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县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8 19:41:24
编辑 锁定
同义词 武强(河北省东南部行政单位)一般指武强县
武强县,隶属于河北省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南临衡水,北通京津,东接沧州,西近石家庄, 武强县总面积445平方千米(2013年)。 武强县境内滏阳河滹沱河穿境而过, 石黄高速307国道横贯东西,属温带季风气候,无霜期为185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54毫米左右。
1993年武强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木版年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武强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2012年,武强县完成生产总值45.4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0.2%。[1] 
中文名称
武强县
外文名称
Wuqiang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河北衡水
下辖地区
武强镇等3镇3乡238村
政府驻地
武强镇
电话区号
0318
邮政区码
053300
地理位置
中国华北
面    积
445平方千米(2013年)
人    口
21.3万(2012年)
方    言
衡水话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着名景点
武强年画博物馆、英灵烈士亭、弥陀院 、周窝音乐小镇等
机    场
石家庄机场
火车站
衡水火车站
车牌代码
冀T
代    码
131123

武强县历史沿革

编辑
春秋时期,武强县属晋国
战国时期,武强县先属燕,后属赵。
秦时武强县地属巨鹿郡。
西汉高祖六年,夫疥为武隧侯,南部为武强侯国汉文帝二年,改为武隧县。
新莽时期,武强县改名为桓隧县。
东汉时,建武年封王梁为武强国。
三国时期,武遂县属安平郡
西晋时,武遂县初属安平国,后改属武邑国。
东晋十六国时期,武强县和武遂县同属武邑郡
北齐天保七年,废除武邑郡,撤销武遂县并入武强县。
隋时,武强县属信督郡。
武德四年,武强县归属冀州贞观元年,属深州唐末又属冀州。
五代十国时期显德五年,武强县属深州。
时,武强县升置东武州,属真定路。辖武邑县、静安县。中统二年,武强县改属晋州
明朝,武强县属正定府。永乐年间建都燕京时改为滹川郡。
清代循明制,武强县属晋州。雍正二年,武强县属直隶省深州。
民国元年(1912年),武强县直隶省深州。
民国三年(1914年),武强县属大名道。后属真定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武强县属河北省。
民国十八年(1929年),国民党县党部成立。抗日战争时期,武强县属冀中第八专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强县属河北省衡水地区。
1952年十月,武强县改属河北省石家庄。
1954年6月,武强县属河北省沧州。
1962年7月,改属衡水,后属衡水市至今。

武强县行政区划

编辑
2013年,武强县辖3个镇、3个乡:武强镇街关镇周窝镇豆村乡北代乡孙庄乡

武强县地理环境

编辑

武强县位置境域

武强县
武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南临衡水,北通京津,东接沧州,西近石家庄,经纬度是东经115°10′-116°34′,北纬37°03′-38°23′之间。总面积445平方千米。

武强县地形地貌

武强县地势平坦开阔,以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区为主,占区划面积的75%以上,具有典型的三江平原地貌特征。

武强县气候

武强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为185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54毫米左右。

武强县水文

武强县境内滏阳河滹沱河穿境而过。

武强县自然资源

编辑

武强县矿产资源

到2012年,武强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油气、地热、矿泉水和砖瓦用粘土资源等4个矿种。
油气:探明的石油储量约300多万吨,原油日产量约1.5吨。油气藏类型属古潜山油气藏和第三系油气藏。
地热:平均地温梯度值3.16℃/100米,略高于大地梯度背景值(3℃/100米),垂向上可分为三个热储层。一是上第三系中低温热水。开采深度为300米~1200米,水温在23℃~50℃,矿化度较低,水量较大。二是下第三系高矿化热水。开采深度在1000米~1500米以上,水温可达50℃~80℃,矿化度较高,由于综合利用条件限制,暂不宜开发。三是古潜山基岩高温热水及凹陷区上第三系高温热水。基岩高温热水埋深在1500米~2500米以深,水温60℃以上,矿化度较低,水量较大,水头高。

武强县水资源

地表水:武强县平均径流深14.4毫米,自产径流量为12660.6万立方米。总入境水量13.7亿立方米,入境水量为4.35亿立方米。总出境水量为12.3亿立方米,其中清凉江出境量最大为7.25亿立方米,卫运河出境水量次之为4.31亿方米。

武强县生物资源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甘薯黍子、稻谷、荞麦等。
经济作物棉花、花生、芝麻、向日葵、食用菌、烟草等。
水果蔬菜:白菜、菠菜、芹菜茄子西红柿、冬瓜、北瓜等。
家畜:猪、、牛、驴、骡、、驼、鹿等。
水产罗非鱼、河蟹、甲鱼青虾鳝鱼泥鳅、蚌等。、

