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见识网 西甲jrs直播_jrs直播手机_jrs低调看爱直播
见识网

北京化工大学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31:58
编辑 锁定
同义词 北京化工学院一般指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化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卓越计划”、“111计划”,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的重要成员[1] 
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首批全国重点建设大学行列之一;1994年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
学校由3个校区组成,总体占地面积1070亩,建筑面积约63万平方米;截止2015年9月,学校共设有12个学院,全日制本科生14770人,全日制研究生6040人(其中博士766人),高职生393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6195人,学历留学生225人[2] 
创办时间
1958年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学校类型
理工
类别
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
贺国强李学勇段雪高金吉
学校官网
http://www.buct.edu.cn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北京化工大学
英文名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简    称
北化、化大、北化大(BUCT)
校    训
宏德博学,化育天工
创办时间
1958年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理工
学校属性
全国重点大学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211工程、985平台
111计划
主要院系
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
主要奖项
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专家2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 
国家“973”首席科学家4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5个
现任校长
谭天伟
知名校友
贺国强李学勇段雪高金吉
所属联盟
北京高科大学联盟
目标定位
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历史沿革

编辑
北京化工学院
1958年7月14日,邓小平同志签发《中共中央复文[中发(
北校区主楼 北校区主楼
58)574号]》,同意了化学工业部筹建北京化工学院,办学宗旨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发展所需要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学校由此诞生。
1960年10月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建校初期学校设有3个系12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规模达3150人,校舍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
“文革”期间,学校遭到严重破坏
1966年-1970年5年间,学校停课,中断招生。
1971年-1976年招收6届工农兵学员。
1971年10月与北京化纤工学院合并,这期间学校对专业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停办了全部尖端绝密专业,增设了若干新专业,全院共设置5个系14个专业。
1977年10月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1978年招收首届研究生
同年10月北京化纤工学院从该校分出。
北京化工大学
1994年2月学校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
1996年4月原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2001年7月通过国家“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项目验收。[3] 
2008年进入“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行列。
2014年,北京化工大学与北戴河新区签约,在新区设立秦皇岛校区,预计2017年开始招生。[4] 

北京化工大学办学规模

编辑

北京化工大学学院设置

截止2014年,学校共设有12个学院,在48个本科专业招生。
化学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理学院
  
文法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师资队伍

有教职工2267人,其中专任教师1110人,正、副教授702人,两院院士6人,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专家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1人、讲座教授2人,“973”首席科学家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71人。[2] 
两院院士
  
段雪
  
高金吉谭天伟
国家级教学团队
  
聚合物工程教学团队张立群生物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谭天伟
化学工程教学团队杨祖荣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张常群
高分子科学课程教学团队厉航泉  

北京化工大学学科建设

截止2014年3月,学校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含自主设置),94个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涵盖14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含覆盖):
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学科评估
  
学科名称
排名
学科名称排名
化学工程与技术
5
物理学47
轻工技术与工程7公共管理55
安全科学与工程9数学57
化学
12
管理科学与工程58
材料科学与工程
16
马克思主义原理69
控制科学与工程
33
法学72[5]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 
法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管理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博士后流动站: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北京化工大学教学建设

学校拥有化学、物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化工、化学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大化工类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7门,省部级双语示范课程5门。
 国家级精品课程 
物理化学大学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
  
化工原理计算化学
  
仪器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生物工艺学
  
复杂物质剖析
  
高分子物理管理学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高分子化学材料导论
  
聚合物加工工程[7] 
教育部双语示范课程
  
课程名称所属院系课程层次所属学科负责人
材料导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材料类励杭泉
仪器分析理学院本科化学类杨屹
生物工艺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谭天伟
有机化学理学院本科化学类许家喜
无机化学(双语)理学院本科化学类周云山
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复杂物质剖析
  
自动化装置生化分离工程流体及粉体力学基础
  
制药工艺及工程仪器分析
  
微积分化学反应工程机械创新过程控制工程基础化学有机化学
材料导论大学英语数据结构大学计算机基础化工过程与控制仿真实习聚合物加工工程
  
有机化学有机分析线性代数市场营销计算化学生物工艺学
多媒体技术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大学化学实验管理学过程设备设计
  
