 1928灭绝
9留尼旺蓝鸠 灭绝年代不详
10 留尼汪粉鸽 18世纪灭绝
11 所罗门冕鸠 1904灭绝
12 所罗门地鸠 1927灭绝
13 毛里求斯林鸽 1730灭绝
14 毛里求斯蓝鸠 1832灭绝
15 毛里求斯斑鸠 1730灭绝
16 罗德里格斯蓝鸠 1690灭绝
17 渡渡鸟(毛里求斯孤鸽)1681年
18 留尼旺孤鸽 1746年
19 罗德里格斯孤鸽 1790年灭绝

  
北美旅鸽,俗称旅鸽,为鸽形目旅鸽属下的一种陆禽。是一种特别喜欢旅行的鸽子,为近代绝灭鸟类中最为着名的代表。美国拓荒者在荒野里赶着马车行走时遇到的旅鸽群遮住了太阳达几个小时,旅鸽的名字由此而来
北美旅鸽主要食用浆果、坚果、种子和无脊椎动物。旅鸽典型群居生活,每群可达1亿只以上。生活在美洲西部山区的斑尾鸽,是旅鸽地理关系最近的种。
曾有多达50亿只的旅鸽生活在美国,它们结群飞行时最大的鸟群覆盖面积宽达1.6公里,长达500公里,需要花上数天的时间才能穿过一个地区。由于被不断猎杀,以及禽类中的新城疫,外加其一次仅产一枚卵,旅鸽数量逐步减少,直至1914年9月1日彻底灭绝。
旅鸽从被人们发现时拥有50亿只,到1900年最后一只被射杀,只用了一百年。1914年在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最后一只人工饲养的北美旅鸽因衰老而死亡,宣告了这一曾经群体无比庞大的物种已经彻底灭绝。

  
渡渡鸟,又称毛里求斯孤鸽,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鸟。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7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绝灭,堪称是除恐龙之外最着名的已灭绝动物。也是毛里求斯唯一被定为国鸟的已灭绝鸟类。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自然 生物物种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