武强县人口民族

编辑
2012年武强县总人口21.3万,其中农业人口19万。
武强县是以汉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到2009年共有37个少数民族成份。其中回族人口最多。

武强县交通

编辑
武强县有石黄高速公路307国道、德保公路横穿全境,西距京九铁路15公里。有153村通了油路,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280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武强县经济

编辑

武强县综述

2010年,武强县生产总值完成35亿元,是“十五”末的1.6倍,年均增长10%。全部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48亿元和7333万元,分别是“十五”末的1.8倍和2.2倍。一般预算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达到49.5%,比“十五”末提高8.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4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2] 
2012年,武强县完成生产总值45.4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0.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9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亿元,同比2011年分别增长34.4%和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6%。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完成2.35亿元。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9亿元,同比2011年分别增长22.5%和3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99元,同比2011年分别增长12.1%和14.5%。[1] 

武强县第一产业

2012年,武强县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38.8公斤,最高亩产700.8公斤。2012年武强县蛋鸡存栏1700万只,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企业28家,国家级1家,省级2家,蔬菜种植面积16.5万亩。[1] 

武强县第二产业

2012年武强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7.6亿元,比2011年增长14.6%。轻工业实现增加值9.5亿元,比2011年增长20.9%。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2.1亿元,比2011年增长12.6%。装备制造、食品、石化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28.6亿元,比2011年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23.7亿元,比2011年增长13.3%。实现利税12.7亿元,比2011年增长20.0%。实现利润8.0亿元,比2011年增长22.5%。[1] 
2012年,武强县实施项目建设“4161工程”,武强县建设完成投资65.3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1个,5亿元以上6个,3亿元以上10个,亿元以上41个,千万元以上115个。竣工超亿元项目11个,超千万元项目83个;争列省重点项目6个,市重点项目9个。轻工轴承生产基地,投资1.9亿元的明珠轴承园区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轴承加工企业达98家,轴承加工户达135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1.2亿元,增长21.1%。[1] 

武强县第三产业

2012年,武强县累计吸引省外资金18.5亿元,引进外资1610万美元,外地客商1260余人次来馆考察,洽谈项目195个,签约项目131个,其中亿元项目11个,总投资额156.9亿元。2012年武强县新增企业265家,个体工商户771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4亿元,同比增长13.8%。[1] 
2012年武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3亿元,比2012年增长15.7%。2012年武强县进出口总值3.4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11.9%。
2012年武强县接待海内外游客58.0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27.8%。实现旅游总收入3.4亿元,比2011年增长37.0%。2012年武强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1.1亿元,比2011年增加22.2亿元。[1] 

武强县社会事业

编辑

武强县城镇建设

2012年,武强县针对277个村全面开展“四清四化”,对公路沿线30个村集中整治,在全市表彰中位列第一档次。累计拆除违章建筑和房屋4.8万平方米,取缔重污染小企业19家,各类非法经营摊点381处,全部复耕、绿化到位。2012年武强县投资38.3亿元铺开了45个项目,搭建了十纵六横的城区路网框架,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城区常驻人口增至9.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0%,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6.3%和44.2%。建设了公主湖湿地公园、滨河公园风景区。[1] 

武强县教育事业

2012年,武强县有教师265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60人、一类本科人才200人。相继与河北师大、北京师大、聊城大学等高校建立顶岗支教实习关系,引进624名顶岗实习大学生和62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来馆陶支教。同时结合顶岗支教,对置换出的部分在职教师实施“国培计划”,已共有教师246人次参加,涉及武强县42所中小学校。[1] 

武强县科技事业

2012年,武强县政府组织100名技术指导员,在武强县8个乡镇100个科技示范村举办科技培训180多场,培训示范户、辐射户1.9万余人次。[1] 

武强县医疗事业

2012年,武强县8所乡卫生院、341处村卫生室卫生服务机构已全部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武强县参加新农合人数25.7万人,参合率达97.17%。[1] 

武强县社会保障

2012年,武强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覆盖人数为15569人,其中在职11607人,退休4058人。发退休金567.9万元,实发退休金567.9万元,社会化发放率为100%;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覆盖人数为1333人,其中在职937人,退休396人。应发退休金67.5万元,实发退休金67.5万元,社会化发放率为10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7014人,享受待遇123人次,发放失业金6.84万元。累计享受待遇123人,共支出失业保险金6.84万元;工伤保险实际参保人数为10284人,其中农民工实际参保人数为4475人。累计享受待遇18人,共支出工伤金2.1万元。[1] 

武强县风景名胜

编辑
武强县有英灵烈士亭、弥陀、武强年画博物馆等旅游景点。

武强县城市荣誉

编辑
1993年武强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木版年画艺术之乡"。
2006年武强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

武强县着名人物

编辑
着名人物
  
刘幽求刘谦张阳张权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河北 武强 中国