数学建模
  
化工原理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物理服装服饰设计
  
教学成果
学校是首批(2007年)获得教育部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高校之一。截止2013年,学校已先后获得该计划项目120项;在全国和北京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中,该校有12个队获得全国一等奖,27个队获得全国二等奖,127个队获北京市特等和一、二等奖。尤其
校园活动剪影
校园活动剪影 (12张)
是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该校多次名列第一,并荣获该赛事的最高奖——“高教社杯”。
合作交流
截止2014年,学校已经与20多所国外院校开展了包括交换学生、联合培养、攻读学位、海外暑期学校、海外实习和参加国际会议及竞赛等在内的30多项学生海外学习项目,2013年学校派到海外学习的学生达到300名。学校招收从语言生到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的多层次化的留学生,2013年在校外国来华留学生390人次,其中学历生209人。

北京化工大学学校领导

编辑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王 芳
  
校长
  
谭天伟院士
  
副校长
  
王 贵 陈冬生陈标华李显扬王 峰
  
党委副书记
  
任新钢 关昌峰王同奇
纪委书记
  
关昌峰
  
总会计师
  
查道林
书记任期校长任期
马芳庭
  
(1959.3-1971.4;1979.7-1982.6)
  
李 苏
  
(1958.8-1960.12)
  
周 静
  
(1973.7-1979.7;1982.6-1983.12(代理))
  
马芳庭
  
(1959.3-1971.4;1979.7-1982.6)
  
姜法善
  
(1985.1-1993.10)
  
陈鉴远
  
(1982.6-1985.1)
  
卢济金
  
(1993.10-1996.8)
  
庞瑶琳
  
(1985.1-1993.10)
  
冯文林
  
(1996.8-2002.12)
  
樊丽秋
  
(1993.10-1997.8)
  
  王子镐
  
(1997.8—2012.6)

北京化工大学科学研究

编辑

北京化工大学科研机构

截止2014年,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个发改委批准的基础研究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化工行业工程技术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8]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8]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
轮胎设计与制造工艺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科研机构
新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基础研究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生产系统故障预防及监控基础研究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新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基础研究实验室
危险化学品生产系统故障预防及监控基础研究实验室碳纤维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膜分离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高端机械装备健康监控与自愈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环境有害化学物质分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 
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
塑料机械与塑料工程研究所化工行业系统仿真工程技术中心
化工行业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超重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化工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生物炼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加工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水性聚合物合成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水处理环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先进弹性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能源生物炼制研发中心教育部弹性体材料节能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
文物保护领域科技评价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北京知识产权研究基地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截止2014年4月,该校已先后建成“插层结构分子材料的组装化学”、“先进炭材料及特种高分子”、“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绿色制造”等四个“111”引智基地。[9] 

北京化工大学科研成果

2001年至2013年,学校已有21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大奖,拥有6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13年学校科技经费到款6亿多元,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获专利授权358项。

北京化工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截止到2011年9月,图书馆纸质资源达到150万册,电子图书170万册,电子学位论文52万篇,购买了CNKI、万方、IEEE、SCI、EI以及CA等39种中、外文数据库。[10] 
学术期刊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石化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11]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化工大学合作交流

截止2014年,学校先后与英、美、法、德、澳、韩、日等78所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
签协议单位:
02、日本国工学院大学
03、德国巴斯夫公司
04、俄罗斯库班化工大学
06、德国汉高公司
07、澳大利亚新南维尔士大学
08、澳大利亚新南维尔士大学材料学院
09、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商学院
10、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工学院
11、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
12、莫斯科国立环境工程大学
13、乌克兰国立化工大学“科技交流协议”
14、日本东京都立大学理学院
15、法国伯莱斯·帕斯卡尔大学
16、大阪大学理学科
17、英国萨里大学
18、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
19、美国戴顿大学
20、日本福井大学
21、芬兰拉彭兰塔理工大学
22、台湾中州技术学院
23、日本东京都立大学
24、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25、美国InnoCentive 公司
26、美国RTD Embedded Technologies, Inc.
28、法国TPA (TOTAL道达尔教授协会)
29、美国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30、加拿大University of Manitoba (Canada)
31、德国Martin-Luther-University Halle-Wittenberg
32、澳大利亚Flinders University
33、法国 University Du Maine (Le Mans)
34、韩国祥明大学(Sangmyung University)
35、英国University of Liverpool
36、美国Kenoah Technology 建立实验室
38、美国加利佛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
39、日本丰田工业大学
43、俄罗斯碦山技术大学
44、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Nikolaev无机化学研究所
45、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知名校友

编辑
党政界
贺国强
  
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李学勇
  
十八届中央委员,江苏省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
  
何报翔
  
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湖南省工商联主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2] 
  
马志鹏
  
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中共十六大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委。
  
李永金
  
大连市原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张建春
  
现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总工程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
  
周志军
  
现任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13] 
  
王同奇
  
中共甘肃省金昌市委常委,曾任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14] 
  
科教界校友
高金吉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当选,设备诊断工程专家。
  
段雪
  
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应用化学家。
  
俸培宗
  
化学工业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
  
郝长江
  
中国化工报社社长。
  
朱宝泉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周长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学教授。
  
蓝伯雄
  
清华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贺高红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管委会副主任,石油与化工学院院长(兼)。[15] 
  
商业界校友
周小川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1975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自动化专业。
  
马正武
  
中国诚通集团董事长,曾任中国物资开发投资总公司总经理。
  
梁 骧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16] 
  
谢钟毓
  
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外部董事。
  
乔 虹
  
现任中海油总公司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17] 
  
胡兢克
  
现任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党委书记、高级执行副总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金月昶
  
现任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辽宁分公司总监、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8] 
  
王志远
  
现任中国天辰工程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柳永茂
  
现任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费振勇
  
北京京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李建新
  
中石化仪征化纤副总经理。
  
张韶熙
  
现任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副总经理。
  
刘宪新
  
现任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杨相益
  
现任中石化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张东平
  
现任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朱景利
  
现任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总经理。[19] 
  
黄黎明
  
现任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院长。
  
罗秋生
  
现任四川晨光工程设计院院长。
  
张意龙
  
现任重庆医药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宁忠培
  
现任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白国宝
  
现任山西省煤化工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 
  
左建军
  
汉塑料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文体界校友
黄祖平
  
奥运中国马术第一人,中国第一代骑手,2008年北京奥运会代表中国参加在香港举行的马术场地障碍赛个人赛及团体赛。[21] 
  
张 择
  
网球运动员,大陆第一位参加四大满贯公开赛的男子职业网球选手。[22] 
  
慕容晓晓
  
中国内地着名女歌手,2001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出道,2009年发行单曲《爱情买卖》后为人熟知并红遍大江南北。

北京化工大学文化传统

编辑
校徽 校徽
校徽
北京化工大学标识由设计师朱维理设计。标识以中国传统的铜钟为主体,使人耳边仿佛回荡起淳朴厚重、穿越时空的钟声。校园钟声犹如激越的人生号角,犹如悠扬的青春乐曲,它代表着有序的校园,象征着和谐的氛围。铜钟钟体最醒目的位置上镌刻着学校的校训上半句“宏德博学”,中部横平竖直线条既是钟体的纹饰,又是汉字的“工”字,与铜钟顶部的祥云图案配合,隐含着学校校训的下半句“化育天工”的寓意。铜钟底部的“1958”字样,表示该校建校的时间。铜钟周围以学校的中英文校名组成一个对称的图案,规整中有变化,静止中有动感,寓意着有突破、有创新的校风学风。整个标识以蓝色为主调,清爽明快,令人耳目一新。
校训
宏德博学 化育天工
宏德博学:志向宏大,道德高尚,学问广博,学力深厚。宏:广博。陆机《吊魏武帝文》:“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齐晖。”德:道德。《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博学:学问广博。《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化育天工:探索自然之奥秘,变革自然之工巧为人类服务,暗寓校名“化工”。化育:自然生成和长育万物。《管子·心术》:“化育万物谓之德。”天工:自然天成的工巧,与“人工”相对,成语有“巧夺天工”,元赵孟頫《赠放烟火者》:“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校歌曲谱 校歌曲谱
校歌
《母校之光》
作词:王凯传
作曲:张丕基

  

  

  

北京化工大学校区设置

编辑
学校由3个校区组成,东校区位于北京北三环东路,交通便利;西校区坐落于北京紫竹院公园西侧,环境优雅;北校区在昌平区内,临近着名的十三陵风景区。
校区地址:
东区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15号
西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98号
北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亢山路15号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中国高校 公办高校 211高校 专科高校 理工类高校 教育部隶属高校 北京高校 本科高校 大学 社会 学校
百科大全·互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